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中国绘画的演变,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
A.初唐以前,以山水画为主;宋代以后,以人物画为主
B.初唐以前,以人物画为主;盛唐以后,扩充到花鸟和竹石
C.盛唐以后,以人物画为主;到了宋代,扩充到花鸟和竹石
D.盛唐以后,以山水画为主;到了宋代,扩充到花鸟和竹石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史宁字永和,建康表氏人也。少以军功,拜别将。寻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宇以官为胜军司患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变左翕然降附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
(节选自《周书·史宁传》)
A.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B.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C.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D.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打烊/佯装 裨益/奴婢 骠骑/动作剽悍
B.毗连/秕谷 撇嘴/瞥视 遭殃/怏怏不乐
C.蒙昧/蒙骗 包扎/驻扎 抹墙/拐弯抹角
D.露面/露骨 下载/连载 弱冠/沐猴而冠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知道这两幅字画是您的命根子,请放心,不用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
②为了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赶赴南宁,下车伊始便亲临现场查看情况。
③当读到班固《苏武传》里苏武在北海牧羊中的遭遇时,除非是木人石心,不然一定会潸然泪下。
④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⑤拳手弗莱切在比赛中善于临场改变战术,一旦距离被他控制,纵然你拥有万夫莫敌之勇、穿云裂石之力,也很可能被打倒在地。
⑥谁都知道在这三位小姐中就属弄玉姑娘最玲珑剔透,讨人喜欢,但其娇生惯养,不仅脾性不好,连礼数方面都差了许多。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5、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共其乏困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因击沛公于坐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距关,毋内诸侯
C. 沛公奉卮酒为寿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项伯
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令将军与臣有郤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法尼娅
[俄]尤里·布伊达
法尼娅身材高大,栗色的头发,颧骨高高的,一双犀利的眼睛,目光大胆,腰板笔挺,步伐坚定,在她的高跟鞋的敲击下,连石头都叮当有声,迸溅着火花。她那结实的腰身散发出巨大的能量,仿佛能照亮八点钟大街乃至日朵夫大街。
法尼娅一家幸福地住在滨河街一栋宽敞的两层楼房中。可是突然间,一切全变了。丈夫和大儿子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一个月后,小儿子溺水身亡。法尼娅做了子宫癌手术,手术并不成功,很快病灶就发生了转移。
这个四十四岁的女人,孤零零地等待着死神。她卖掉了公司和其他一切,只剩下了房子。她就在那临水的房子里深居简出,家里的镜子都用黑色的旧布蒙着。法尼娅清楚自己现在的模样:驼着背,头发凌乱,面庞红肿。夜里她不管在哪里都能躺下睡觉,可就是睡不着。
为了同失眠抗争,法尼娅开始在夜间散步。她穿上了后跟很高的便鞋,一直走到铺着光滑头的滨河街的尽头,穿过几条小巷,往上走到八点钟大街,沿着这条街来到空无一人的广场,朝一家名为“巴甫洛夫的狗”的饭店行进,再沿着日朵夫大街往下,直奔法兰西大桥方向,然后向右转,回家。走这段路要用一个多小时。虽然并不觉得多累,可是这已经足够了,能让她睡上两三个钟头。有一次,法尼娅的鞋后跟断在了广场上,脚也崴了,她不得不拎起鞋子,单脚跳回家。这之后她竟然酣睡了将近七个小时。
现在,她每晚都单脚跳着散步,只为了回家后能够倒头便睡。她出门时开始用右脚跳,从一盏路灯跳到另一盏路灯。一下,两下,再跪一下,四下、五下……她费力地喘着气,挥动双臂,心脏怦怦直跳,身上大汗淋漓。她跳着直奔广场,然后沿广场而下,朝法兰西大桥方向跳去,最后跳回家。她吃力地挪进浴室,趴下来,立即开始呕吐,吐得天翻地覆。她对自己发誓,再也不跳了。可是第二天夜里,她又穿起了运动鞋、绒线衣,来到街上,开始用右脚……
她就这样跳了一年多时间。直到她的生活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法尼娅每次从滨河街转到八点钟大街时,便能听到口琴声传来,之后她会在小巷尽头遇到科斯佳·弗拉仁,他每晚都要轻声吹奏口琴,就坐在自家门前的长凳上。
一个秋天的晚上,法尼娅和往常一样,穿过小巷来到八点钟大街。科斯佳突然叫住她,说想和她搭个伴。
“我无所谓,”法尼娅说道。一边费力地喘着气,“你怎么知道是我?”
