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赋”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
B.赋在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在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写赋的是战国后期赵国的荀子。
C.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骈赋”,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意。
D.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以至于后世有“汉赋”之称,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重要特征。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沛公居山东时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 , 。 。 ?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①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
②“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
③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
④“好读书”却是“闲来无事好读书”
⑤以前读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
⑥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
A.⑤④②①⑥③
B.②④③⑥①⑤
C.②④⑤⑥①③
D.④②⑤①⑥③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迩之事父 ②明烛天南
③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⑤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韦庄,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因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B.孟浩然的诗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坛将他们二人并称“王孟”。
C.“菩萨蛮”和“扬州慢”“忆江南”“长相思”等都是词牌名。
D.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冲击世界尖端,必须舍弃必须付出
我干任何事情,我要作哪些牺牲,事先我都要想通了。我总觉得,搞我们这一行,就是世界尖端,搞世界尖端的东西,就必须得舍掉些什么。如果我认为亲情、友情、金钱对于我很重要,我就不干排球。我选择干,必须把这些全放下。我回来接手女排,放弃家庭,放弃女儿,一定要放掉,我想好了才回来干。我知道一旦回来,又回到从前,就是排球,一点一线:体育馆——食堂——宿舍,哪儿也别想去,等于没有生活。
这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在郎平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时候要去经历,要去承受,似乎还不是太困难,因为,在那个年代,大的环境是这样,大部分人的生活也这样单调和艰苦。但是,郎平回国执教是1995年,她在美国,已经有一幢三百多平方米、带两个院子的房子,而回到国家训练局,她这个主教练的宿舍和女排队员一样,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小屋里一张单人的、矮矮的小铁床,国家训练局运动员的洗澡房,竟然比一般工厂的浴室还简陋:外间有一排放衣服、放鞋子的铁架,而里间的淋浴设备,就是一圈水管上装着一个个水龙头。
郎平早有思想准备,回来就是“回到最初当运动员的生活”。她最初拿到的一套两室的房子,就是她当运动员时北京市委奖励她的,那房子被一片自由市场包围着,从早到晚闹哄哄,她的一扇防盗铁门也防不住强盗,先后被撬了两次。女儿从美国回来探亲,母亲来帮郎平带小孩,一老一小经常睡地铺。1996年,郎平的美国挚友劳尔来北京,去郎平家做客,看到她住这样的房子,一连问了好几声:“詹妮,你就住在这里?就住这里?你回来工作,国家没给你房子?”
1998年,郎平才搬进新房子,房子大了许多,是广东丽珠药业集团解决了郎平的住房问题,也聊表这个企业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
我刚回来,早有人提醒我,劝告我:“你已经是‘五连冠’功臣,你那么辉煌了,再回来干什么,女排是这个状况,你还是保住你自己那点名气算了,别把那点荣誉路毁了。”这次世界锦标赛,打成现在这局面,似乎要被这些“提醒”和“劝告”说中了。
因为我有海外八年的生活经历,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身上早就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倒是大家还在把“五连冠”当一回事。我可以想象,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一直留在中国,我的心态肯定也降不下来。但我拥有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感受,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成熟了许多,我不会再受外界干扰,去计较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次冲世界锦标赛就算不能如愿,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到东西,不能把我四年的工作一笔勾销,我竭尽全力,也敢于向自我挑战,这不也是一种成功?
输给了古巴队,我还是要求队员们去认真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 比赛,要准备下一场我们和保加利亚队的对阵。我还是重申这句话:进不了 前四,也要争取第五!
(摘自郎平、陆星儿《郎平传》等)
相关链接
排球协会一个电传一个电传的发到郎平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郎平犹豫着。直到球类司司长给她发来电传: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都很渺小.但是,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郎平说道。
和签约球队解约,赔偿了违约金,房子、院子、汽车都留给了丈夫和女儿,郎平发现自己忙了十年,忙得两手空空,只有两个装行李的箱子。在回国的飞机上,郎平把脸埋在美国好友送的玫瑰花束里,泪落如雨。
(选自《郎平的眼泪》)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郎平做事认真严谨,她在干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通了,即使有所牺牲,只要想通了,就会果断做出决定,并全力以赴。
B. 郎平回到国家女排队任主教练,又回到了最初运动员三点一线的生活,仍然居住在北京市委奖励给她的房子里。
C. 受大环境的影响,郎平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承受那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
D. 郎平得到朋友和企业的关心。美国朋友劳尔对她的住宿条件表示惊讶,因此,广东丽珠药业集团决定解决她的住房问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在郎平平舍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她在美国住在大房子里,回到国内和运动员一起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生活上也很不方使。
B. 中国女排输给了古巴队后,郎平要求队员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准备下一场对阵,从而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
C. 有人劝告郎平,认为郎平已经是中国排球的大功臣,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再回来执教状态不佳的女排,会毁掉郎平的声誉。
D. 排球协会给在新墨西哥大学工作的郎平不断发来电传,郎平有些犹豫,但是,她想到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时期,毅然回国。
E. 郎平认为,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所行动。她回国时,舍弃了很多东西,在飞机上情不自禁地掉泪。
【3】面对人们的“提醒”和“劝告”,郎平为什么能够放下“五连冠’’的包袱?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______,饮水,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2)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日削月割,______。 (苏洵《六国论》)
(3)青泥何盘盘,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5)矮纸斜行闲作草,______,______,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笑》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在《赤壁》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3)许多名家的名字取自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如《离骚》中“____________”一句就成为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处。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韩愈《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之后,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韩愈《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一致的。
(10)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10、按要求填空。
(1) _______________,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2) 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 ___________》)
(3) 周邦彦的《苏幕遮》一词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荷花鲜润挺拔的姿态。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早上进谏晚上被贬,既因其用香蕙作带,又因其采集白芷而被加罪,但他并不改悔,因为“_________,_______”。
(2)景物描写也可以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令变化而寓意深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写面对清风徐来、秋江澄静之景,情不自禁吟诵《诗经·月出》之语,对柔和月色高歌的句子是“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划线句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形象地描绘岀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2】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今:国富民殷,社会和谐。请就两种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思邈①,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 瞭,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②,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③,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④,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旧唐书·孙思传》,有删改)
(注)①孙思邈:唐代医学家,人称药王,著有《千金方》;②容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③精:实质;④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疸:充塞就长疤疖,匮乏就生脓疮。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B.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C.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D.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我国古代不论男女二十岁时都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B.博士:古为官名,秦及汉初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汉代后为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官员。
C.五行:通常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
D.牲牢: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在祭祀礼仪上所用的牺牲称为“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思邈自幼好学、聪慧过人。他7岁时就能“日诵千言”,到20岁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十分精通。
B.孙思邈无意仕途、淡薄名利。唐太宗召他入京要授给他爵位,高宗召见他授予他谏议大夫官职,他都以自己年老体衰、耳目失聪坚决谢绝。
C.孙思邈学问渊博,见解高超。他阐述世界万物永恒不变之根本的高超见解,就是庄子;研究精深的学问专心致志,就是维摩诘圣僧。
D.孙思邈以俭养性,以德养身。对于自然灾变,他主张国君人臣用最高尚的道德理顺天意民心;他去世后,要求从简安葬,不要陪葬器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2)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
14、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逆行的人
代薇
航班延误却淡定看书的人
在夜晚独自关照星星的人
能把一部电影看几遍的人
都是愿意花时间去做
无意义小事的人
经历得再多
也不过是太少
真正重要的审卅
都没有那么急
散步、喝茶、冥想
“拜读日月之行轨迹的人”
醉心于逆行
这首诗歌给了你怎样的其实和思考?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