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五谷丰( ) 雄伟( )观 ( )不透风
四平八( ) 百( )百胜 七手八( )
我发现第二行成语很有特点,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成语: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多少事__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____。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_。(《毛泽东》)
2.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乞巧》)
3._____________,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己亥杂诗》)
4.天戴其苍___________,纵有千古,_____________。(《少年中国说》)
5.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________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___________。(《白鹭》)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苍白—(_____) 僵硬—(_____) 潮湿—(_____) 幽静—(_____)
迅速—(_____) 喧闹—(_____) 遮盖—(_____) 张望—(_____)
4、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让贼害怕的“漏”,实际上就是_______ ,让老虎害怕的“漏” ,实际上就是_______;而老爷爷和老婆婆口中害怕的“漏”实际上是怕 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清平乐·村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描画了出来。
2.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笑对一切困难与寒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4.诗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流露,它源于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①迟日江山丽,
②春风花草香。
③泥融飞燕子,
④沙暖睡鸳鸯。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日: 丽: .
泥融: . 鸳鸯:_________ .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______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________景色。第二句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_______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________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的________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________情怀的表露。
7、阅读与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②稀。
日长③篱落④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⑤飞。
(注释)①麦花:指麦子扬花,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②菜花:指油菜花。③日长:白天渐渐变长。④篱落: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挡物。⑤蛱蝶:蝴蝶的一种。
【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季节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景物没有在诗中出现?( )
A.白菜花 黄莺鸟 B.杏子 蜻蜓 C.麦花 油菜花 D.蝴蝶 篱笆的影子
【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景色。 B.诗中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形有色,色彩鲜丽。
C.第三句写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最后一句以蜻蜓、蝴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
8、课外阅读。
咏煤炭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藏蓄阳和②意最深。爝火③然回春浩浩④,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⑤元赖⑥生成力,铁石⑦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⑧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世界开辟前的状态,这里指大地。②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指炭所蓄藏的热能。③火:小火矩。④浩浩:广大的样子。⑤鼎:烹饪工具。⑥元赖:依赖。⑦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埋藏地下变成的。 ⑧苍生:百姓。
【1】读一读诗句和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石犹存死后心”中的“心”指的是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作者在托物言志,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__的心愿和志向。
【3】于谦是一身浩然正气的父母官,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是不畏强敌的民族英雄,曾击退入侵的外敌。他就是“混沌”中的_______,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出来,如煤炭“_________意最深”。于谦也曾被贪官陷害至下狱论死罪,但他始终不肯低头折节,最终被诬杀;而受他护佑的百姓们永远铭记他的功绩,纪念他。他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石灰吟》中的名句赞颂他)
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三岁时,父亲去世,我便踏着母亲的泪水走进了幼儿园。在这期间,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终生难忘。小时候我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记不清多少个风雨如晦的夜晚,我高烧不退,是亲爱的母亲让我穿的暖暖的,然后背上我走出家门,一步一步向医院走去。在幽幽的月光下,望着她那慈祥的面孔,我能不心潮起伏吗?
渐渐地,我长大了,终于迈进了小学的大门。上一二年级时,母亲天天接送我上学,满眼热泪看着我欢快地跑进教室后,她才满意地离去。
岁月悠悠,她走过的路已无法计算,其中的艰辛不难想象。在漫天的雪花下,望着她那远去的背影,我能不思绪万千吗?
在我步履蹒跚走过的十个春夏秋冬中,母亲倾注了多少爱心,无法计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①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________
②形容想法很多。________
【2】根据意思,选填正确的序号。
文中表示母亲对女儿的关系十分周到的词语是( )
A.无微不至 B.体弱多病 C.思绪万千 D.心潮起伏
【3】根据意思,选填正确的序号。
与“我能不思绪万千吗?”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
A.我思绪万千 B.我不能不思绪万千 C.我怎么能思绪万千
【4】根据意思,选填正确的序号。
“我步履蹒跚的走过十个春夏秋冬”中,为什么自己“步履蹒跚”?( )
A.走路缓慢 B.暗示体弱多病 C.腿脚不灵便 D.腿摔伤了
【5】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填空。
关心——________ 愉快——________ 灌注——________
【6】给短文价格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下列诗句描写的意境与选段相似的一项是( )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作者在原著中还写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两句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选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阅读。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欢蹦乱跳——________ 诚实——________
【2】“果然”表现了( )
A.事实和列宁想的一样。
B.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3】用“果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
A.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B.灰雀没找到。
【5】用“因为……所以……”改写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小男孩是诚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起源于ニ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的人阅读。这种好书共享的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如今,图书漂流的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投放户外这一种,越来越多富有想象力的书友在投放图书时,设定了自己的漂流规则,使漂流过程变得丰富多彩。
[材料二]六年级图书漂流活动——_______________
活动安排:3月10日一3月15日:投放图书 地点:学校阅览室
3月18日6月30日:漂流
注意:(1)图书要求:非教材、教辅类,内容健康。
(2) 漂流要求:①每本书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周;②爱护图书;③认真阅读并填写漂流卡。
【1】从材料一中选出恰当的内容来作为图书漂流活动的主题,并填在材料二的横线上。
【2】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本次图书漂流活动的参与者是全校师生。(_______)
(2)图书漂流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_______)
【3】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对于图书漂流,你最想深入了解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短文《母鸡》,完成练习。
①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选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________”到“______”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__________之情。
【2】文章开头写“我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有三点:①_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
【3】第②段中“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和第⑥段中“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这样写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说鸡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请在文中各找出一例说明。
负责:______________
慈爱:______________
勇敢:______________
辛苦: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满足30万吨级巨轮的通行,大桥就得建高;满足附近机场航班起降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最后将大桥的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建造时,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插入海底在海床固定,再在中间填土。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和篮球场差不多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地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的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这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1】港珠澳大桥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的原因是( )
A.不影响万吨巨轮通行的航道
B.不影响国际机场航班的起降
C.满足抗台风和地震的需求
D.满足建高与建矮的不同需求
【2】港珠澳大桥“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是由于( )
A.大桥高入云端
B.大桥进入隧道
C.大桥没有合拢
D.大桥进入小岛
【3】下面不属于港珠澳大桥科技密码的是( )
A.外海人工建岛
B.海底沉管隧道
C.净化生态环境
D.搭积木式建造
【4】第④自然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B.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C.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
D.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5】第④段和第⑤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这家伙很懒惰,怎肯去做明知办不到的事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巴长得像山鹰一样英俊。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走进竹林,朗巴就听见斑竹姑娘百灵鸟般清脆的歌声和俊美的脸庞。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照要求把下面两句话综合成一句话
(1)这条裤子短。这条裤子肥。
……又……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经常运动。她身体健康。
……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李丽坚持练习书法。李丽能写一手好字。(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2】“神舟”5号顺利升空了,全国人民无不欣喜万分。(改成反问句,句子意思不变。)
【3】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改成“把”字句)
【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改成“被”字句)
【5】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6】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修改病句)
19、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我们多读、多想、多积累。
我们慢慢地能够顺利地阅读古文了。
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个小蜜蜂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阳光里快乐地飞舞。(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修筑铁路。(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大合唱》真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惨痛的相持阶段。(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有些时候别人的一些做法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或接受,但先不要急着对他带上有色眼镜,或许偶然的一件小事会让你知道,他其实只是暂时被误解了而已。请选择你身边的某个人,向大家讲一下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吧。
要求:1.题目自拟。2.观点正确,叙述有条理。3.表达真情实感。4.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