科斯佳踌躇起来,但还是老实地回答道。“闻气味。”
法尼娅微微一笑:“那好吧,只是别掉队啊。”然后她用左脚跳了起来。科斯佳跟在后面随着她的气味出发了。
从那天起,他们每天晚上都要跳着散步。在小巷里会合,一起征服八点钟大街,穿过广场,然后在滨河街分手。
法尼娅从不跟科斯佳闲聊,她压根儿就没关注过他,尽管她很感激他陪她一起散步。但是,当科斯佳患了感冒,不能与她做伴时,她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十一月底,科斯佳在通向法兰西大桥的结冰的下坡路面上滑了一跤,跌入水中。法尼娅将他拖上岸,带到自己的家,强迫他泡了个热水澡。不久后,所有人都知道法尼娅和科斯佳决定结婚了。
“她眼看着就要死了啊,”芭芭扎说,“而且他们根本不会有孩子。”
“他可是个盲人啊,”斯卡尔拉古娜说。“而且还比她小二十二岁呢。”
婚礼当天,教堂附近拥挤不堪。一大群人聚集在那里。百人乐队用口琴奏起了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一对新人步出教堂。法尼娅穿着白色的缎面长裙,修剪过的头发上装饰着缀满雪白花朵的花环。她腰板笔挺,目光大胆,步伐坚定,在她的高跟鞋的敲击下连石头都叮当有声,进减着火花。科斯佳穿上了一身庄重的深蓝色西服,上面别着一朵小花。他准确无误地牵着她拾级而下,走向一辆高级敞篷车。他们乘车在广场上绕行三圈,然后车停在了“巴甫洛夫的狗”饭店敞开的大门前。在那里迎接他们的,有激动得说不出话的科斯佳的母亲,还有饭店女老板玛丽娜。百人乐队吹起了口琴曲,所有人一齐喊道:“吻她!”于是科斯佳当众亲吻了一下法尼娅证的嘴唇,她羞红了脸。接着,老头子契尔维举起那把奥尔维式小提琴,大声喊道:“嘿呀,拉起来吧!”于是就拉起琴弦,边唱边拉起了欢快的曲子,然后又拨弄起了琴弦,一边唱一边拨弄。人们开怀畅饮,高声喊叫,也有人放声哭泣。玛丽娜不停地给大家斟酒,契尔维一会儿拉奏一会儿敲奏,大家狂欢个不停,直到天空中星光闪烁。随后,这一大群人,把新人送到了家门……
这场婚礼在人们记忆中保留了很久,甚至在法尼娅的葬礼上还被人们忆起——她是—年半后去世的——白色缎面连衣裙,修剪过的头发,装饰着雪白花朵的花环;挺直的腰板大胆的目光,坚定的步伐,石头敲击下发出的叮当声和迸溅的火花;演奏口琴曲的百人乐队;契尔维老头拉奏和敲奏乐曲的情景;人们送新人到家的场面。当时大门在新人身后关上,她说了一句话——
“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这句话人们听她说过大概已经上千次了——她就这么说道。“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正是这句话结束了那场被所有人牢记了很久的婚礼,“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好好活……”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尼娅身材高大、挺直,充满自信,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女人的魅力。
B.家庭的厄运和自身的磨难使法尼娅遭受了重大打击,以至于常常失眠。
C.“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表现了法尼娅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法尼娅的故事揭示了一个古老的道理: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详略取舍得当,对法尼娅一家遭受的厄运和她的葬礼略写,对法尼娅病后的表现以及婚礼的场面详写,起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法尼娅单腿跳跃散步的情形,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她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
C.科斯佳的出现改变了法尼娅的生活走向,他们同病相怜,情投意合,使苦难的故事增加一丝亮色。
D.文中芭芭扎和斯卡尔拉吉娜的话,表现了人们世俗的观点,补充了相关内容,反衬了法尼娅和科斯佳的形象。
【3】文章倒数第二段有关婚礼场景的描写有何作用?
