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力大比拼(根据情境,填上带有“静”字的词语)。
(1)夜晚的乡村分外( )。
(2)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 )。
(3)当老师讲完这个故事时,教室里一时( )无声。
(4)在温暖的帐子里,两个孩子睡得很( )。
(5)爷爷每天早晨都要去那条( )的小路上散步。
2、翻译句子。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这句话中有两个“之”,前一个“之”指的是_____,后一个“之”指的是_____。
2.王戎不动是因为:_____。从词语“_____”可知王戎说的是正确的。
3.王戎之所以能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A.李子树长在路边,环境很不好,不利于李子的生长,导致李子的味道是苦的。
B.李子树长在路边,这里经常有路人经过。如果李子是甜的,那么树上的李子早就被路人摘完了。现在还有这么多的李子,说明李子肯定是苦的。
4、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香甜——( ) 愿意——( ) 仰望——( ) 惊醒——( ) 好奇——( ) 舒展——( ) 赞赏——( ) 究竟——( ) 晴朗——( ) 熟悉——( ) 润湿——( ) 迅速——( ) 沮丧——( ) 激动——( ) 可爱——( ) 优美——( )
5、看拼音,写词语。
píng jiǎng shí hou ná qǐ duān xiáng
____ ____ ____ ____
nǎo jīn dé yì shāng xīn mǎn yì
____ ____ ____ ____
6、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7、先补全诗句,再作答。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填空。
【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景从_____写到____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古诗《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诗中的“山西村”在( )
A. 今山西省山西村 B. 今浙江绍兴 C. 今浙江杭州
(4)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 元)来都是象形字,有着(先 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 汗)字毕(竟 竞)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 象形的特征一(但 旦)弱化,就不容易(辨 辩)认出来了。因此, 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用“√”画出文段括号内正确的字。
【2】象形字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说说形声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给老爸打工(节选)
杨红樱
早晨,老爸开了一辆破车来接我去郊县的一个木材加工厂。那车真的是破得不能再破了,一路上都在丁零当啷地响, 感觉它周身的零件都快散了。
“老爸,你是从哪里搞来的这破车?”
“借来的。”老爸把这破车开得有模有样,“去拉点树皮,莫非还要开辆奔驰去?”
只要一有上坡的路,我就得下来推车,几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把妈妈给我买的新凉鞋也挣破了一只。我咬紧牙关,使劲推车,这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像《三毛流浪记》中推车上桥的三毛。
( )一过河,老爸( )会让我下河去提水, 因为我们得不停地给这破车加水。
等我们好容易把这老爷车侍候到了那家木材加工厂时,我已累得像一摊泥了。
厂长带老爸去看那堆树皮,老爸像见到一堆宝贝,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深褐色的树皮上的那些苍老的、斑驳的纹路,连声说:“太漂亮了,太漂亮了! ”
老爸跳到那堆树皮上,挑出那些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递给我,我再把它们搬到车上,一块一块地码好。
很多人在看我们,他们实在搞不懂我们大老远地跑来,拉这么一车没用的树皮回去做什么用。
装满了一车树皮,我们开着破车出发了。
归途上,那辆破车的毛病更多了,我几乎是推一段,跑一段,被折腾个半死。老爸倒是高兴,( )他对这车树皮太满意了,( )一路上快乐地吹着口哨。
我们进城时,已是华灯初上。
【1】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关键词。
【2】文中加点的“几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的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早晨我和老爸去郊县的木材加工厂,直到灯亮了才进回城,可见距离遥远。
B.爸爸选的都是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可以看出父亲的审美眼光很好。
C.在路上,我不但要给车加水,还要推着车前进。我心里很不情愿。
【5】你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经历过什么艰难或者有趣的事吗?给大家讲一讲吧。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坚定的锡兵》节选
①这时一只住在下水道里的大耗子出现了。
②□你有通行证吗□耗子问□把你的通行证拿出来□
③可是锡兵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把自己手里的毛瑟枪握得更紧。
④船继续向前疾驶,耗子在后面跟着。看看他那副张牙舞爪的样子!他对干草和木头碎片喊着:“抓住他!抓住他!他没有留下过路钱!他没有拿出通行证给我看!”
