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中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课本直通车

    1. 这一单元,高尔基为我们描述了一个____________的早晨,毕淑敏向我们介绍了一棵_____________的向日葵。

    2 “舟已行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惑乎!这句话出自寓言《__________》,从这个故事中,我受到这样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 )( )                    ( )七八( )                 ( )( )非福

    ( )( )                不可( )( )           永无( )( )

    (1)表示一切景象或事物都变得面貌一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形容永不罢休,永不停止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普罗米修斯是   神话中的提坦神,被称为 ;众神之王是   ,他的妻子是 ,太阳神是   ,他的同胞妹妹月神是 ,海神是   ,智慧女神是 ,大力神   是传说中最伟大的英雄,他在   举办了运动会,这就是古奥运会的起源。

     

     

     

  • 4、按要求填空。

    1.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毕业之际,适合写给老师的赠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把下面的俗语补充完整。

    1.亲身下河知深浅,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3.日日行,______;常常做,______

    4.种瓜得瓜,____________

    5.隔着门缝瞧人——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古诗词阅读。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①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②,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③,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④,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⑤,低绮户⑥,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⑦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⑧。

    【注释】 ①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②天上宫阕(què):指月中宫殿。阕,古代城墙后的石台。③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④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⑤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⑥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⑦但:只。⑧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1】这首词是诗人写给_______,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

    【2】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

    【3】词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一句是“________

  • 7、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C.“闲”的意思是空闲。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 8、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解释词语:

    银汉:___________

    玉盘:___________

    2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组是(  )。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

    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翻译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首你知道的描写中秋的古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选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 画出这段话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句子。

    2本文作者是 ,全文是他于194498日在 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3选文第一句话与第二、三句话的关系是( )。

    A. 先因后果 B. 并列关系 C. 先概括后具体

    4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意思: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

    泰山比喻:______________ “鸿毛比喻: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画   的句子加上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再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怎样理解选文中司马迁说的话的?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赏梅

    初春,正是赏梅的大好时节,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公园大门前的小山坡上,有一片梅林。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进门不远,便是大明堂。在草坪的东北,有一株宋梅,四周用石栏围着。这株古梅,饱经风霜,树皮已成了铁黑色,树枝苍劲弯曲,枯枝已经不少,但枝头却稀稀落落地开着一些梅花,看来它并不服老,像要展示出自己生生不息的顽强意志。

    穿过大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花瓣层层叠叠,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严酷的寒冬,梅花能够傲放枝头,不正是因为它有着顽强的精神吗?

    1给下面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的字义有:①充分;②满足;③充实,充足;④吃足了。

    经风霜_______

    2文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梅花。其中宋梅的特点是______。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材料《祝福永远是美好的》,完成练习。

    祝福永远是美好的

    ①记得当年每一位姐姐结婚,我都很难过。说实在的,我舍不得她们出嫁,可是,一旦她们披上了嫁衣,我便装出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并祝福她们“ ”。(填一个成语)

    ②我奶奶早已年逾八十,明知道她不可能长生不老,可是,我在她每年生日里都祝福她老人家“ ”。(填一句对偶句)

    ③几位朋友合伙开了一间咖啡屋,明知道做生意会有亏本的可能,但在开张那天我还是真诚地祝福他们:“祝你们生意兴隆!”

    ④我明白自己的话不是灵丹妙药,但每次去医院探病时总忘不了对病人说一句“ ”(填一句祈使句)

    ⑤我明白人生不会万事如意,但每年春节去拜年,我都把一声“万事如意”送给我的亲戚朋友们。

    ⑥祝福永远是美好的。

    ⑦当然,我道一声“祝你幸福”,别人未必就能幸福;我道一声“祝你健康”,别人未必就能健康;我道一声“祝你成功”,别人未必就能成功。毕竟,祝福并不能改变现实中的什么,但总可以令这世界变得更温馨吧?我觉得别人永远需要我的祝福,给别人一份祝福,便等于给别人一个希望。生活是离不开祝福的。

    ⑧我祝福别人,别人也常常祝福我。每年的节日和生日,我都收到无数祝福,那些祝福来自一封封书信,来自一张张贺卡,来自一个个电话,来自一份份礼物。感谢朋友们的祝福给我的生活抹上一层缤纷的色彩。我想,假如没有祝福,多彩的节日就会变得(        ),热闹的生日将变得(        )。

    ⑨我愿把无尽的祝福献给我的朋友们和所有需要祝福的人,同时,我也需要你们的祝福!

    ⑩只要天在、地在、人在,祝福便永在!

    【1】在第⑧段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2】根据文意和要求,在①②④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祝福语。

    【3】文中说“我道一声‘祝你幸福’,别人未必就能幸福……”将“未必”换成“并不”可不可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对第⑦段中“我觉得别人永远需要我的祝福”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⑧段的首句在上下文的作用是__________,与其作用相同的还有第______段。

    【6】读了本文,当你在和朋友分别的时候,你会用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祝福和赠别你的朋友。

  • 12、课内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心 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宝贵 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衰退 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鄙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按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玛丽·居里完成的“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居里夫人心中,人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概括居里夫人一生不朽功绩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来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在这段话中“条件”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列举的事例来看,科学发现中确实存在着“偶然的机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对你有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文欣赏。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一棵天然杂交稻开始, 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并且还讲了一个故事。

    从1953年到1966年,我在农校一边教课,一边做育种研究,每年都去农田选种。从野外选出表现优异的植株,找回种子播种,看它第二年的表现,这样来筛选具有稳定遗传优异性状的品种,这称为系统选育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1962年,我在一块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穗特别大,而且结实饱满、整齐一致,我是有心人,没有放过它。第二年我把它种下去,辛苦培育,满怀希望有好的收获,不料大失所望,再长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小不一。这时候一般人感到失败就放弃了,我坐在田埂上想为什么失败了呢,我想到第一年选出的是一棵天然杂交种,不是纯种,因此第二年遗传性状出现分离,而如果按照那棵原始株杂交种的产量来计算,亩产能达到1200斤,这在6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我突发灵感,既然水稻有杂交优势,我为什么非要选育纯种呢?从此我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

    谁能够想象到,一个关系着16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伟大的探索与成功,就这样由袁隆平的一个意念而开始并最终诞生了。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为了那梦寐以求的杂交水稻。

    (1)请你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  

      )选——  

      )以求——  

    (2)请你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3)短文中称袁隆平是中国的英雄,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把最后一自然段改写成肯定句。

    (5)结合画线的句子,说一说袁隆平取得成功的秘诀。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进行下面句子的转换。

    原句: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到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1)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扩写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少于3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