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词语并填空。
“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这三个词都是描写“绿”的词,其中“万古长青”表示绿的___________,“千山一碧”表示绿的________________,“翠色欲流”表示绿的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情境填上合适的名言或者诗句。
1. “ , 。”不管我们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都应该谦虚地对待别人。
2. “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这句话让我想到了“_____
”这句名言。
3.人们常用杜甫的“ , 。”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4.古代诗人写了不少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诗句,① , 。② , 。
5.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诗句来赞美以外景观吗?① 庐山瀑布: , 。②大草原: , , 。
6.“桃花潭水深千尺,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中有名的送别诗句。
7.古代优秀诗文总让我们受益匪浅。此人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 ”一句描绘了一幅情趣盎然的渔翁捕鱼图,令人赏心悦目;民族英雄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托物言志,表现了自己高洁的理想,令人为之动容;表扬的话固然好听,但是“ ,
。“我们也要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
3、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这首诗的诗名。(_____________)
A、这是一首描写亲情的诗。
B、本诗写于作者晚年。
C、歌颂的是母爱。
D、此诗的作者是孟郊。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全身(______) 源源(______) (______)后己 (______)变色
舍近(______) 出言(______) (______)俱寂 (______)辘辘
业精(______) 奔走(______) (______)倒置 (______)采烈
类型(______) 悄无(______) (______)驾雾 (______)盈盈
个性(______) 魂牵(______) (______)君故 (______)一和
5、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再选一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我们(________)有缺点,(_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_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诗句划节奏。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3】解释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____)
(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____)
【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__________了这场及时雨。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7、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毛泽东的《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诗的全称是《卜算子·咏梅》,其中( )是词牌名,而( )才是真正的题目。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 )的同题咏梅词而作的。
【2】解释字词的意思。
咏:_______ 犹:_____ 俏:_____ 争:_____ 烂漫:_____
【3】这首词的前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后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其中最能表现梅花不畏严寒的一句是( )最能表现梅花崇高境界的一句是( )
9、阅读《珍贵的教科书》片段,回答问题。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传 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 带)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能抄一课学-课。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教科书啊!
【1】划掉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 ) 困难——( ) 渴望——( ) 只能——( )
【3】给下列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环——( ) ( )科——( ) ( )
仍——( ) ( )难——( ) ( )
【4】按原文填空,再仿照句子写一写。
没有桌椅,就__________没有黑板,就__________
没有粉笔,就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
【5】这个片段的主要意思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老家有棵香椿树
魏然森
①祖母在老家的院子里栽下了一棵香椿树。院子里已经有很多的树了,最大的那棵老柿树树冠几乎遮满了整个院子。那些幼小的树就都被欺下去,很难长大。祖母偏又栽下了这样一棵香椿树,左邻右舍的人嘲笑说栽了也白栽。祖父脾气暴躁,发着火要拔了它。
②据说那时我刚出生不久,祖母抱着我一次次地护着那棵香椿树,说孩子生下来哪个不小?哪个周围没有比他们高的大人?他们个顶个的不是都长大了吗?那棵幼小的香椿树在祖母的呵护下活下来了。它见不到阳光,也没有能力与大树们争夺太多的养分,三四年过去了,它还像当初栽下去时一样细矮。
③有一年夏天,一场暴风雨折断了那棵老柿树的几根侧枝,整座院子一下子明亮起来了。于是、小树们就疯了一样争相成长,长得最快的就是那棵香椿树,只三五年,它就蹿起了三四米高。香椿树长起来了,春天里发出的嫩芽也多了,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家的摇钱树。头茬的嫩芽发出来、祖父会让父亲掐了拿到集上去卖;第二茬的嫩芽发出来,祖父还要父亲掐了拿到集上去卖;第三茬的嫩芽发出来,祖父不让卖了,却掐下来自家腌着吃。但是香椿树依然顽强地长着、到我要结婚的时候,它果然就像当初祖母期望的那样长大成材了。
④六年前的初秋、祖父去世了,老家的院子里就只剩下祖母孤零零地守着几间老房子和那棵香椿树。每到香椿树发芽的时候,祖母就盼我回家吃她做的香椿芽炒鸡蛋。她最喜欢看我和四叔就着香椿芽炒鸡蛋喝酒,说那个时候会想起很多往事:想起父亲的早年去世,想起几十年来她与祖父把我养育成人的种种不易……因为想起了这些,她就对眼下的日子很满足,不只因为眼下可以吃饱饭了,更因为我没辜负她和祖父的期望闯出了农村,成了会写文章的作家。她说,在我们家不得济的时候,谁会想到我们老魏家会出来个有出息的孩子呢?就像当初没有人相信这棵香椿树能长大一样。
⑤今年春天,因为忙着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我忘记了香椿树发芽的时日。有一天,四叔送来了鲜嫩的香椿芽和几十个山鸡蛋。四叔说祖母正病着,却不让告诉我,让我尽管好好写文章。我的泪水控制不住地往外流、扔下正写着的稿子,跟四叔一起回了老家。
⑥祖母坐在香椿树下,面容干瘦,白发枯乱。香椿树依然那样茂盛挺拔,可祖母却显出了从未有过的苍老。我走到祖母身边轻轻跪下去,叫一声奶奶就控制不住哭起来了,我的心被深深的内疚戳痛着。可祖母却慈祥地笑着,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哭什么呀,我没事。”然后给我擦了泪问道:“你吃椿芽炒鸡蛋了吗?”我说不出话,只点点头。
