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义词我知道。
舒服——( ) 强硬——( )
薄弱——( ) 机敏——( )
复杂——( ) 渺小——( )
2、看拼音,填字母。
例: bǎ——( b )——( ǎ )
fǔ——(________)——(________)
bù——(________)——(________)
má——(________)——(________)
pò——(________)——(________)
pí——(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运用了(_____)描写,(_____)描写,(_____)描写,(____)描写等手法,塑造了(____)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_____)和(_____)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
4、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1)“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向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把雪峰比喻为________,把________比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轻轻荡漾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连用________个比喻,将五彩缤纷的野花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5、古诗运用。
(1)告诫同学积极参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
(2)劝弟弟珍惜时光:花有重开日,__________________。
(3)鼓励哥哥勇敢面对困难: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4)母亲节,用古诗表达感恩: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
6、趣味语文。
唐朝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认为这首诗写得不简练,你能试着把它改写得简练一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根据自己的积累和理解,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古诗,诗中劝诫人们要及早努力奋斗,莫要到年老时再后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你读过的诗歌,与本诗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哪些?请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什么?在词中是指什么?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
【2】下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吃蚕蛹
前几天,邻居给我家送来些蚕蛹,让我们炸着吃。我看到那些黑糊糊的在盆里蠕动的蚕蛹,不由得打了个冷( ① ),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想:这些小东西放在外面会不会变成蛾子?吃了会不会变成蛾子在肚子里乱飞?……我不敢( ② )想下去了。因为这些东西长得太吓人了,跟书上画的一模一样。
这天,爸爸炸了一些让我们尝尝。我看见爸爸吃的可香啦!心里也想吃。爸爸见我这副模样,便让咬一个尝尝。我闭着眼,屏着气咬了一口。哇……好难吃!我发誓再也不吃蚕蛹了!
今天,爸爸又炸了一些蚕蛹,不知怎么回事,“馋虫”又在我肚子里张开了小嘴儿,脑袋朝上,想吃蚕蛹了。我使劲向下沿着口水,实在( ③ )制不住自己了,便找爸爸要了几个,咦?这次怎么比上次好吃呢?我顾不得这些了,又找爸爸要了几个。开( ④ )我吃蚕蛹的白肉,别的什么也不吃;后来连皮带肉一起吃。我吃得津津有味。
噢 我敢吃蚕蛹喽 蚕蛹不仅味美 而且还含有许多营养呢
【1】选择正确读音。
炸________(zhà zhá) 模________(mó m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睁—________ 放纵—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字。
冷( ① ) [战 站 占]
不敢( ② )想 [再 在]
( ③ )制 [课 刻 克]
开( ④ ) [始 使]
【4】请你解释。
蠕动: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
【5】给最后一自然段加标点。
【6】文中的“我”开始是怎么吃得,感觉如何?后来又是怎么吃?
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断的努力。有些人( )觉得我在数学方面有什么天分,其实从我身上是找不到这种天分的。我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初中一年级时,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 )说来奇怪,从初中二年级以后,我就发生了一个根本转变,( )我认识到( )我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点儿时间来学习。别人学一小时,我就学两小时,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得以不断提高。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中。
A.但是 B.因为 C.也许 D.既然
【2】用“______”在文中画出表明华罗庚没有数学天分的句子。
【3】让华罗庚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学习的方法
B.学习的习惯
C.学习的态度
D.学习的天分
【4】华罗庚采用了什么方法让自己的数学成绩得以不断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班上的李明同学总是羡慕成绩好的同学,认为自己成绩不好是自己没有天分,请你用华罗庚的事例来鼓励他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赏析
他很后悔没有接受邻居的忠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1】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忠告(zhōng zōng) 羊圈(juàn quān)
【2】仿照“结结实实”写四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现在还能感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声。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永无休止—( ) 一动不动—( ) 依偎—( )
反义词:荒凉—( ) 消逝—( ) 惊惶—( )
【2】“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这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
【3】能体现母亲看见儿子哭时“惊惶”的动词是___________,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_________。
【4】“我”为什么会蹲在那儿不出声的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快乐的小燕子
它来了!那小巧玲珑的体态,着(zhuó)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春光中快乐地飞着,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春雨如烟如雾,无声无息地下着。水田里的秧苗,塘边的柔柳,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欢叫着,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小燕子更活泼了。它斜飞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瞬间,“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窜下来,掠过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这时,水面上撒落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我问奶奶:“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奶奶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衣,给大地穿上。”我又问奶奶:“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唱不停呢?”奶奶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
【1】文中的“它”是指________。
【2】小燕子有小巧玲珑的体态,一身________的羽毛,发出________的啁啾声。
【3】请把第二自然段里春雨中的景物圈出来。
【4】照样子,写词语。
绿莹莹(ABB式)________ ________
无声无息________ ________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在这个比喻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瞬间,‘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窜下来,掠过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请把这个句子中描写燕子动作的词语写出来。
【7】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时的燕子,它比下雨时的燕子更________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 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最优秀的弟子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愿 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果然 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 风卷残云)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děi de)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虽然 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可是 而且)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词语。
【2】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3】请联系文章内容,把下面写苏格拉底的助手行为表现的词语按先后顺序写在横线上。
①恭恭敬敬 ②无可奈何 ③不辞辛劳 ④不假思索 ⑤意味深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格拉底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话中第一个“蜡”指_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指______________。
【5】在助手看来,他对不起苏格拉底,让他失望的原因是 。而苏格拉底失望的真正原因是 。当助手听完苏格拉底的话,他会说:“ 。”苏格拉底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黄山的松树挺秀坚劲。(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挂在岩壁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用带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天地
你喜欢读书吗?那你都读过哪些名著呢?给你最近读过的一本名著写一篇梗概,然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他们能否明白书的大意。
要求:语言要简洁、通顺、连贯。500字以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