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2025年高考模拟(9)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tān lán zhī chēnɡ tuò mo

    (      ) (       ) (      )

    fēnɡ zhenɡ chǔ jī  fēnɡ shuò

    (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慢慢地升起来。   ( )

    (2)各种各样的感触,感慨交织在一起。  ( )

    (3)各种旗帜飘动。   ( )

     

  • 3、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伟大——(   刁难——(  

    景象——(     厌恶——(  

    沉睡——(   温暖——(  

    希望——(     仍然——(  

  • 5、给山起名字。

    象鼻山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1惜:_____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

    2尖尖角:______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

    【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泉水( ) 柳枝( ) 树荫( ) 荷叶( ) 荷花( ) 蝴蝶( ) 蜻蜓( )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读一读,做一做。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1补充诗句,并用﹏﹏画出中心句。

    2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       万水指的是  

    3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8、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并写出作者

    2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字把读者引入静寂的境界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列那狐诱捕公鸡尚特克勒(节选)

    啊,尚特克勒,这太可怕了,你得提高警惕啊!尽管你不愿相信篱笆那边藏着敌人——我是亲眼看到他的眼睛的——我们也该回牧场去躲一躲才好。

    否则,尚特克勒,我担心在中午前,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就会穿上这件皮袄了。

    你疯了,潘特。尚特克勒耸了耸肩膀说,这儿,这个花园是我们的安全地带。我记住了你的话,怎么也不到大路上去,在那里或许会遇上想害我们的那只野兽。谢谢你,潘特,我的美人,感谢你给我这番说明,使我受益不浅。

    随后,尚特克勒就离开了。他走到稍远的一堆厩肥上,想在那里再睡一觉。

    虽然尚特克勒认为没有危险,潘特和别的母鸡还是决定回鸡舍去。她们一边叫着,啄着食物,一边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回去了。只留下公鸡在那里睡觉。

    躲在篱笆后面的列那狐清楚地听到了他们刚才的谈话。他觉得这番话很有趣。想到尚特克勒竟用那种办法穿皮袄,他的喉头不禁快活地收缩了几下。

    篱笆不太高。他从上面望过去,就可以看到在厩肥上打盹的尚特克勒的几根漂亮的羽毛。

    他心里盘算着:敏捷地一跳,也许一下就能扑到公鸡身上,按他梦中的方式把他吃掉。

    列那狐后退了几步,目测一下距离,然后一股猛劲跃到空中,噗的一下,却落到了公鸡的身旁。公鸡顿时惊醒,腾空飞起,发出了被宰割般的叫声。

    列那狐是惯于花言巧语的:我的亲爱的表弟,他说,真高兴能在这里遇见你!我非常熟悉你的爸爸,他是我爸爸的表兄弟。因此,能和你相识,我真感到荣幸!

    尚特克勒被这几句漂亮话迷惑住了。能说出这样甜言蜜语的人怎么会有恶意呢?显然,他不再把列那狐当成梦中遇到的穿赭红色皮袄的那个陌生人了。听了这位新表兄的奉承话,尚特克勒不再去想还会遇到什么灾祸了。

    你长得真是漂亮极了,列那狐一本正经地说,比你的爸爸还要漂亮。你爸爸当时是鸡埘和饲养场里的明星。可能你还继承了他那百听不厌的歌喉吧?

    尚特克勒轻轻咳了一下,清一清嗓子,想让这位行家听一听。

    他尖声地唱了几个音调,列那狐点头表示赞赏。

    对,对,就是这样!他说,但是,你能不能也像你爸爸那样歌唱,也就是说,你爸爸认为只有闭上眼睛才能发出最动听的歌声。这很奇怪,是不是?可是正是这一招使人人都惊叹不已。你也能这样做吗?

    啊,潘特,你的明智的忠告真是多余的!难道骄傲和虚荣心一定使人失败吗?

    尚特克勒听了列那狐的话便不再犹豫了。他已经完完全全打消了对列那狐的最后一丝疑虑。

    他于是闭上眼睛,唱起了他最美的歌。

    列那狐乘机下手,扑上去把他擒住了。

    1根据选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公鸡尚特克勒有一身漂亮的羽毛。

    B. 列那狐为了接近尚特克勒谎称是它的表哥。

    C. 列那狐后退了几步,目测一下距离,然后一股猛劲跃到空中,噗的一下,落到了公鸡的身上。

    D. 潘特忠告过尚特克勒,但尚特克勒没有听取忠告。

    2联系选文内容回答:列那狐梦中把尚特克勒吃掉的方式是什么?它做到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段,你觉得列那狐是一个___________的狐狸。

    4下面关于公鸡尚特克勒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公鸡尚特克勒之所以会被列那狐抓住,这是因为它爱慕虚荣,被列那狐欺骗。

    B. 公鸡尚特克勒闭上眼睛,唱起了他最美的歌。列那狐乘机下手,扑上去把他擒住了。

    C. 可怜的公鸡尚特克勒,最后被列那狐咬死,成为了列那狐孩子的美餐。

  • 10、阅读提升。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题“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指的是__________

    【2】用“ ”画出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真挚的爱。

    B.诗人把自己比作一只鸟,表达了他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C.诗中的“河流”“ 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D.作者赞美了风雨中顽强唱歌的小鸟。

  • 11、阅读分析

    “数”说雷电(节选)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 )包括内电,( )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 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速度为1.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

    那么 ,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 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左右, 就会暂时性失聪。所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1】下列对雷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雷声最高可以达到210分贝。

    B.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人们可以承受,对身体没有损害。

    C.正常人可以在100至120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D.人们通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

