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模仿:
例子: 看看 看一看
说说 _________ 想想 __________
比比__________ 数数___________
例子:很多很多的房子 很绿很绿的树
很高很高的________ 很小很小的________
很___ 很 ___ 的鸭子 很___ 很 ___的苹果
例子:我学会了游泳。
我学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累运用。
(1)爸爸常说:“平时肯帮人,______________。”所以,在生活中,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2)看到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草,我会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上带有“护”字的词语。
(1)我们要(______)小蝌蚪。
(2)奶奶生病,爸爸,妈妈在医院(______)她。
(3)环境的整洁,要依靠大家(________)。
(4)我们要(______)校园内的一草一木。
4、我会填。
无忧(_______) (_______)多端
(_______)的鸭子 (_______)的猫
不胜(________) 从容(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xiū bǔ | shū shì | huàn xiǎnɡ | chóng dié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kòng xì | xuè yè | bēi cǎn | hén jì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6、阅读。
囚歌
①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②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③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第①节诗中,“人”指的是__________。“狗”指的是__________。
【2】第②节诗,讲了革命者的坚定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节诗中,“地下的烈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节诗中“烧掉”和“永生”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精神?请用简短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
画
远看 有色,
近听 无声。
春去 还在,
______________惊。
悯农(其二)
锄 当午,
汗滴 下 。
谁知盘 餐,
粒粒皆辛苦。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画》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山 ②水 ③花 ④鸟 ⑤人
【3】《悯农(其二)》中,“汗”和“餐”有共同的韵母,是________。
【4】《悯农(其二)》告诉我们________
A.要爱惜粮食
B.要爱劳动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2】这首词中描述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3】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流露出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
9、课外阅读。
第一次抱母亲
①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轮至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浑身乏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②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朝后摔倒。
③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护士笑了,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母亲说:“这位姑娘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④母亲(A竟然 B果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A.bēi B.bèi)上背(A.bēi B.bèi)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A.dàn B.dān),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多重担。” 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 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⑤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⑥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做声。
⑦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1】把第④自然段括号内正确的词语或读音用“√”勾出。
【2】仔细阅读第④自然段,看看从“100多斤”与“80多斤”这两个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我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当母亲流泪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下午第三节课。老师摆好了实验用品使开始做了起来。首先,他在筒里装进了一些清水,接着小心翼(yì)翼地把将蛋放入水中,然后拿起吸满盐酸(suān)的滴管,把盐酸注入量筒内,刚开始,鸡蛋沉在水底,一动也不动。但仔细一瞧,却起了变化、只见蛋壳上裹满了薄膜似的一层东西。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东西是密集的细小气泡,而且气泡越来越大。不一会儿,鸡蛋动了动,离开了筒底,似浮似沉。最后,鸡蛋迅速地浮了起来。这时,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欢叫着:“啊。浮起来了!浮起来了!”
【1】这段话主要说的是( )
A.我终于看到了老师做的实验。
B.老师做了用盐酸溶液使鸡蛋浮起来的实验。
C.实验成功了,同学们高兴地欢叫起来。
【2】从短文中找出表示先后顾序和描写老师做实验时动作的同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老师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扎死了,她原本(希望 盼望 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 斥责 批评)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用“√”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按要求写词语。
(1)左顾右盼(含反义词)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拳头 ( )外国人
【3】文段中,周恩来亲眼见到:警察的__,女人的__,群众的__,让人感受到中华不振。(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到横线上)
A.为虎作伥 B.怒不敢言 C.哭诉无助
【4】“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中华不振”指的是( )
A.中华民族没有振奋精神。
B.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侮。
C.中华民族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5】看到中国人受外国人侮辱,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
__
12、阅(yuè) 读(dú) 短(duǎn) 文(wén),回(huí) 答(dá) 问(wèn) 题(tí)。
大(dà) 海(hǎi)
大(dà) 海(hǎi),大(dà) 海(hǎi),像(xiàng) 只(zhī) 摇(yáo) 篮(lán)。
摇(yáo) 过(guò) 去(qù),白(bái) 帆(fān) 点(diǎn) 点(diǎn),
摇(yáo) 过(guò) 来(lái),鱼(yú) 虾(xiā) 满(mǎn) 船(chuán)。
大(dà) 海(hǎi),大(dà) 海(hǎi),多(duō) 大(dà) 多(duō) 宽(kuān)!
瞧(qiáo),太(tài) 阳(yáng) 月(yuè) 亮(liang),
也(yě) 睡(shuì) 里(lǐ) 面(miàn)。
1.大海像什么?在文中圈出来。
2.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用“____”画出来。
3.你喜欢大海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巧夺天工的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曾与闻名天下的景泰蓝齐名,并称为“铜艺双绝”。它以铜为胎,在铜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全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色或金色纹理,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
乌铜走银工艺源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年)云南石屏县一名匠师岳富的偶然灵感。在一次炼铜造器时,岳富手上的一枚金戒指不慎掉入坩锅中。戒指一下子熔化了,惋惜之余,岳富将周围放着的银等金属全扔进坩锅里泄愤。
气消之后,岳富发现坩锅中出现了一种颜色黑亮的合金铜,黑色中呈现若隐若现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他试着用这种合金铜制作成工艺品,又经仔细研究琢磨,终于成就了“乌铜走银”工艺。
乌铜走银远比一般的铜银工艺复杂得多,除了独门的冶炼乌铜配方和走银技术,更需要全面掌握造型雕刻、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因乌铜走银工艺复杂,这一独特的传统制铜工艺曾经濒临灭绝,其工艺品存世不多,如今能够制作乌铜走银的艺人更是屈指可数,乌铜走银险成段消失的文化记忆。
【1】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选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
A.乌铜走银记忆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B.乌铜走银是以铜、金、银混合而成,这门技艺已经失传。
C.乌铜走银曾被称为“铜艺双绝”之一。
D.乌铜走银发源于云南石屏。
【3】选出不属于乌铜走银工艺特点的一项。( )
A.乌铜走银以铜为胎,在铜胎上雕刻各种图案。
B.将熔化的银或金填入花纹图案后,还需要冷却、打磨。
C.乌铜走银远比一般的铜银工艺复杂得多。
D.能够制作乌铜走银的艺人屈指可数。
【4】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评价乌铜走银工艺的创始人岳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小天地。
蚂蚁和螳螂
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到处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 奇特)。“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可是,蚂蚁(竟然 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哎!真是麻烦!”他自言自语道,“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 。
【1】短文中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自然段写了螳螂和蚂蚁的对话。
【2】比较文中括号里的词,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词下面画“√”。
【3】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游荡成性,不好劳动。(____________)
(2)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_____________)
【4】想想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螳螂会想些什么,请补充在文中横线上。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的道理是( )
A.生活就要得过且过,快快乐乐的,不要想得太远太多。
B.不能贪图眼前享乐,要考虑长远,这样才会拥有幸福的生活。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翠鸟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世界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大自然不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司马光把缸砸破了。
缸被司马光砸破了。
1.小羊把青草吃完了。
2.明明把地扫干净了。
18、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围绕一个意思,写2-3句话。
夏天的夜晚真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
21、习作。
请从下面两个内容中任意选择一个完成习作。
1.我们正在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写让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2.假如你参加学校大队部竞选活动,想让老师和同学们了解你,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大家介绍自己。文中出现的人名用“××”代替。
要求:认真读题,习作要符合题意,表达要清晰。
书迹要工整,书写要美观。
字数在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