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__________,是春天的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
3.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上飞过的_________,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田园风景画。
2、看拼音,写词语。
téng luó_____ bō tāo_____ mò lǜ_____ méng lóng_____
jì jìng_____ xiāo sǎ_____ mài suì_____ zhǐ huī_____
3、照样子写一些。
(明亮的)阳光 (____________)天空 (____________)眉毛
(慢慢地)爬行 (____________)唱歌 (____________)转来转去
(擦)玻璃 (______)树苗 (______)小鱼
4、填空。
①本文讲一位少年以“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诫吴王,并使吴王消了________的念头。少年讲的故事与“________,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很相近。
②《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还有: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票( ) 争( ) 壁( ) 品( )
漂( ) 静( ) 臂( ) 晶( )
6、对比划横线字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 ( )
2)千里江陵一日还 ( )
7、读诗句,按要求做题。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请先写出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意思。
①平明送客楚山孤_______________
②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___________
【2】诗中_______________(哪个字)增添了冷清的意味,渲染了离别的气氛;诗中_______________(哪个字)既写出了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
【3】这首诗构思精致,既写出了与朋友的____________,又写出了自己的____________。
8、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__)lián xī(______) chái fēi(___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______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
9、话说母亲节
【材料一】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却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材料二】下面是母亲节某商家的宣传海报
【1】由材料一可知________、________等国的母亲节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_________(国家)的母亲节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2】观察材料二的海报,我们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母亲“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我国也要设立母亲节,请你从下面的候选人中选一个作为形象代言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乐园。
一根手指的故事
1869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准备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可是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后来,华盛顿也患了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说话能力完全丧失,活动能力也基本丧失。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受到重创,但他的思维还像以往一样敏捷,他决心要把费了父子俩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唯一能动的一根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法。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十几年来,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并不是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困难,缺少做下去的勇气。
既然一根手指都可以成就一座大桥,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天方夜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针对画”——”的句子,提一个你认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着重写华盛顿·罗布林面对种种困难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请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桥梁专家们劝他父亲趁早放弃建桥时,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事故,他的父亲去世,他也因病完全丧失说话能力,活动能力也基本丧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大桥落成。
11、读儿歌完成练习。
四季的歌
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火盆。
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风多,吹的雪花纷纷落。
【1】儿歌共有(____)句话。
【2】一年有哪四个季节?请在文中相关词语下画“____”。
【3】我最喜欢春季,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我最棒。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zòu zhòu)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qī jī)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大海;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用“√”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用“ ”画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3】“滴滴答答……叮叮咚咚……”你能描述一下你听到的雨水的声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颗红杏
有一颗老杏树,结满了杏。开始杏青青的,不久杏黄黄的,后来杏变成了金红色的,真是美极了。
其中有一颗又红又大的杏,不仅颜色美,身体也健壮,受到同伴的羡慕。那颗大红杏非常得意,常常以杏王自居。
种果老人来摘杏,那颗大红杏说:“我是杏中之王,离开我杏树就不存在了,不能摘我。”
种果老人摘了一筐杏走了,没动大红杏,大红杏非常得意。
又一天,种果老人又来摘杏。大红杏又说:“我是杏中之王,离开我杏树就不存在了,不能摘我。”
种果老人摘了一筐杏走了,没动大红杏,大红杏更觉得自己了不起。
这样,种果老人一筐一筐地把杏摘走了。红杏成了人们桌上的佳品,对人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只有那颗大红杏一直留在树上。不久,那红杏熟透了,掉到地上,最后腐烂了,化作了一堆泥土。
老杏树上没有了大红杏,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1】杏从不成熟到成熟,经历的颜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颗大红杏为什么以杏王自居?大红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梳理间。
(1)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_________ 、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刻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甲骨文。
(4)《兰亭序》是____________的书法作品,他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玄秘塔碑》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法作品。
(5)在文字发明之前,古人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还有的人曾经使用过“物语”。
15、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办法好,我们怎么会不采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家被人们搬了回来。
(1)他把我的书包拿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今天的作业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按响了门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病人对沃克医生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
(2)园中虽然有民族建筑,但还有西洋景观。(修改病句)
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一只画眉鸟站在树枝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人都说这是一只漂亮的贝。(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转换句子。
例: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父亲说,他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他经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把拯救祖国和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他的事迹为后人所传颂,启示我们要有自己奋斗的方向,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请采用书信的格式,给你的亲友或老师写写你近期的奋斗目标或谈谈你的理想。字数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