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四字词语。
花( )叶茂 ( )然挺立
不( )向上 热泪( )眶
多( )多彩 手不释( )
不( )思索 改天( )地
1.描写人物品质的: 、
2.描写花木的: 、
2、积累与收获(huò)。
1.仁者_______________,有礼者_______________。——《孟子》
2.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4.童话王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我把自己想象成这个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_(谁),和他(她)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3、根据课文,完成练习。
1.春秋时期,吴、越两国是____________的近邻。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吴、越两国因为战争彼此仇恨很深。(_____)
(2)吴、越两国的百姓各自乘船渡江。(_____)
(3)吴、越两国的百姓最后齐心协力战胜了风浪。(_____)
4、读拼音, 写词语。
1. mǎ tí_____飞扬, 襟飘带舞, 他们像一条cǎi hónɡ _____向我们飞过来。
2. 漂亮的姑娘们穿着彩色的yī shanɡ_____, wēi xiào _____着在绿色dì tǎn_____似的草原上跳起了舞。
5、读拼音写词语。
yǔn nuò ɡuàn jūn xié tiáo pínɡ hénɡ qīn lü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xùn qī fǔ chōng yǐn bì nán yǐ zhì xì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你拍五,我拍五,丛林深处有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
【1】这部分写了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物。
7、阅读。
江南春
[唐]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啼”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这首诗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以某一个________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________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8、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 。
, 。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写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4】这首诗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
植树还要爱树
植树的好处可多啦。树长大了,树叶不仅可以给人遮阴,可以使空气清新,还可以减弱噪音。树干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家具和造纸。在街道、宅旁植树,还可以洁净空气和美化环境。
但是,植树还要爱树,才能保证种一棵活一棵。刚种下去的小树苗特别需要水,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或者小树周围的土地非常干,那么每天都要浇水,一直浇到幼苗成活。树根是树木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人们常说,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这个道理。新栽的小树根扎得不深,如果经常摇晃,新长出来的细根很容易折断,树根吸收不到水分,树就会枯死。树怕剥皮,就是因为树皮里有许多输送营养的小管,如果把树皮剥了,树得不到养料就会死的。树皮破了,细菌侵入树身,树也会得病。另外,新栽的小树比较“娇气”,不能折断它的枝干,如果把主干弄断了,树就会生出许多侧枝。这样的树既不好看,也不能成材。
【1】第三自然段讲了“一要”“三不要”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把小树的主干弄断了,小树( )会死的。
( )把小树的主干弄断了,( )小树会死的。
( )给小树多浇水,小树( )会长得好。
( )给小树多浇水,小树( )会长得好。
( )植树很重要,( )爱护树木才是关键。
【3】写出树木对人类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黄山“四绝”
黄山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它凭“四绝"号称天下第一名山。
一绝是奇峰。黄山奇峰罗列,怪石嶙峋。莲花峰是最高的山峰,远看,它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近看,又似一座玲珑的宝塔。天都峰是最险的山峰,它拔地而起,四面悬空,从峰顶向下看,真让人头晕目眩,战战兢兢。罗汉峰更是奇特,从左边看,它像一个罗汉捧着大肚子,咧着嘴大笑;从右边看,它又像七个罗汉盘腿坐下,双手合十,正在念经呢。
二绝是怪松。黄山松柏四季常青,姿态奇特。它们的枝干大都向一边生长,矮矮的,壮壮的看上去像一把翠绿的伞。奇妙的是,它们的根长在悬崖峭壁的石里,紧紧地抓住崖缝,顽强地生活着,任凭风吹雨打,它岿然不动!其中,最有名的是迎客松,它粗壮挺拔,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它有一股又长又粗的树枝伸出来,仿佛是一只巨大的手臂在热情地欢迎客人的到来。
三绝是云海。上黄山的人,差不多都以目睹“云海日出”为快。“云海日出”的景致大致相同,到处彩云翻滚,美妙无穷,宛如到了人间仙境。黄山云海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来时铺天盖地,群峰隐没,一片云的世界。眨眼间,流云退尽,群峰重现,真是变化莫测,气象万千。
四绝是温泉。对于辛苦了一天的人来说,泡在黄山温泉里,在里面洗个澡,别提有多美了,人们会感到浑身轻松,疲劳全无。
这就是黄山,这就是四绝。
【1】联系上下文推想词语的意思。
头晕目弦:__________________
大致相同: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填空。
