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知道:歇后语
①拔苗助长——________
②仇人相见——________
③芝麻开花——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1.春天来了,冰化了,爷爷的zhàn xuē( )散成了一摊。
2.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tiě suǒ( ),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
3.油桶从山坡上gǔn( )了下来。
4.我们村里没有nvè dài( )老人的现象。
5.不打无准备之仗,做事情前我们要做到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3、古诗词中有一类是作者把自己的精神品格、志向追求寄托在诗句中,请写出你积累的4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写写。
kǒng bù shū jí jiù jiu xīng wàng mó guǐ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词语。
1.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 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__________)
2.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__________)
3.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__________)
4.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___________)
6、快乐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诗人苏轼,他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 并称“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惠崇的一幅名为《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 _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 _________来了,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尝”的意思是_____,“闻”的意思是____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____的关注。
【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的迫切心情。
【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___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竭力为党工作。蒋介石非常恨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侵略者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瞠目结舌。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牺牲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们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着眼睛,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逮捕(dǎi dài) 处决(chù chǔ)
挨枪(āi ái) 押解(jiè xiè)
(2)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们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吉鸿昌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赞颂吉鸿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用上李清照的这两句诗十分妥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0、课内阅读。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元宵节,处处悬灯结(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 zhì)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ū pù)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chuán zhuàn)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1】用“___”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照样子,写词语。
各式各样(ABAC式)_____ ______ _______
【3】在文中方框里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4】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其中描写灯数量多的词是____________,描写灯种类多的词是____________;写灯数量多、种类多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11、课外类文阅读。
钱塘江秋潮
①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
②江边,几座山峰突起。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③爬上山顶,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海阔天空的景象,在那茫茫的雾色中,江水平静,伸向无边的远方,令人心旷神怡。
④开始,远处的江面十分平静。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潮势汹涌,浪涛耸立,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
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⑤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1】照样子,写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例:一瞬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画“____”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文学写法。
《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常见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都赞美了钱塘江大潮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阳光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段话
【2】第2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3】阳光像____,洒遍田野、____、____。
【4】有了阳光,禾苗更____了,小树更____了,小河像____了 。
【5】阳光跳进我的家,谁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想一想,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luò là)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祈求 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mò méi)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 坚定)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音节和词语。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内容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的断断续续
【3】读文中加点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1)“他焦急地看看天”是因为:
_____________
(2)“又看看我”是因为:
_____________
【4】“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这一句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
A.轻快高亢
B.低沉缓慢
【5】短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
14、读句子,完成练习。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1】把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从父亲的话中,可以看出李大钊( )
A.不听母亲的劝告,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B.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15、春城无处不飞花。(仿写一个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会想起少年。
(扩句):
(2)一位 从后台 的 白发老者 灯光下 矮小结实 走到。
(连词成句):
(3)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
(缩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某名校对通过初测的学生进行面试,面试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和办学理念,强调学校很重视学生的人格和修养,也很重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校里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很多事情都将由学生自主完成。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你对该校办学理念的理解,写一篇以入读该校为目的的自我介绍。(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