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荷叶_______________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________出来。
(2)明媚的春光款款走来,轻柔的微风送来阵阵花草香。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梅子成熟的时节,宋代诗人曾几走在三衢道中,心情多么愉悦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江南春景总是勾起诗人白居易的回忆。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大雨 一(______)蓝天 一(______)太阳
一(______)麻雀 一(______)风 一(______)礼堂
3、比一比,再组词。
今( )令( ) 尽( ) 尺( )
怀( )坏( ) 村( ) 材( )
亡( )忘( )
4、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慈母情深》是______写的一篇文章,讲述了“我”的母亲在_______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_______》的故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______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________。
(2)《父爱之舟》是______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以______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________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__________。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母亲对“我”的诗的评价是________,父亲对“我”的诗的评价是______,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作者的成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深深地体会到:这两个________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______。
5、照样子填空。
例:远——(近)
去——______ 有——______ 上——______
左——______ 黑——______ 东——______
6、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晓
春眠不( )晓,处处闻啼( )。
( )来风雨声,( )落知多少。
【1】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
【2】这首诗的作者是( )
A.孟浩然 B.李白
【3】题目的意思是( )
A.春天的夜晚 B.春天的早晨
【4】“闻”的意思是( )
A.听到 B.消息
7、阅读。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用“/”划分朗读停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解释下词语的意思。
莺啼:___________
四百八十:__________
楼台: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中三、四两句,一问一答,出人意料,情趣盎然。请你具体说说三、四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 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 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 ________一词来概括。
【4】写出这篇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颤抖( )懊悔( )
反义词:清晰( )消失( )
【6】“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这是对老人的_________描写,老猎人当时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藏羚羊向老人下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了短文后,写出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小松树和小青藤
山冈上,长着一片小树林。
一天清早,小松树高兴地对伙伴们说:“啊,我看到大海了,我看到初升的太阳了!”
小松树身边的小杉树踮起脚跟,嚷嚷(rǎng rang)着:“看到了,看到了!飞翔的海鸥,翻滚的波涛,还有点点白帆……”
“杉树哥哥,请您扶我一把,让我看一眼美丽的大海。”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地面上传来。
小杉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根幼小的青藤。小杉树不耐烦地说:“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
看着小青藤难过的样子,小松树弯下腰来对小青藤说:“来呀,小青藤,你顺着我的身子爬上来吧!”小青藤高兴极了,他使劲往上一蹿(cuān),攀住了小松树的腰,不断地向上爬呀爬。终于,在一个明媚的清晨,小青藤也兴高采烈地嚷开了:“太美了,我看到了辽阔的大海,绿色的岛屿,还有航船上扬起的旗帜……”
小青藤和小松树热烈地拥抱着,小杉树惭愧(cán kuì)地低下了头。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_个自然段。
【2】“藤”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除部首外还有_________画。
【3】照样子,连一连。
热烈地 低头 飞翔的 大海
惭愧地 蹿 辽阔的 清晨
使劲地 拥抱 明媚的 海鸥
【4】我能填一填(填序号)。
①小松树 ②小杉树 ③自己
短文主要写了小青藤先向_________求助,但被拒绝了。然后,_________帮助了它。最后,通过_________的努力,终于看到了大海。
【5】用“____”画出小松树帮助小青藤的句子。
【6】小杉树惭愧地低下头,他可能会说(______)(填序号)
①“对不起,小青藤,我不该小看你,而应该伸手帮助你。”
②“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看到了大海吗?”
11、阅读。
给颜黎民的信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说起桃花来,我在上海也看见了。我不知道你到过上海没有?北京的房屋是平铺的,院子大,上海的房屋却是直叠的,连泥土也不容易看见。我的门外却有四尺见方的一块泥土,去年种了一株桃花,不料今年竟也开起来,虽然少得很,但总算已经看过了罢。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我们不是没有说什么不能告人的话么?如果有,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你把自己的名字涂改了,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这是告诉了我所署的是假名。
……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根据内容填空。
这是_________写给________的信,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回答问题。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在信中就读书问题提出了哪三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封信,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此文加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完成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 baó ]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 piān ]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①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②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 地球事一个晶莹得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得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得水蓝色“纱衣”。
③划“ ”的句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④划“ ”的句子用了 ,将地球比作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
⑤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13、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胡杨
①茫茫沙漠,( )很少能见到生命的踪迹,( )也有植物能够在那里生存,胡杨便位列其中。胡杨,别名胡桐,大多分布在我国的新疆、青海、宁夏等地区。我见到过很多胡杨树,它们的样子真的很独特。你看,有的胡杨高大挺拔,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有的胡杨身躯虽然高大,树枝却早已经干枯了,显得那么苍老;还有的树干是弯曲的,弓腰驼背,看上去像一位老人守候着漠漠黄沙……
②胡杨有“沙漠勇士”的美称。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呢?
③首先,胡杨的根特别发达。说根发达,是因为它们的根扎得很深,能一直生长到地下二十多米的地方,吸收到足够的地下水。胡杨树还很“团结”。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④其次,胡杨的树于能储存水分。一旦碰上雨季,树干可以把从根吸收上来的水储存起来,为以后的长期干旱做准备。曾经有学者测试过,在胡杨树干上钻一个孔,就会有大量的水喷涌而出,甚至可以射到一米之外。( )
⑤还有,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发。它们的树叶上长满了小毛,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
⑥传说,胡杨可以“生后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看着这沙漠中“最美的树”,我相信,这不是传说,这是真的。
【1】把第①自然段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选出来( )
A.不仅……而且……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2】选出文中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
A.设问
B.夸张
C.排比
【3】联系上下文内容,选出填入第④自然段结尾处最恰当的一项。( )
A.这足以说明它的生命力有多么顽强!
B.这足以说明它的储水能力有多强大!
C.这足以说明它的树根有多么的发达!
【4】第③自然段中的“团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胡杨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燕 子 专 列(节选)
事情是这样的: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zòu zhòu)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shè sè),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bīn pín)临死亡。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tā tà)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燕子遇到了麻烦,从选文第1自然段中找出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
(3)对濒临死亡的燕子,居民们纷纷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你是从哪几句话中体会到的?用“ ”画出来。
15、句子加工厂。
(1)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仿照例句,用上一组连贯的动作来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抓痒。(体会冒号的用法,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句写一写。)
热闹的校园 “小书虫”丽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句:在热烈的掌声中,她快速地登上舞台,像一只美丽的蝴蝶一样,跳着轻快的舞蹈。(体会划线词语表达的感情,用这样的方法改写下面的句子。)
他垂头丧气地走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我们班评选节目主持人。我很期待,首先第一个来到教室。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活动正式开始。待候选人发言后,全班同学达成并讨论一致意见,绝定由我来担任。我激动得泪流满面!(修改病句,共3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加工厂。
1.蔚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能不被他的英雄事迹感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花,真好看。(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成当上班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园里的月季花开得很鲜艳。(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些课外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在“——”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假期,重庆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朝天门广场人头攒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__________,磁器口古镇__________,武隆喀斯特旅游区__________。
(2)仿照例句,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围绕下列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冷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9、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例:水渐渐升高了。
______ 渐渐 ______ 。
21、妙笔生花。
生活中,你的父母、朋友有没有像《父爱深深》中的父亲一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他(她)们对你的爱。选一个人、一件事写一写,表达出他(她)对你的爱。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