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 )写( )写不好。
2.一笔一画( )认( )真地写。
2、比一比,在组词。
纱(______) 绕(______) 度(______) 认(______)
沙(______) 烧(______) 床(______) 以(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盼》一文描写了“我”收到了妈妈买的新雨衣后,盼望____________的故事。文章对人物主要采用了______描写、_____描写等。
2.我______窗子,_______的空气______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______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______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_______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______珍珠玛瑙。
4、wèi jiè( ) jiàn kāng( ) fán( )忙 尽zhí( ) tǎo yàn( )
mǐn jié( ) fú róng( ) zhì( )序 呼xiào( ) jiè shào(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 ,好像 。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 ,好像 。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 。
6、课外阅读。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诗中表现这一时令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本诗描绘的是一幅湖山雪景图。( )
(2)作者放眼望去,却意外发现“湖面已成冰”。( )
(3)诗中“珠玉”指的是天上的星星。( )
7、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一诗紧扣石灰的特点。请选择一句诗具体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面的资料,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石灰吗?为什么?
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
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所写。诗人登山前为春光逝去而遗憾,登山后发现大林寺桃花盛开又感到惊喜。
【3】诗人用________(对比 衬托)的写作方法,表现了自己发现山上桃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9、短文。
秋在隔壁(节选)
①入秋以来,我一直借住在城郊一个叫“松树林”的村子里,院子的西墙外,是一片浩浩荔荡的玉米地。庄稼是季节的代言人。与庄稼为邻,就是与秋天为邻——这邻居,我喜欢。
②我常会步出院门,沿着玉米地的田间小道,漫无目的地溜达。抬头看天,秋高气爽,棉花糖似的云朵,绽放在天鹅线般湛蓝的天幕上。
③两旁高大的玉米像列队的士兵,披着绿装,站得整整齐齐;等待着我的检阅。只是怀抱的不是钢枪,而是头顶粉红穗子的棒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仔细嗅起来,是玉米、青草与野花混合在一起的那种好闻的味儿。
④田间的路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我独自一人只是慢慢地踱着,什么也不去想。一群麻雀本来聚在前面“开会”,看我来了,“轰”的一声,以笨拙的姿态飞起来,陆陆续续落在不远处的电线杆上,定格成五线谱上的音符。偶尔会遇到斑鸠栖在路上,往往是成双成对的,喃喃咕咕说着情话。看到我,却并不慌张,该干啥干啥,直到我走到跟前,近得可以看清楚它们颈上白色的斑点,才扑闪着翅膀,从容地飞起来。
⑤夜晚来临,玉米地里秋虫呢喃,蛐蛐们铿铿锵锵,开一场盛大的月光音乐会,把一曲悠长的交响乐,越过院墙,送到我床前。在这天籁里,我怀揣一个关于收获的梦,安然入眠。
【1】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我”走在田间小路看到的两幅场景。
场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稼是季节的代言人。”文中描写到的庄稼是_______________。除了庄稼,文中还写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也能让我们感到秋天的气息。
【3】“漫无目的地溜达”“慢慢地踱着,什么也不去想”写出了我在田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文中“列队的士兵”和“五线谱上的音符”分别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与庄稼为邻,就是与秋天为邻——这邻居,我喜欢。”结合短文内容,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庄稼地,我能感受到秋天收获的气息。
B.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欢之情。
C.我借住在村子,靠近庄稼地。
【6】“在这天籁里,我怀揣一个关于收获的梦,安然入眠。”想象一下,“我”会梦到什么?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百合的前世今生
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③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另外,与中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综合“百度百科”资料而成,选文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百合得名的由来和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中国百合相比,金百合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另外,与中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这两句话写出了榆树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时不同的形态与特点。
【2】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同时也表现出榆树 ( )的特点。
A.随意
B.美丽
C.充满活力
D.年龄大
12、课外阅读。
材料一:凿壁借光
汉朝时,有个少年叫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多看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要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材料二:程门立雪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杨时。杨时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礼貌,也很谦虚好学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从别人那里获取。只要是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要做到。
那一年,杨时已经四十岁了,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cù)提前约好了一起找程颐(yí),程颐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位大学问家。杨时和他的好朋友游酢走到程颐家的时候,得知程颐当时正好在家里面睡觉。由于杨时是一位很懂礼貌的人,于是他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老师睡觉的时候去打扰老师,即便是自己很渴望马上学到知识。就这样杨时和他的朋友两个人就安安静静地站在老师的门口,等待老师醒来。
过了一会儿,天空中渐渐地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也开始变得很冷。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冷,但是老师还在睡觉。他们依然很有礼貌,没有打扰老师,而是在大雪中等待。这时候,杨时的朋友游酢因为寒冷的冬雪天气已经坚持不住了。他有好几次想要把程老师叫醒,但是杨时没有让他这么做。
他们两个人在大雪中坚持着,坚持站着等待着老师醒来,等待老师醒过来给他们讲解问题。当程颐老师睡醒的时候,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人”。
材料三:手不释卷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大将,他小时候家徒四壁,没有钱读书,后来英勇善战当上了将军。吕蒙作战虽然很猛,但是因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所以没办法把自己的经验用文字总结起来,孙权鼓励他去读书学点知识。
