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排(____)倒(____) (____)(____)同舟
①天(____)之 音 (____)(____)可亲
(____)(____)相接 (____)(____)大悟
②粉(____)登场 (____)(____)吞枣
1.词语①与音乐艺术有关,请再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②与戏曲有关,请再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一填。
(1)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
(2)“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耳朵”出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看拼音,写汉字。(5分)
4、照样子,写一写。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完成练习。
扌:____________ 口:____________
我发现带有“扌”的字大多和_____有关,带有“口”的字大多和______有关。
(2)一(匹)马 一____花 一____书
(3)早——(晚) 哭——____ 弯——____
(4)(讲)故事 ____西瓜 ____音乐 ____皮球
(5)绿 碧绿碧绿 碧绿碧绿的叶子
白 _____ ___________
5、将下列关于时间的格言补充完整。
(1)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日月如梭。
(3)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4)花有重开日,________________。
(5)一日之计__________,一年之计__________。
6、背一背,填一填。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_______童____,言师采药____。
_______此_______,____深____知处。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说,回答 ②寻访 ③没有遇见
寻(______) 不遇(______) 言(______)
【3】(他)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他的行踪。
请根据上面这句话写出古诗中对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溪和竹林
张继楼
清清的小溪是鱼儿的家乡,
青青的竹林是小鸟的天堂。
是小溪的鱼儿引我学会游泳,
是竹林的小鸟教我爱上歌唱。
让每一条小溪更清亮吧,
使更多的鱼儿回到家乡。
让每一座荒山长起竹林吧,
使更多的小鸟找着天堂。
【1】在诗歌的每一节前标上节号。
【2】连线题。
清清的 竹林 鱼儿的家乡
青青的 小溪 小鸟的天堂
【3】根据诗歌第二节的内容展开想象写一写。
小溪的鱼儿游哇游,我_________
竹林的鸟儿唱啊唱,我_________
8、阅读体验。
我们爱你啊,中国(节选)
我们爱你—— 涌动的滚滚春潮,
龙井茶的清香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我们爱你——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我们爱你——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1】诗歌第______小节介绍了闻名世界的中国特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第2小节热情歌颂了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贯穿全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诗歌的结构,再写一节。
我们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北京的四合院
阅读任务:a.向参观者介绍四合院的类型。
b.向参观者介绍标准四合院的构成。
材料一:四合院好比一本大书,这大门就是封面。人们见到一本书,都先看封面,了解一下它大致内容是什么。四合院也一样,生人到此,在门前一站,上下左右一瞧,对这家主人的身份就能知道个大概。如果要进去拜访,知道这些便不致失礼露怯。
材料二:四合院,顾名思义,“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就是合拢、围合,“院”就是庭院,四个方向的房屋把一个庭院围合在中间。四合院是中国传统住宅建筑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人们在描述四合院规模的时候,一般喜欢用“进”。简单来说,一进就是一个院落,院落是四合院空间的基本单元。北京四合院是由一个个院落组合而成的。常见的空间类型有:一进院落、二进院落、三进院落、四进院落及一些大型复合型院落。标准的四合院是三进院落,这里所谓“标准”,是指它包含了北京四合院的所有必要特征,并满足三代同堂这样一种中国普遍的家庭模式的居住需求。
材料三:右面是以三进四合院为例,鸟瞰一个标准四合院的组成。四合院的建筑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是正房,坐北朝南;东西是厢房;南面是倒座房。中间是院子,整体由抄手游廊贯通。每个四合院都有一个入口,这就是正门,又叫宅门。中国有“紫气东来”的说法,祥瑞的事物都来自东南方,所以四合院的正门大都修筑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第一进和第二进院落之间还有一道门,叫垂花门……
【1】选择序号填空。
带着“介绍四合院的类型”这一任务阅读,你重点阅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介绍标准四合院的构成”这一任务阅读,你重点阅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材料一;②材料二;③材料三)
【2】结合阅读任务有目的地阅读,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符合文意,符合的打“√”,不符合的打“×”。
(1)由四间房屋和一个院落组成的中国建筑就是四合院。(______)
(2)标准的北京四合院是三进院落。(______)
(3)三进院落比二进院落多了南面的外院和倒座房。(______)
【3】结合材料三想一想:把正门、垂花门、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填写到三进院落平面图A、B、C、D、E相应的位置,应该怎样填?写在下面对应的括号里。
A(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E(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堆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给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密匝匝(ABB式):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凉爽——_______ 闪烁——_______
【4】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按_____顺序写的。
【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1)短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
(2)“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的意思是______。
(3)“透过密匝匝的绿叶”中的“密匝匝”说明______。
【6】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我还能仿写一句 。
【7】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11、思辨性阅读与探究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从前,一个地方的城门附近有个池塘,一鲜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一天,城门突然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后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它们认为失火的城门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于是,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他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了一会儿,火被扑灭了,池塘里的水也被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直接原因是( )
A.只有一条鱼意识到城门失火可能会带来的危险。
B.其他鱼对那条鱼的警示不以为然,都没有逃走。
C.人们都来池塘取水救火,池塘里的水被取干了。
D.池塘在失火的城门附近,水很容易被大火烧干。
【2】知道故事的结局以后,如果你是文中那条唯一逃走的鱼儿,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会怎样劝说其他鱼儿快速逃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鸟和守林老人
起初,鸟儿们非常惊诧: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不像。带了一条只黑狗,可没带猎枪。老人在树林里盖了一幢小屋,住下了。
奇怪,鸟儿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咨询 询问)着,用它们鸟国的语言争论着。
不过,很快,鸟儿们就发现,他是个好老头,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
那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人。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激烈的争吵。黑狗的狂吠。老人展开一张布告。那伙人虽然还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
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摩受伤的树干,抚摩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老人取得了鸟儿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
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白发满头,是一朵硕大的蒲公荚,是一盏明亮的神灯呵!
