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句子,完成练习。
A.“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
B.“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
句A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句B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心理。
2、看拼音,写同音字组词。
yè 作(______) (______)晚 树(______)
dào 来(______) (______)路 河(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英勇_______ 崎岖_______
豪迈_______ 沉着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 横七竖八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例:自由自在(ABAC式的词语)
_____ _____ ______
例:东躲西藏(含有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的词语)
_____ _____ ______
5、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3.二人同心,(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江上秋风送客情。
6、按要求回答问题。
敕勒川,____________,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____________,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敕勒川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野茫茫 (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的读音是xiàn,这个字还读___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
7、阅读理解及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8、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共______句,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上,其中五岭山和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4】写五岭山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诗中用的词是“___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诗中用的词是“______”,可逶迤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______,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______。
【5】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_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
【6】《长征》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9、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神奇“水刀”
①在一家医院的手术室里,无影灯下,主刀医生手拿一支“笔”,从“笔尖”射出一条极细的水柱。原来,外科医生利用这细小的水柱代替锋利的手术钢刀,做外科手术。
②这就是人们借助高新技术制成的“水刀”(叫“水锯”)产生的神奇功能。“水刀”实际上就是让水在高压条件下做切割工作,国外称它为“高压水流切割刀具”这种“水刀”不仅在医疗战线,而且还在金属切割和采矿等行业中有着非凡的功能。
③“水刀”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水刀”的刀身是高压水流。产生高压水流的压力泵功率为150千瓦,每分钟从针箍状的喷嘴里喷射出80升水。这种喷嘴是用宝石制成的,直径为0.076毫米至0.635毫米,比我们常用的最细的自动铅笔芯的直径还要细一些。高压水流以每秒钟100米的速度从喷嘴急速喷出,因此,“水刀可以轻松自如地把几厘米厚的钢板切开。此外,整个操作过程利用电脑控制,不但可以“锯出”各种带曲线的图案和带花纹的原件,而且还能轻而易举地切割出航天飞行器上精密度要求很高的各种零部件。
④“水刀”在切割工艺领域中是一名怎样的“新兵”呢“水刀”比起它的“前辈”——电锯、电弧切割和激光切割来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多面手”,有着许多优越性:它具有强大的“威力”,可以随心所欲地切割各种口径的钢管和不同厚度的钢板;切下花岗岩一类坚硬的岩石时,切割画上的温度保持不变,电弧、激光和钢锯则办不到;“水刀”不会产生强光而灼伤人的眼睛,更不用担心因高温而引发火灾,十分安全;用“水刀”切割原材料,或对患者做手术,切口边缘平滑,不毛不糙,棱角理想;“水刀”切割不产生飞扬的粉尘,没有刺耳的噪声和震颤感,非常合乎环保要求。
【1】短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水刀”的?简要概括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刀”是让水在高压条件下做切割工作,是一种高压水流切割刀具。
B.“水刀”切割时不会产生强光,切割面上的温度保持不变,不会产生飞扬的粉尘。
C.“水刀”可以轻松地把几厘米厚的钢板切开,是因为喷嘴是用宝石做的,非常坚硬。
【3】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三峡之奇峰峭壁忽然间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难免给人以锋芒毕露和太过阳刚之感,然而幸有柔云轻雾缥缈其间,才使得峡山显得如此妩媚多姿。峡江之水自天上来,怒浪千层,惊涛拍岸,人们置身于惊涛骇浪之中,难免有几许惶恐,几许不安;幸而常有一阵阵江风吹来,带来一阵阵淅淅沥沥的细雨,用潇洒的笑声和温情万种的韵律,抚摸着、滋润着旅客、游子的心田。曾记得古代骚人墨客游历三峡时,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三峡的云和三峡的雨,唐代诗人元稹(zhěn)这样吟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诗中以巫山之云比喻自己对亡妻的无限眷恋之情。李商隐到过三峡,他对峡中的雨有着深刻的感受,曾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因巴山夜雨而愈加浓烈。
1.云雾笼罩的三峡之奇峰峭壁给人们()的感觉。
A.锋芒毕露 B.阳刚之气 C.妩媚多姿
2.诗人为何对峡中的云和雨如此钟情眷恋而难以忘怀?()
A.三峡的云和雨是三峡最具特色、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让诗人难以忘怀。
B.三峡的云和雨能唤起诗人的回忆。
C.三峡的云和雨温情万种,令诗人感受最深。
3.文中画“”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A.对亲人的逝去怀念之情
B.对亡妻的无限眷恋之情
C.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1、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释放出蓬勃的生机。迎春花举起金色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乘着春风飞翔。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女娲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老师笑谈“残腿”,但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始终站着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节课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写字时的旋转,都会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和钦佩的心跳,这旋转式的写字姿势,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学生的记忆中。
⑥他的课讲得极感染人,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甚至生命都融入了课堂,融入历史。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我们沉浸其中,溢满心间的是对老师的热爱和对历史的热爱。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他当年的教学有极大的关系。
⑦课堂上,他喜欢让学生述说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1)。听完后,他眼眸中溢满兴奋,好像(2),然后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赞赏:“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鼓励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和微笑。此时,好像(3),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定会让你顿生感激之情。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费力地追逐着风筝。他仰望白云,出神地望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的脸上漾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 一位老人, 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老师的脚步,老师的笑脸,深深启迪着我们,影响着我们……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春天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1】阅读第④﹣⑦段,先提取文中关键词,完成下表,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段 | 历史课的回忆 | 对老师的情感 |
④ |
|
|
⑤ | 旋转式的写字姿势 | 钦佩 |
⑥ |
|
|
⑦ |
|
|
作者选取这些回忆的镜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师?