⑦这天夜里,我和四叔谈了好久,我知道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祖父活着时把它分给四叔了,现在四叔要盖房子,他会不会想把香椿树锯倒做门窗呢?我要做做他的工作,希望他不要打香椿树的主意,永远把它保留在老家的院子里。
【1】谈谈文章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和香椿树共同成长,请在文中找出能印证这一点的三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⑥自然段的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希望把香椿树永远保留在老家的院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
11、点亮心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多云黯然的午后。
英国小说家洗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郊外的一个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时,竟意外地看到文友的墓碑旁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炭火般的语言,立刻温暖了罗伯特阴郁的心,令他既激动又振奋。罗伯特迅速地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他以为这句话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为了尽早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他匆匆地赶回公寓,认真德逐册逐页翻阅书籍。可是,找了很久,也未必找到这句“名言”的来源。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回到墓地。从墓地管理员那里得知:长眠于那个墓碑之下的是一名年仅10岁的少年,前几天,德军空袭伦敦时,不幸被炸死。少年的母亲怀着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立下了那块墓碑。
这个感人的故事令罗布斯久久不能释怀,一股澎湃的激情促使他提笔疾书。很快,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
几天后,文章发表了。故事转瞬便流传开来,如希望的火种,鼓舞着人们为胜利而执著前行的脚步。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在读大学的布雷克也读到了这篇文章,并从中读了那句话的隽永与深刻。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几家大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随一个科技普及小组去非洲扶贫。
“非洲那里闹传染病,怎么办,”
“那里一旦发生战争,怎么办,”
面对亲友们那异口同声地劝说,他很坚定地说:“如果黑暗笼罩了我,我决不害怕,我会点亮自己的蜡烛!”
一周后,他怀揣着希望去了欧洲。在那里,经过他和伙伴们的不懈努力,用他们那点点烛光,终于照亮了一片天空,因此被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得称号。
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支这样的蜡烛。当一个人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心烛。黑暗消失了,留下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黯然( )聘请( )怀揣( )纤弱(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毅然——( )释怀——( )绝望——( )惊叹——( )
【3】在全文起中心作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
【4】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的它。”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
【5】接着这句话仿写:点亮心烛,黑暗就会消失,奇迹就会出现;
点亮心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丝瓜(节选)
季羡林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没有想到它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丝瓜藤爬出了篱笆,爬上了矮墙。以后,每天看丝瓜,它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藤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随之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藤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三楼的窗外,却长出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小孩胳膊一般粗了,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没过几天,两个瓜不知在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藤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小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一天早晨,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矮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人都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是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觉得这棵丝瓜简直太神奇了!仿佛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丝瓜用什么来思考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1】缩写下面的句子。
(1)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填字母)
A.疑问句 B.反问句
(1)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____)
(2)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____)
【3】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B.丝瓜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是因为藤太细了。
C.“我”能理解丝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了台子上。
D.“我”觉得丝瓜神奇是因为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4】作者心目中的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三访雁荡山
记得我第一次去大龙湫,是盛夏时节。溜雨初过,溪水暴涨,过马鞍岭,沿锦溪向北走,才到剪刀峰前,就听见山谷内轰雷似的水吼声。转过剪刀峰,劈面就是一阵狂风暴雨,一抬头,只见一条粗数十围的大瀑布,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直捣漳心,水声轰轰,激荡起阵阵狂风,喷迸出如雹的急雨,封锁了整个山谷,使你没法再往里走。那巨大、强悍、粗犷的气势,真是震天撼地!