短文介绍的黄山“四绝”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短文第2自然段用细腻的笔触,分别描写了黄山的________峰、________峰、________峰,其中________峰最险。
【3】用“ ”勾出第3自然段中写迎客松的句子。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按照这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载 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 蜜)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逄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静 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节 洁)。
【1】短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2】用“/”划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3】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用“﹏﹏﹏”分别画出前两段的中心句。
【5】短文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最后一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薛谦学艺
战国时,秦国有个歌唱家,名叫秦青,他的徒弟中有个叫薛谦的,音乐素质很好,学习进步很快。秦青让他来表演,叫大家向他学习。这样一来,薛谦就有点骄傲自满,于是他编个理由,要求停学回家。秦青听后,开始感到惊讶,犹豫一会儿,想了个挽留的办法,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送薛谦回家那天,秦青在院子里搞了个野餐会。席间,秦青弹着、唱着一首表示对薛谦辞学回家感到惋惜的曲子。那歌声,发自肺腑,感动得在场的徒弟们都落泪了。薛谦听着老师的歌声,不由得想起老师讲过的韩娥的故事。韩娥唱歌的余声,能在屋梁上回荡三天三夜,能使人忘掉三天前的悲哀。原来薛谦不大相信天下能有这么高超的歌唱艺术,如今听了老师唱的这首歌,才心悦诚服,才明白自己还没有学会老师的本领,没有达到高深水平。于是,他含着泪水,斟了一杯酒,恭恭敬敬地递给老师,说:“老师,您唱得太好了,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我不能走,我要跟您一辈子。”
从此,薛谦安下心来,时时处处尊敬老师,勤学苦练,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后来,由于他克服了学习上的自满情绪,勤奋钻研,精益求精,终于成了一名歌唱家。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薛谦为什么学唱歌学到一半就不想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青是怎样让他的弟子回心转意,认识到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在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演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1】“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几乎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乐曲可以用许多词语,本文就用了这样三个: ______、 ______、 ______
【3】本段从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这样几个方面写了从们对音乐的喜爱。
【4】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 ”在文中画出来。
14、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chūn cūn)夏、秋、冬(dūn dōng)。我喜欢(xǐ huān xǐ fān)春天的阳光,夏天的冰淇淋。秋天清凉的风和飞鸟,冬天的白雪和温暖的棉衣。四季美妙!
(1)给文中加点字选出正确读音。
(2)找出语段中一组反义词:温暖——________
(3)观察画横线的字,它们的偏旁都是:_______,字义都与_______有关,我还能再写出两个同偏旁的字:_______、_______,并分别组词:_______、_______。
(4)用文中画“○”的字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
(1)( )没有了吃田鼠的蛇,田鼠繁殖的特别快,庄稼叫田鼠糟蹋得特别严重,( )就歉收了。
(2)一个好猎手,( )要有好枪法,( )必须机智勇敢。
(3)运动员知道,( )平时刻苦训练,( )能为国争光。
16、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同学来到我们班,大家热心鼓掌欢迎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吹拂着脸庞。(扩句,最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介绍一个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6)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体会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仿照例句,围绕“活泼的小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鲸的祖先后来才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缩句)
。
2.松鼠跑得飞快。(改为比喻句)
。
3.黄鹂的住宅难道不漂亮吗?(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
19、按要求写句子。
1.谭老师讲课妙语连珠。谭老师很有幽默感。(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的姿势震撼了抢险人员。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信]
想想课文《慈母情深》,你的心中是否涌动起一股爱的暖流?你对爱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的呢?将你想说的话写成一封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