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辽阳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甲、乙两个音叉形状相同,分别标有“”和“”的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较(  )

    A.甲的响度小,音调低

    B.乙的响度大,音调高

    C.甲的振幅大,音调一样高

    D.甲、乙响度一样,乙的音调高

  • 2、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直线轨道上匀速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餐盘受到的重力和机器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机器人对地面压力与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餐盘受到平衡力作用

    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 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成功,使人们对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不能,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电子通讯设备可以使声直接在真空中传播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 4、下列考场中的相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室温约为

    B.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50g

    C.课桌高度约为0.75m

    D.阅读600字的时间约为1min

  • 5、下列关于测量工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B.实验室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待测液体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D.测量物体质量时,右盘下沉,要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 6、在虚线框内放置的是透镜,让一(两)束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分别如图所示,其中虚线框内放置的一定是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 7、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华和升华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 8、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机送餐成为时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人机能够自主避障利用了超声波,和蝙蝠飞行原理相同

    B.无人机的摄像机镜头上落了一只小虫子,感光晶片(相当于光屏)上所成的像会不完整

    C.无人机在靠近人耳时,声音的响度可以逐渐增大至80dB,说明声音的强弱和距离有关

    D.无人机送餐用时短是因为速度不变时,空中可以直线飞行最短距离

  • 9、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且都低于室温

    C.甲、乙示数相同,且都等于室温;丙示数低于室温

    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且都等于室温

  • 10、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 11、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将一枚硬币竖立在以的速度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而不倒,如图所示。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窗外的树木

    C.窗台

    D.对向驶来的列车

  • 1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13、周长是2m的圆轮,绕水池一周需要20圈又8cm,水池周长是(  )

    A.40.80m

    B.40.08m

    C.48m

    D.41m

  • 14、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中途的速度为9m/s,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若他的成绩为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9m/s

    B.8.67m/s

    C.8m/s

    D.12m/s

  • 15、罗一郎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做出了五次记录结果,12.5cm,12.6cm,12.7cm,15.2cm,12.6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12.6cm

    B.12.62cm

    C.12.7cm

    D.12.74cm

  • 16、下列数据最接近我们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1.5m

    B.正常人 1min的心跳约为20次

    C.初二同学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11m/s

    D.中学生做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 17、智能配音技术广泛应用于配音、导航等多个领域。输入文字后,软件便会以某个特定人物的声音输出语音内容,该智能配音主要模仿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量

  • 18、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0~2s内速度越来越快

    B.物体在2~4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在4~6s内平均速度为7.5m/s

  • 19、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C.“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D.“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 20、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人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与“日晷”的测时原理相同的是(  )

    A. 湖面树的倒影

    B. 水中铅笔弯折

    C. 皮影戏的皮影

    D. 雨后天空的彩虹

  • 21、港珠澳大桥施工时通过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减少施工噪声,最终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下列相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噪声是由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

    B.噪声在海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噪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优化施工工艺一定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22、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影沉璧”,月亮的影子如玉璧一样沉在水里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B.“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变浅的虚像

  • 2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由于其方便快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扫单车上的二维码才能付费使用单车,所以二维码是光源

    B.人骑行后的心率大约为180次

    C.共享单车的车轮直径大约为1.5m

    D.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 24、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老师的“估计”属于(  )

    A.提出问题

    B.评估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猜想与假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如图所示的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N,该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N,拉着物体匀速运动,拉力与___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

  • 26、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A、B放入甲液体中,两球均沉底,如图1所示;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2所示。小球A的质量____小球 B的质量;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________对小球B的支持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7、冰的密度是 0.9×103kg/m3,一块质量为 100  cm3 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g,体积变化了__________cm3

  • 28、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是乐音的波形.

  • 29、小田同学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了一些较重的铜丝从而制成了一只简易密度计。缠绕铜丝是为了降低重心,使其能竖直______在不同的液体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液体,小田将这支密度计分别放入其中,如图甲和乙所示,此时两液面相平,则______(选择“甲”或“乙”)烧杯中的液体密度较大。

  • 30、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70cm=_____m=_____nm;

    (2)144km/h=_____m/s;

    (3)0.4h=_____min=_____s;

    (4)25m/s=_____km/h。

  • 31、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孔. 向外拉动活塞,注射器内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现象,此过程_____热;再推压活塞,会看见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这是用 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 32、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之比,时间之比,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如果一段路程为s,列车在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 33、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

     

  • 34、如图是一种可粗略测量气温的装置,我们可以根据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变化来测量空气温度,当气温上升时,玻璃管中的液面会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它是利用________(选填“气体”或“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每次测量时都观察小车右端所对刻度线的位置),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________cm.

    (2)同一小车三次都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且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____(选填“维持”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结论是用______ 的方法得出的。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2019 12 26 日上午 11 时,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正式合龙,全桥长 6400 米,上层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 100 千米每小时,下层是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 250 千米每小时.

    1)现有一辆试验小轿车匀速通过该大桥,用时 320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2)若有一列长为 400m 的火车,以 180 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少秒?

    3)若火车以题(2)中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 150 米处有障碍物,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刹车后又滑行了 120m,正好停在障碍物前,求司机的反应时间.

     

  • 37、为了配制盐水,小明在量筒中取50mL的水,将16g盐完全溶解其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水的密度是1.0 g/cm3)求:

    (1)50mL水的质量为多少g?

    (2)配制的盐水密度为多少g/cm3

     

  • 38、在建筑工地上,一辆大吊车正准备吊起体积是0.4m3的石块,这辆吊车的钢绳最多能承受5×104N的拉力,已知石块的密度约为2.5×103kg/m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根钢绳能否吊起这块石块?(g取10N/kg)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

  • 4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面间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光线是折射光线,请大致作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 41、如图所示,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30N的力推一辆小车匀速向右运动,试在O点画出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