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文学家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意境提高了格调,把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感情的艺术效果。他是( )
A.辛弃疾
B.文天祥
C.李清照
D.苏轼
2、乾隆时,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A.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B.京剧已经形成
C.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彩
D.北京是休闲文化中心
3、赤壁之战是在东汉末年发生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历史影响是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C.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4、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____________,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一些神仙方术,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横线处应填入( )
A.道教
B.佛教
C.太平道
D.五斗米道
5、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尊天子,攘四夷”,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6、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如果小明想去道教名胜旅游,可以推荐的景点是( )
A. 秦陵兵马俑 B. 洛阳白马寺 C. 四川青城山 D. 龙门石窟
7、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精品代表作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散氏盘
8、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化石出土地应在(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西安
C.云南元谋县
D.浙江余姚
9、“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突出反映华夏民族的特点是( )
A.历史悠久
B.文化繁荣
C.多元一体
D.坚韧不屈
10、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通中国与世界。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洛阳出发,经今新疆地区远达西亚、欧洲
B.促进了区域文明交流
C.西汉末年,伊斯兰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D.漠北之战的胜利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11、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根本目的是( )
A. 抑制武将,防止武将跋扈 B. 轻视武备
C. 节约军队财政支出 D.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12、184年,东汉末年爆发了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这次农民起义的领袖是( )
A.陈胜
B.项羽
C.刘秀
D.张角
13、唐太宗时期有高丽乐、龟兹乐、疏勒乐、天竺乐、高昌乐等“十部乐”,这体现出唐代( )
A.皇帝安于享乐
B.奢靡之风盛行
C.文化兼容并包
D.尚武风气流行
14、“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 推行县制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编制户口
15、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的海军在1100〜1450年之间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这里所说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应指
A. 宋朝的船队
B. 郑和的船队
C. 郑成功的船队
D. 鉴真东渡日本的船队
16、发展成瓷都的是( )
A.盛泽镇
B.汉口镇
C.景德镇
D.苏州
17、夏朝灭亡的原因是
A.严酷的刑法
B.没有贤臣辅佐
C.国人发生暴动
D.国王统治残暴
18、下列诸侯中,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19、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
2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他的著作是________。
22、史前时期:
(1)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_____。
(2) 炎黄部落合并发展,打败蚩尤的战争是_____。
(3)尧舜禹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_____。
23、元谋人距今约 ______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 ______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2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三国时台湾被称为_______,元朝时叫______,元政府设置___________加强对其进行管辖。
25、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宣布侵入朝鲜,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我国______________,干涉我国内政,威胁我国安全。
26、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__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清朝时期,顺治、康熙、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__政策。
27、明朝时的科技巨著___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代表作是汤显祖的___________。
28、西汉皇帝 _______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的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隋炀帝时期开通了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北宋时著名的瓷都是()。
(3)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5)描绘宋代经济繁荣的名画是()的()。
(6)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了()、()、()。
(7)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事件是()。
30、公元前2070年,____朝建立,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31、连线搭配
(1)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用“刑罚”统治
兵家 为政以德
(2)
问鼎中原 齐桓公
卧薪尝胆 楚庄王
尊王攘夷 赵括
纸上谈兵 孔子
因材施教 勾践
32、列举题。
(1)列举四例我国商周时期铸造的著名青铜器。
(2)列举四种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材料二: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间割器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