【4】小说多处用到“重复”的手法,请分析其效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庄周在《逍遥游》中,借汤与棘的对话,连用两个比喻句来描述大鹏鸟形体庞大,这两个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由写景向写人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
8、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老佣人说:“ 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 __________’。”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 __________’。”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__________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__________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彰显出诗人心忧家国、情牵百姓的高尚品格。
(2)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个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无限悲愁情绪。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求学时身体所受之苦,在风雪中“______________”,回到住处“_____________”,借此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______,渺沧海之一粟。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2)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 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沧海》中曹操看着海边景色,触景生情,豪情壮志溢满胸膛,在结尾表达情绪逐渐高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应邀为自居易演奏完毕后,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她整理琵琶、衣饰,然后自述身世,从而引起作者共鸣。
(3)苏轼《赤壁赋》中开篇交代人物、地点、事件的一句是“_______”;结尾写苏轼与客人们醉态的一句是“________”。
12、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还陕述怀
李世民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注)此诗是唐王朝创建初期,李世民平定关东回师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从前线凯旋,面对刚刚统一的河山,手抚长剑,慨然长叹
B.中间三联再现以往规模宏大的战争,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之势。
C.尾联说虽经历残酷的战争,但换来了如今的天下太平,有欣慰之情。
D.本诗综合运用议论、记叙、描写与抒情等方式,语言凝练,含蓄隽永。
【2】这首诗风格遒健,“遒健”即“刚劲有力”之意。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大海,字通甫,长身、铁面,智力过人。太祖初起,大海走谒滁阳,命为前锋。与诸将略地,以功授右翼统军元帅,宿卫帐下。从破宁国①,拔徽州,略定其境内。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进枢密院判官。克兰溪,从取婺州,迁签枢密院事。移兵攻绍兴,再破张士诚兵。太祖以宁、越②重地,召大海使守之。士诚将吕珍围诸全③,大海救之。珍堰水灌城,大海夺堰,反灌珍营。珍势蹙,于马上折矢誓,请各解兵,许之。王恺曰:“珍猾贼,不可信,不如因击之。”大海曰:“言出而背之,不信;既纵而击之,不武。”师还,人皆服其威信。陈友谅寇龙江,命分军捣信州,以牵制敌。大海用王恺言,亲引兵往,克信州,以为广信府。信方绝粮,或劝还师。大海曰:“此闽、楚襟喉地也,可弃之乎?”筑城浚隍以守之。先是,军粮少,所得郡县,将士皆征粮于民,名曰寨粮,民甚病之。大海以为言,始命罢去。苗将蒋英、刘震、李福来归,大海喜其骁勇,留置麾下。三人者谋作乱,请大海观弩。大海出,英遣其党跪马前,诈诉英过,大海未及答,反顾英。英出袖中槌击大海,中脑仆地。英等大掠城中,奔于吴。后李文忠攻杭州,杭人执英以降。太祖命诛英,刺其血以祭大海。大海善用兵,每自诵曰:“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以是军行远近争附。又好士,所至辄访求豪隽。刘基、宋濂之见聘也,大海实荐之。追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节选自《明史》百二十二卷)
[注]①宁国,县名,在今安徽省境内。②越,绍兴古称越州。③诸全:诸全州,今浙江诸暨。
【1】下面句子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B.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C.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D.元将杨完者/以十万众来攻/大海战城下/大破走之/遂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再败杨完者/降溪洞兵三万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宿卫是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之意,担负保卫皇帝、皇宫安全的使命。
B.枢密院足古代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始于唐朝,止于明朝。
C.府是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是明清时期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现代的省。
D.配享太庙,指宗亲、功臣等经皇帝特批供奉在太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大海英勇善战,屡次立下战功。胡大海投靠朱元璋后,跟随他攻取了宁国、徽州;他击退率军前来进攻的杨完者,同邓愈、李文忠攻下建德。
B.胡大海胆识过人,坚决守卫广信。陈友谅率军进攻信州,他亲自迎敌;当时信州粮食不足,有人劝他撤军,他认为信州是战略要地,坚决守卫。
C.胡大海喜爱人才,却被降将杀害。他喜欢三个前来投降的苗将,认为他们骁勇善战,把他们留在自己军中,可三人却谋反作乱,设计将他杀害。
D.胡大海心怀悲悯,百姓争相归附。他认为自己是--介武夫,只是坚持着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的原则:而这也正是人们归附他的原因。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军粮少,所得郡县,将士皆征粮于民,名曰寨粮,民甚病之。
(2)又好士,所至辄访求豪隽。刘基、宋濂之见聘也,大海实荐之。
【5】胡大海在与吕珍作战时,展现了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回答。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11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他提出,“觉醒的父母”要“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以上材料触发了你对家庭教育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假如你是一名家长,请写一篇发言稿,在家长会上分享你的心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