但是吕蒙说军人只要能上战场打好仗就可以了,读书练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他有很多军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用来读书,就一直推托。
孙权举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曹操一把年纪了还是很好学;汉朝光武帝刘秀当兵的时候也手不释卷。我在年轻的时候努力的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长进,你为什么不可持续发展寻求上进呢。你年轻聪明,如果能多读一些史书和兵书,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以后非常感动,便抓时间开始学习《左传》、《孙子》、《史记》、《六韬》等很多书籍。
因为吕蒙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坚持,没过多久,他能够引用很多古文来说话了,周围的人都说他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在后来的打仗与行军中灵活运用了很多文韬武略,有智有勇屡建奇功,最后成为了吴国赫赫有名的主将。
【1】这三篇文章都是___________故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如饥似渴——___________ (2)目不识丁——___________
【3】请用1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三则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1)材料一《凿壁借光》中讲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故事。
(2)材料三《手不释卷》中的“吴下阿蒙”指的是___________(谁),比喻___________。
(3)这样的故事你肯定读过很多,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故事(标题)。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按照课文内容填表。
文章名 | 故事的主人公 | 故事发生的朝代 | 提取能体现主人公精神或品质的关键词 |
《凿壁借光》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程门立雪》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手不释卷》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13、说明文阅读。
大白鲨
①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②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20年。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长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雌性大白鲨成年时长约4.84米,体重1360—2721千克。渔民因渔网被凶悍的大白鲨撞破扯烂而一无所获的事时有发生。
③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觑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
④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⑤大白鲨的体温比周围水温高6℃。据科学家测算,肌肉温度每提高5℃,肌肉的收缩力便增加2倍。这是大白鲨反应神速、肌肉爆发力强大的主要原因。
⑥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灵敏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微弱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
⑦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得伤势极重。( )
(2)形容射箭或射击每次都命中目标。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
【2】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第2句中的“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为什么说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即将濒危的大白鲨,你能提出一些保护措施吗?(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橘园
清晨,站在我家二楼的大厅,放眼橘园,嗬!仿佛是群芳斗艳的花海。一团团, 一簇簇,绿的苍翠欲滴,白的晶莹透亮。整个橘园绿白相衬,明暗相间,显得生机勃勃。
走进橘园,一朵朵洁白的橘花,是那么纯洁,那么娇艳。细细观赏,橘花有五个花瓣,花瓣的中间有一圈黄色的花蕊 ,花蕊顶上沾着花粉,散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花蕊中央有一根像火柴一样的花柱,花柱头长大了就是橘子。
这些橘花,形态不一,婀娜多姿,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楚楚动人。有的隐藏在绿叶丛中,就像害羞的姑娘,令人喜爱。有的好似久别重逢的朋友,在亲亲热热的聊天,让人羡墓。有的则高立枝头,山风一吹,宛如妩媚秀丽的白衣少女,随风起舞。忽然,耳边传来“嗡嗡嗡”的响声,抬眼望去,一群蜜蜂正贪婪地采花粉。有的钻进花瓣环抱的花蕊,有的飞来飞去,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多么勤劳的小生灵啊!
不管是谁经过我的家的橘园,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赞叹不已。
【1】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_顺序观察橘园的。
【2】联系上下文,根据下列词语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词语填空。
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饱含水份仿佛要流出来一样。(_____________)
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_____________)
意思是各种轻盈软美的姿态。(_____________)
连声赞赏不止。(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从颜色、________、________、花柱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橘花的外形。
【4】用“ ”画出文中具体描写橘花“形态不一,婀娜多姿”的句子。
15、按要求写句子。
(一)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队伍 的 不 那么长 一定 赴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句子
①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改写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把这个念头打消了。(改写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运用
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同的事情会有各种各样的心情,当时你会伴有哪些动作呢?选一个词语,仿照例句用动作来表现它吧!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伤心 紧张 不安 震惊 懊悔 愧疚
例句:
害怕: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生怕他们会追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_____________
(2)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
20、按照例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我怎么会把你的书弄坏呢? 我不会把你的书弄坏。
今天怎么会下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大自然,一定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你有过什么样的发现?你是怎样发现的?请你以“有趣的发现”为题,把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一次有趣的发现写下来。
要求:过程清楚,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