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海南文昌高考二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寻物启事:本人不慎丢失了饭卡,非常着急,请拾到者务必与高三(1)班王小伟联系。

    B. 通知:兹定于本周五上午10时在学校大会议室召开各班学习委员会议,请准时参加。

    C. 请柬:大作发表,为感谢各位朋友的盛情厚意,特于黄山迎宾馆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D. 短信:虽然毕业五年了,但老师音容宛在,学生小明恭祝老师工作愉快,阖家幸福。

  •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故善者王            王者敬

    B.亡国之祸败不可悔也  不可日志也

    C.谓也              若白垩与黑漆

    D.秋毫              人拜之以牛

  • 3、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   )

    A. 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文庙)

    B.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钩任翕张。(书房)

    C. 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宗祠)

    D. 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寺院)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北斗”闪耀到“九章”问世,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心血。

    B.考古专业学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系到他们能否为中国考古事业作出贡献。

    C.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不仅有力支撑我国经济快速恢复,而且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

    D.国家在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

  • 5、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

    A.婉约词 B.豪放词 C.抒情词 D.清旷词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设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开馆后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

    中国国家版本馆作为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传世工程的定位,依山而建成为一大亮点——总、分馆分别选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岭主峰山、杭州良渚、广州凤凰山,各馆均设置了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据了解,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址规划,是因为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馆园结合,确保中华版本免遭各类灾害损毁,永久安全保藏。在建筑设计上,各馆力求突出文化性、传承性、标识性。其中,中央总馆整体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西安分馆整体建筑和室内设计充分体现汉唐雄风,杭州分馆围绕具有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展开,广州分馆四周环绕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岭南园林。一总三分凸显大国风貌、汉唐风韵、江南宋韵、岭南新韵,集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国家版本馆将发挥版本典藏、展示、研究、交流的功能作用,打造彰显文化自信、展现时代气度的新标识,构筑传承悠久文明、延续中华文脉的种子库,塑造展示良好国家形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摘编自王鹏、史竞男《中国国家版本馆》)

    材料二: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的版本二字是广义的概念,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版本资源,除了大众所熟知的图书版本之外,古今中外所有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资源都可称为版本。中国国家版本馆的保藏范围目前有十大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时吸纳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目前,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入藏版本量共1600万余册,开馆展品有上万件,涵盖十大类版本类型。中国国家版本馆的重要功能就是征集出版物版本资源,工程建设3年来,面向全国580余家图书出版单位和1万余家报刊出版单位,从2020年起按照每种4份的新要求征集出版物版本,同时征集保藏一份数字版样本。

    刘成勇说: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载体,反映和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动和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盛世修典兴藏是我们的传统,有了修典兴藏,更彰显盛世气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盛世重版本、藏版本,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摘编自《中国国家版本馆——保藏传承中华文化种子》)

    材料三:

    图书版本是高级文化载体,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图书版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文化的繁荣,也是文脉传承的象征。

    我们以往所熟知的图书版本学主要是古籍图书,它也是最初体现版本价值的图书类别。古代书籍形式不同,诸如写本、刻本、抄本、批校本等种类繁多,另有盗本、伪本、删本、修订本等版本类型,如何鉴别善本,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存较高价值的版本,古人对此早已有版本意识。以《文心雕龙》为例,它自问世以来,流传下来的就有数十种版本,现存最早写本为唐写本残卷,较出名的通行本是清黄叔琳(公元1672-1756年)《文心雕龙辑注》。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文心雕龙》的版本类型就更多了,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詹镁先生《文心雕龙义证》、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及《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等都是当代出版的佳本。因此,对古籍的版本研究与出版并非以搜集、保存善本为唯一目的,还要注重整理、再利用的价值。

    (摘编自宋宇《中国出版,莫忘版本的价值》)

    【1】下列哪件物品可能不会被中国国家版本馆保藏(     

    A.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丝织品

    B.带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朕匝

    C.海外回归的明代《永乐大典》

    D.《共产党宣言》的德文原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级的重大文化工程,目的是保藏传承中华文化,中央总馆和地方分馆在职责上是相同的。

    B.中国国家版本馆的选址规划,考虑到了文化种子需“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因为“藏之名山”能避免各类灾害损毁。

    C.在建筑设计上,中央总馆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一总三分”的特点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D.古代书籍种类、形式、版本众多,如何鉴别善本和最大限度的保存价值较高的版本,古人对此早已有了版本意识。