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唧唧,喳喳,翻译出来是:“您好!您好!”
老人呵呵笑着,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老人伸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 赠送)。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这一夜老人睡得很好。
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进树的年轮。
老人开始和每一只小鸟、每一棵树告别。
敏感的鸟儿知道,已经很老的老人,一定是要走了。
林中的小屋没有升起炊烟的那天,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树林里又静寂又暗淡的一天呵。
谁也没邀约谁,鸟儿们都来了。成千上万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盘旋,哀鸣。整座山林都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
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
【1】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
【2】文中称守林老人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老人轻轻抚摩受伤的树干,抚摩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一个词或一两句话把这一画面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这里的“走了”实际上是指________,文章这样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示语意未尽;③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说说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1)“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这里的省略号____________。
(2)“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呵,掩盖了林中小屋……”这里的省略号________。
【7】鸟儿送别老人的场面是多么壮观,多么令人感动!朗读最后3个自然段应读出怎样的语气?请你带感情读一读。
13、快乐阅读园。
蜗牛的足迹
一天,蜗牛在一堵不高不矮的墙上爬着。
这时,一条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它看见蜗牛在墙上爬,奇怪地问:“蜗牛老弟,上哪儿去啊?”蜗牛说:“我要到墙头上去。”蚯蚓一听,忍不住笑出声来:“嗤!你想爬到墙头上去?简直是做梦,我都爬不上去!”它向蜗牛那边蠕动了几下,又说:“难道你不知道自己爬得有多慢?”
蜗牛没有回答它,依然一点儿一点儿向墙头爬去。蚯蚓感到蜗牛真傻,笑着钻进泥土睡觉去了,它想:“我醒来时,蜗牛一定不会爬多远!”
蜗牛爬呀爬,碰到坑坑洼洼还摔了好几回,但它仍旧一个劲儿地向墙头爬去。
不知过了多久,蚯蚓醒来了,它钻出泥土想找蜗牛,可是再也找不到了。这时,它若有所思地望着蜗牛留下的向墙头延伸的足迹,似乎明白了什么……
【1】认真阅读短文,梳理事情要素。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体会心情。
蚯蚓感到蜗牛真傻,笑着钻进泥土睡觉去了,它想:“我醒来时,蜗牛一定不会爬多远!”
我抓住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会到蚯蚓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蜗牛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姥姥的剪纸(片段)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刁难、耍赖”这两个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
A. 由此可见“我”是个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孩子。
B. 说明我是个淘气、天真、可爱的孩子。
C. 说明了我的淘气,也看出姥姥对我的疼爱,表达了我和姥姥亲密无间,感情深厚。
【3】 “ ”画出文中对“喜鹊登枝”的描写,再用两个成语形容这幅剪纸: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新奇的纳米技术让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只小苍蝇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这个学校真大呀,________________。(列数字)
②这个学校真大呀,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
16、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少年手里拿的,不正是我白天见到的木雕小象么?(换一种说法,不改变意思)
(2)在国外读书的第一个假日,我断定做一次漂流旅行。(修改病句)
(3)搜索犬“超强”把小男孩找到了。(改为“被”字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跟我学:陈述句改感叹句,首先要在句中加入“真是、好、真、多么、太”等字词;然后在句尾加“啊、呀”等表感叹的字;最后加上感叹号!
1.安塞腰鼓深深震撼了我。(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用带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5.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我们。(缩句)
(2)李博士把台湾青年的骨髓抽出来。(改为被字句)
(3)卡罗纳来到学校。(扩句)
(4)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改为反问句)
(5)这个问题太复杂麻烦了,我确实回答不了。(修改病句)
21、习作。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他们就倾注了自己无私的爱。但父母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请您以“父母的爱”为话题,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出母亲或父亲对自己的爱。字数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