我第二次去大龙湫,是晴朗的冬日。从雁荡山的最高峰-百岗尖下来,走到大龙湫的顶上,从龙湫背俯瞰龙湫。龙漱背形势险恶,有一个黑咕隆咚的深潭,潭水从缺口溢出去,泻下万丈峭壁,便是龙湫飞瀑。那一阵,天晴久了,潭水不太满,泻下去的瀑布倒像一斛碎珠,散散落落,望不到底。连云嶂左右舒展,一帆峰遥遥挺立,衬着蓝天白云,山谷显得开朗而宁静。那一次,大龙湫给我的印象是潇洒、素淡,像一幅着墨不多的山水画。银龙蛰伏在龙潭里,正养神呢!
我第三次去大龙湫,是不久以前。江南三月,春风涤荡,春雨如油。一路上,田里的大小麦长得碧绿碧绿,油菜叶子又肥又嫩,加上两旁悬崖峭壁上,处处点燃着火红的杜鹃花,越显得春意盎然。走着走着,不觉来到剪刀峰前。转过山谷一瞧,呀!这回既没有狂怒的白龙,也没有散碎的珠帘。却见大龙湫不肥不瘦,从连云嶂顶飘泻下来,悠悠忽忽,晃晃荡荡,不一会儿,就化为烟云,如轻纱,似薄雾,那么轻盈,那么柔和,那么娇媚而婀娜,果然另是一番姿态。它飘飘摇摇往下坠,时而像乳白色的纱绉①,时而又变为淡青色的烟雾。而从这乳白色的纱绉与淡青色的烟雾里,时时飘落块块雪白的棉团,棉团又迅速向下拉长,化为许多玉色的小矛头,蛇一样往下奔窜,却又立即飘散开来,也变成乳白色的纱绉和淡青色的烟雾……它简直完全失去了水的质感,倒像是袅袅的青烟颠倒了过来,千变万化,不可捉摸,可又是一气呵成,柔媚中带有刚劲。
真没想到,三访大龙湫,大龙湫竟以三种截然不同的姿态出现。它有雄伟粗犷的一面,有潇洒素淡的一面,也有娇媚多姿的一面。难怪江湜会有“欲写龙湫难下笔”的慨叹了。
[注释]①纱绉:带皱纹的丝织品。
【1】阳春三月的大龙湫有怎样的姿态?( )
A.娇媚多姿
B.雄伟粗犷
C.潇洒素淡
D.春风涤荡
【2】“银龙蛰伏在龙潭里,正养神呢!”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银龙”指的是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
【3】用“ ”画出一个直接描写大龙湫美丽景色的句子,用“﹏﹏﹏”画出一个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并说说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1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 )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 )而舒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凋零。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摇晃 摇曳 安详 安静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仿照“(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句意不变。
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董存瑞炸掉了敌人的暗堡。
①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2020年春节,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阻击战开始了,为了防止病毒继续传播,军用运输机将来自各地的医护队、各种物资、医疗器械等运到了全球各地,而全球各地的人民群众们也团结一心,纷纷向各地伸出援手,献出爱心……真情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真情是黑暗中的一盏路灯,为人照亮前方的路。居家抗击疫情的你,是不是也被那些逆行者的身影所感动?请结合你的经历,写出你与疫情有关的故事吧,抒发出你的真情实感,也可表达出你对逆行者由衷的敬佩之情!
要求:1.重点写好一两件事情,其他可以简略的写。
2.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400字。
4.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