    【3】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本来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但是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呢?韩愈的回答依然是“________________’’。

    (2)《观刈麦》中,白居易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道尽了农人耕种之辛苦。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一句用星宿的触手可及写蜀道之高;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一句则用星宿给月亮定位。

    (3)杜甫的诗中往往选取宏大、开阔、豪迈的意象,构成天高地阔、气象雄浑的整体意境,借景象之雄浑展胸襟之阔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述而》中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庄子•逍 遥游》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了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方才南飞的原因——对风的依赖。

    (3)韩愈在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以赠李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 10、《赤壁赋》(苏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

    (3)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5)__________________,倚歌而和之。

    (6)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7)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

    (8)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

    (1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

    (13)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_

    (14)知不可乎骤得,_______________

    (15)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6)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18)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 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依山而建的楼阁密集、高耸。

    (2)曹植曾慨叹“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在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3)《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

    (4)《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5)《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望岳》 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心情激荡又眼界开阔。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睛。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本诗作于诗人罢官闲居乡里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交代了时间、地点、气候特点,一个“清”字,使人联想到清静、清幽、清凉、清闲、清和。

    B.颔联描写了夏日白天所见景象,蜘蛛忙着织网,可见环境破败、凄凉,与“蝶衣晒粉”形成对比。

    C.“嘈嘈”模拟潺潺溪水声,与“嘈嘈切切错杂弹”中的“嘈嘈”声音不一样,这里是反衬诗人心境之清。

    D.尾联诗人率性抒情,今已两鬓如霜,岁月蹉跎,农村环境又如此宜人,只想退居村野过此一生。

    【2】《宋诗钞》评价张耒诗“蕴藉闲远,别有神韵”,请据此简要赏析这首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焚书辨

    清·刘大櫆

    ①六经之亡,非秦亡之,汉亡之也。书之焚不在于李斯,而在于项籍;及其亡也,不由于始皇帝,而由于萧何。何则?

    ②李斯恐天下学者道古以非今,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之语,其法至于偶语《诗》、《书》者弃市。噫,亦烈□!然其所以若此者,将以愚民而固不欲以之自愚也。故曰:“非博士官所职,悉诣守尉杂烧之。”然则博士之所藏具在,未尝烧也。迨项羽入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乃始荡为灰烬,澌灭无余。当项籍之未至于秦,咸阳之未屠,李斯虽烧之而未尽也。吾故曰: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

    ③吾以为萧何汉之功臣,而六经之罪人也。何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然萧何于秦博士所藏之书,所以传先王之道不绝如线者,独不闻其爱而惜之,收而宝之,彼固以圣人之经无关于得失存亡,所以取天下之筹策也,故熟视之若无睹耳。今夫富民遗其子孙以室庐,至其后之不肖,以至转而售之他人;彼鬻而有之者,又取其瓦甓以去,而遗其梁栋,风雨之所漂摇,虫蚁之所剥蚀,而向之室庐乃始尺寸无复留者矣。彼不肖而残毁之诚无足怪,独奈何鬻而有之,顾遗其梁栋而不知惜也。

    ④呜呼!方沛公之入关,盖六经绝续存亡之顷也。天下之诗书皆已亡,而惟博士官所职尚无恙,当是时,固举九鼎之重而系之一发哉!且夫圣人之经,其与秦之律令图书,其为轻重大小何如也?设使萧何能与其律令图书并收而藏之,则项羽不能烧;项羽不烧,则圣人之全经犹在也。呜呼!彼萧何者,真所谓刀笔之吏矣!

    1填入第②段方框处合适的一项是(   )

    A. B. C. D.

    2作者认为“书之焚不在于李斯”的根本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3试从论证方式角度赏析第③段内容。

    4下列对第④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反复喟叹,表达了对圣人之全经不得保存的痛惜之情。

    B.作者假设萧何能够并收六经,则可以使其避免被焚毁之灾。

    C.作者认为沛公之入关是导致六经最终被毁的重要原因之一。

    D.作者对萧何“刀笔之吏”的称谓中蕴含着不满与愤恨之情。

    5简要评价本文的思想意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本为“加”,结果却是“落后受损”,实为“减”;谦逊虚心本为“减”,但结果是“进步受益”,表现为“加”。可见,加有时意味着减,减则是为了更好地加;是加是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以上论述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