⑤激流越来越大。在下水道的尽头,锡兵已经可以看到前面的阳光了。不过他又听到一阵喧闹声——这声音可以把胆子大的人都吓倒。想想看吧,在下水道的尽头,水流汇进一条宽大的运河里去了。这对锡兵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就像我们被一股巨大的瀑布冲下去一样。
【1】本文作者是丹麦的______。
【2】请在第2段“□”中填上标点符号。
【3】通过读原文,你知道接下来锡兵怎样了?请选出正确答案( )
A.被一条大鱼吞到肚子里了
B.被一个小男孩救上岸
C.沉到宽大的运河里了
【4】读了原文,锡兵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文中的哪句话也可以看出来?请用“ ”画出来。
12、 荷塘月色 (节选)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 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画“ ”的句子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是(____),属于动态描写的是(_____)。
【2】C句是最能体现文题的一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这本是______(静态 动态) 描写,但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一个“____”字,化静为动,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月光的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的特点。这是典型的动静结合的写法。
【3】结合文章内容,下列关于动态和静态描写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静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写,比如“层层的叶子中间”,写出了静态的莲叶之密。
B.动态描写指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写活了雾的轻飘朦胧。
C.静态描写是一份静谧之美,动态描写要赋予描写对象以生气活力。
D.“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引领的一句是动静结合,是为了描写树的影子做铺垫。
【4】这篇散文,朱自清先生在_______这一时间,按照________的顺序游览了荷塘,描写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美丽图画,抒发了对宁静优美的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偶的向往。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蜻蜓
清清的小河边长满了绿油油的草,这就是小蜻蜓活动的天地。
小蜻蜓,身体轻,看上去好像一架小飞机。它们有时在花间飞舞,有时轻轻掠过水面。这里飞飞,那里停停,小蜻蜓过着自由快乐的日子。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请在正确内容的括号里打“√”
(1)小蜻蜓活动的天地在哪里?
小河边( ) 大树下( ) 原野上( ) 竹林里( )
(2)小蜻蜓看上去像什么?
小蜜蜂( ) 小飞机( ) 小蚊子( ) 小燕子( )
【3】小蜻蜓的生活快乐吗?从哪里能看出来?请用“ ”划出来。
【4】“小蜻蜓过着自由快乐的日子”我也会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好。
正好,我们学校参加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活动,于是我就悄悄攒起钱来。
①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②一天,放学后我去商店买橡皮。③刚进门,便不由自主向食品柜台走去。④这时,那位认识我的售货员阿姨向我招呼道:“今天可有你爱吃的巧克力豆呢!”⑤我没说话。⑥那巧克力豆好象也笑着开口说:“我好吃极了……。”⑦我的手不由地伸进兜里掏钱,但是我想到我的愿望,立刻又把手缩回来。⑧我望了望那诱人的巧克力豆,抱歉地对售货员笑了笑,高兴地离开了柜台。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学校举行隆重的捐款仪式,当我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老师的时候,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能为祖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愿望实现了,虽然这点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愿。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你觉得最合适的是_____
A. 我的愿望 B. 我学会攒钱了 C. 捐款
【2】把第三自然段分成两层用//表示,正确的是_____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给文章选择正确的中心意思_____
A. 说明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
B. 表现了“我”从小愿为祖国做贡献的好思想。
C. 表现了“我”高兴的心情。
15、用一个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翠鸟捕鱼的动作飞快。
__________________
16、乐乐一家在春游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填一填。
周末,我们一家去春游。在郊外,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的天空,____________的田野,____________的柳枝,________的河水,________的燕子,________的_________;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17、例:一片片红叶从半空中落下来。
________从 _______
18、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例:妈妈急得直跺脚。
(1)他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豌豆们说:“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要求:以下两个作文题任选其一。
1.以“毕业留言”为题,针对某人、某事、某物或某景,用书信形式写一篇充满激情、内容充实的作文,400字以上。
2.以“带走的和留下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自立题意,体裁不限,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