    【2】判断题。

    (1)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______

    (2)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______

    (3) 因为雷电的速度快,所以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______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4】文章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雷电这一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

    【5】文中说“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雷声的成语呢? 把它们写下来吧。(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

    我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们都很看重我,同学们也很佩服我,使我不禁有些飘飘然,滋长了骄傲情绪。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使我认识了自己。

    一次,班里要评选优秀少先队员。我曾连续几年都被评上了,今年一定是我的,我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可是提名的时候,一连提了五、六个人,还没有听到我的名字,我不禁有些发慌了。这时,忽然听见夏萍说:老师,我选苏怡。我兴奋极了,心想,夏萍不愧是好朋友,够意思。出乎意料的是,经过举手表决,我的票不如夏萍的多,落选了。我的泪水顿时充满眼眶,是委屈,还是悔恨,我觉得两者都有。我仿佛听见同学们在讥笑我,邻居们在议论我,爸爸妈妈在责备我。

    大家还有意见吗?老师微笑着问。老师,我有意见。突然有人站起来说,又是夏萍。她不等老师说话,便滔滔不绝地讲下去:苏怡虽然在自觉遵守纪律方面以身作则不够,而且有骄傲情绪,但这些是可以改正的。除此之外,她敢于批评班里的不良现象,有工作能力。特别是她学习努力,成绩一贯优秀。她符合优秀少先队员的条件。

    班里安静极了,很久才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最后表决,三十只胳膊齐刷刷地举起来,同意夏萍的意见。

    我不由得又落泪了,这是高兴的泪,也是惭愧的泪。我心胸多么狭窄,只顾想自己怎样,不能正确地对待荣誉。而夏萍心胸宽广,品德高尚,能当面指出我的缺点,这才是优秀少先队员。想到这里,我猛然站起来说:我不够格,真的!我又加重了语气,到现在,我才感到我不如夏萍!老师听完笑了语重心长地说你在这次评选中确实长大了要记住正确地认识自己就是进步的开始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给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处加上标点。

    3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先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让作者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5我不由得又落泪了,这是高兴的泪,也是惭愧的泪。作者落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你从短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培优阅读。

    公孙仪谈吃鱼

    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他非常喜欢吃鱼。在他任职期间,许多人买了鱼给他送礼,可是公孙仪从来不收。

    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公孙仪的学生向公孙仪笑着问,“现在有这么多人给您送鱼,您都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オ不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了人家的礼,就要按人家的意愿办事,就难免要犯法,一个正直的人不应该这样做。试想,如果我犯了法,就成了罪人,还能吃到鱼吗?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

    从此以后,公孙仪的学生也照着老师的话严格要求自己。

    1与文中画“___”句子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

    B.老师,您应该很喜欢吃鱼。

    2别人为什么要给公孙仪送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要吃鱼,花钱买。

    B.只吃自己买的鱼,不吃别人送的。

    C.不收别人送的礼,秉公办事,就能生活得平安幸福。

    4短文体现了公孙仪_______________的好品质。

    5如果一名官员因为一时心动,收下了别人给他送的礼,根据短文来看,他会有怎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

    春回大地,到处是一片绿,绿的草、绿的树、绿的林、绿的世界……

    我抓着春姑娘绿色的衣裙,轻轻地、默默地走在绿色的大地上。正在这时候,只听得“啾啾……”几声,两只小燕子从头顶飞过去,只见它那剪刀似的尾巴抖了两下,飞快地落在电线杆上。瞧,那情形多么像正在等待演奏的五线谱呀。

    我走着,走着,来到田野旁。这时一阵阵的牛叫声把我吸引住了,抬头望去,只见田地里一只小牛正在那里耕地,田地上还有歪歪斜斜的脚印。我看到这情景问它:“喂,可爱的小牛,这么小,为啥不趁这美好的春光玩一玩呢?”小牛把头摇得像拨榔鼓似的,说“不,朋友,我要趁着这大好时光学耕地的本领呢。”

    我继续向前走,前面出现了一片幼林。那光秃的树枝上又长出了绿叶。瞧,这绿叶,翠生生的,还闪着光亮,真是春意盎然。我问:“你们在春天里做什么?”幼林回答:“我们要趁着春天吸足大自然的养料,我们要将牢牢地扎在大地上,将来要成为参天大树、有用之材。”

    我走在这大地上,小牛、幼林的回答给我启示。我正处在人生的春天,难道我就应该悠闲吗?

    1本文采用______方法,使文章充满儿童情趣。(   

    A. 比喻     B. 拟人     C. 借物喻人

    2短文是以______为线索,展开全文的。(   

    A. “我”在春天里漫步的行踪。   B. 按事情发展顺序。   C. 按方位。

    3短文最后一句话是(   

    A. 疑问句   B. 设问句   C. 反问句

    4短文通过“我”与小牛,幼林的对话,表达了______中心。(   

    A. 春天是美丽。

    B. 爱春天,就应该珍惜大好春光,勤奋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C. 小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天上有一个月亮。

    天上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1.田地里长着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买来两个西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句子。

    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 17、照样子改写句子。

    示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

    ___________________

  • 18、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这比山还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3)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记?

     

  • 19、连词成句。(填序号)

    (1)①在       ②工作       ③妈妈       ④认真地

    ________________

    (2)①小鸟       ②树上       ③欢快地       ④可爱的       ⑤在       ⑥唱歌

    _________________

  •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1)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

    要求:

    1. 大胆合理想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 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 字迹工整,语句通顺,情感自然,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