1、简答:
(1)《北京和平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而《北京和平宣言》体现了什么精神?
2、看拼音,写词语。
lǎn duò(_____) 井蛙kuī(____)天 shè shì dù(_____) 心kuàng(____)神yí(____)
jiàn gé(_____) xiàn(____)坑 jiù(____)父 chóu(____)谢 隐bì(____)
闲yì(____) lí(____)明 yìng(____)接不xiá(____) ài mù(_____)
3、请把词语补充完整。
五彩( )( ) ( )挤( )碰
( )( )点头 舒舒( )(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茹( )饮( ) ( )( )斑斓 ( )( )相干
( )( )翱翔 欣喜( )( ) ( )( )之笔
天之( )( ) 形态( )( ) 车( )马( )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可谓整首诗的( )啊!
(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的消息让国人( )。
(3)看着原始人类在森林里过着( )的生活,令人震撼。
5、写同音字组词。
lì bào jià láng piān
(______)害 (______)住 打(______) 恶(______) (______)离
(______)史 (______)雨 (______)驶 (______)中 (______)章
6、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肥:指果肉肥厚。③麦花:荞麦
花。④菜花:油菜花。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⑥惟有:只有。⑦蛱(jiá)蝶: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
【2】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古诗《稚子弄冰》,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①。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2】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友谊
泥泞中 干渴时
一只扶持的手 一杯清凉的水
岔道口 倦怠时
一个引导的箭头 一声惊蛰的春雷
挫折时 纯洁的友谊
一句温暖的话 高山上的白雪
迷惑时 生命的蜜和盐
一个肯定的回答 森林中的松柏
【1】这首诗釆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当我们烦躁消沉时,友谊能_________________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________,“生命中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________。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陶罐和铁罐》选段,完成练习。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选文中“相提并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罐认为陶罐不能与它相提并论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通过对铁罐和陶罐___和___的描写,刻画了__的铁罐和__的陶罐。选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的有关内容,完成后边的练习。
(材料一)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20.38分钟,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12.00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6.88分钟。
新兴数字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0.43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0.70分钟,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7.02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8.12分钟,人均每天接触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2.61分钟。
(材料二)
【1】从材料一可以知道,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时间远比读书读报的时间要多得多。
【2】从材料二可以知道,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主要从事____和_____,而________的占比最低。
【3】综合以上材料和分析,请你给大人们提点阅读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不少人提出要减少网上阅读,多读纸质书,请写一句相关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黄香温席》的做事,回答后面问题。
东汉时期,有个叫黄香的孩子,已经九岁了,从小就死了母亲。
冬天的夜里,天气很冷。每天父亲睡觉之前,黄香都要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父亲问他:“香儿,你这是干什么呀?”黄香说:“现在天冷,席子很凉,我先暖一会儿,您睡时就不感到凉了。”
父亲听了,心疼地说:“我的香儿真懂事!
【1】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季节)的夜里。
【2】每天父亲睡觉前,黄香是怎么做的?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下面哪句话能概括故事的内容?(填序号)
A.惜孟母,断机杼 B.香九龄,能温席 C.融四岁,能让梨
【4】黄香是一个( )的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A.友爱、乐于助人
B.孝顺、懂事
12、读课文,想一想。
◆ 课文以《落花生》为题,写了一家人 花生、 花生和 花生的事,其中主要写的是 。
◆ 父亲说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它给“我”的启示是
13、阅读。
西北明珠——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它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但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 花篮,采 鲜花;有的怀 琵琶,轻 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漂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藏有各种经卷、文书等。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
【1】读第三自然段,将下面的动词恰当地选填到横线上。(只填序号)
A.抱 B.摘 C.挎 D.拨
【2】短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品味语言,完成练习。
(1)“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2)文中有许多有新鲜感的句子,请将你认为有新鲜感句子的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的 地 得)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的 地 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并打上“√“。
【2】请在文中最能体现伯父心情沉重的句子下面画“ ”。
【3】“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试想,伯父鲁迅有可能怎样回答?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根据例句的提示,补写句子,写出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例:我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此时,路旁的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
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上半场0:2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顽强拼搏,以3:2逆转韩国女足,时隔16年再夺亚洲冠军!_______________
(4)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_____得 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我拒绝使用麻醉剂。(用恰当地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脸色苍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肃然起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乐乐一家在春游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填一填。
周末,我们一家去春游。在郊外,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的天空,____________的田野,____________的柳枝,________的河水,________的燕子,________的_________;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活泼机灵聪明的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燕子掠过湖面。(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花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爱学习的人怎么能看懂?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布尔把昆虫放在口袋里。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军官们纷纷一起拿起望远镜。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观看完纪录片《海豚湾》,你一定有许多的感触,心里有许多话要说出来,写出来。请你写一篇观后感,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打动更多的人,呼吁人们控制永无止境的欲望,善待自然界中的动物,让屠杀不再继续,让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处。3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