【2】文章运用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刘老师的特点,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描写,第⑤自然段则运用_____描写。
【3】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印象最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原文采用了联想的写法,请根据理解选择和补充。
第(1)个空白处应选择 第(2)个空白处应选择
A.回味着精彩的乐章
B.品味着美妙的乐曲第
第(3)个空白处可以补充为:
【5】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应该是_____、_____。
【6】第⑩自然段画双横线的句子有深刻的含义,最确切的理解是
A. 赞美了老师不仅勤奋教学,还喜欢放风筝,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追求。
B. 赞美了老师不仅勤奋教学,还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培养了一批批有远大理想的学生。
C. 虽然离开老师已有三十年,但那时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7】题目如文章的眼睛和心灵,请你给本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
【8】文章第②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请根据你的理解在里作上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杨利伟的成长故事
姐姐说:弟弟有股执著的韧性
刻苦学习,生活俭朴,这是杨利伟留给姐姐杨丽君的整体印象。说起弟弟,杨丽君笑着侃侃而谈:“利伟上学时肯学习,很有韧性,小时候深得爸妈的喜欢,邻居们也常常夸他。”她记得最清楚的是杨利伟上初三那年的一件事。那天放学回家,杨利伟手里拿着几张卷子,一声不吭地径直走进了自己的小屋。杨丽君见了,觉得弟弟不对劲,便追进屋里问其原因。原来杨利伟数学考试的一道几何难题没做出来,丢了12分,心里很不好受。于是姐姐劝道:“不就一道题嘛,下次认真就行了,先吃饭吧。”杨利伟却说:“这次难题没做出来,下次再有难题咋办呢?”说完,饭也不吃,就伏在桌上埋头演算起来。姐姐知道弟弟决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再劝也没用,只好笑着退出了他的小屋。1个多小时后,杨利伟终于把这道几何题解了出来,仿佛打了一场胜仗,脸上一扫刚才的愁容,露出了笑意。姐姐看到,杨利伟在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攻克难题是我最大的快乐。”
弟弟说:哥哥是生活中的老师
32岁的杨俊伟显得比哥哥杨利伟瘦弱。说起哥哥,杨俊伟有一份难以平静的激动。他说哥哥是他生活中的老师,总是以行动教育自己,他很敬佩哥哥。其中,儿时的一件小事,杨俊伟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杨俊伟上小学一年级,他刚刚加入少先队不久,崭新的红领巾系在脖子上。一天,正在操场玩耍的杨俊伟不慎摔倒,膝盖上立刻流出很多血来。俊伟也不知怎样才好,随手扯下红领巾包扎住伤口。晚上放学回家,红领巾仍然绑在小俊伟的腿上。杨利伟看见了,忙帮弟弟把红领巾解开,拿出土霉素敷在伤口上,一边敷一边对弟弟说:“你能系上红领巾多光荣啊!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应该爱护它才对啊!”随后又和杨俊伟一起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杨俊伟说哥哥教给了自己很多做人的道理,这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即使现在自己已长大成人上班了,哥哥仍不时在电话中嘱咐他要注意学习,多看报纸,争做知识型的国家工作人员。
【1】解释“侃侃而谈”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练的话概括杨利伟小时候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对杨利伟说几句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和奶奶在院子里种了几株牵牛花。细长的藤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早上牵牛花迎着朝霞开放,有深红的、浅红的、蓝色的、紫色的,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可爱极了!奶奶搂着我,亲亲我的小脸,笑着说:“你是奶奶最喜爱的一朵小牵牛花。”
【1】短文共有( )句话。
【2】牵牛花开放的时间是( )
A.早上
B.中午
C.晚上
【3】牵牛花的样子像( )
A.朝霞
B.喇叭
C.小脸
【4】文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请用“~~~”画出来。
【5】“你是奶奶最喜爱的一朵小牵牛花”的意思是( )
A.“我”长得像一朵牵牛花。
B.奶奶喜爱牵牛花,更喜爱“我”。
14、七颗钻石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②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她匆匆忙忙的,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tiǎn)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干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文本,带着下面的问题一边读一边想,了解故事。
谁为谁做了什么? | 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 小姑娘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水罐有什么变化? | 罐子里____________ | 变成银罐 | 变成____________ |
【3】读句子,写写加点词带给你的发现。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这个带点的动作写得真好,可以感受到当时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她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她真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4】一边读文本,一边作预测。
(1)小姑娘把水罐递给过路人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请你预测一下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呢?
答:神奇的事情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呢?请选一选,在前面□里打“√”。
□题目 □插图 □生活经验 □故事情节 □作者愿望
□其他: 【此题可多选】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肚子里发出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雷云拍着大手。(仿写拟人句)
花朵 _____________。
17、句子加工厂。
1.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缩句)
_____________
2.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
3.师父问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4.开学之初,学校大队部通过并讨论了队员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我的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缩写句子)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古时候,贝壳被人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①我把黑板擦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书本装进了书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不一会儿,墙被老虎抓了个窟窿,屋顶被贼挖了个窟窿。(给句子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顾客说,那当然,他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照样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照样子写一个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帽子店里放着帽子。(扩句,使句子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室里的掌声激烈而持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仿写句子,注意加点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____________真“牛”
提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令我们刮目相看,让我们不自觉地把掌声送出,为他(她)竖起大拇指,他(她)可能是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同学……请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牛”在哪里。(注意:文中一律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和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