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澳门高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旺    兴风作浪 高采烈

    B.美   明 光亮丽 寡廉

    C.葬   尽天良 心病狂

    D.使   没十足 眼力

  • 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让生命短促的蜉蝣寄身于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中的一粒小米。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全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天色苍茫,或许是上天真正的颜色?

    D.无乃尔是过与?——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

  •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开展以来,安徽省上榜好人总数达1272人,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

    B.5G是第五代无线网络的简称,与目前使用的4G相比,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高速率、低延迟、高容量。手机在利用5G技术后使用更方便。

    C.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已经到来的高中生活,你要想取得优异成绩,不仅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而且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D.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总量,是实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 4、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亲如兄弟,感情很深。

    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作者追以往,念后事,有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

    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多个“呜呼”,悲天抢地;几十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

    D.全文贯串着一个“情”字,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表明作者整篇都是用感情、用心血写成的。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位作文大赛评委说:“阅卷的感受非常强烈——有的情真意切,见识不凡;有的才气逼人,文采斐然;有的文字粗俗,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无边落木陪衬着不尽长江,还是不尽长江衬托着无边落木?两边来回读,怎么读都令人黯然神伤

    ③事实上,相当多的不逞之徒给官府制造了麻烦,受害最多的还是无辜百姓。百姓拥戴那些相对公正的忠良清官,所以侠助忠良也是顺应了民众愿望。

    ④驱逐移民、性别歧视、反“政治正确”、美国中心主义……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的种种言行,与美国精英阶层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南辕北辙

    ⑤现在的年轻人已司空见惯了微信,早晨醒来,习惯性地看一看,聊一聊,晚上睡觉前还要忙里偷闲地刷一刷,很难想象没有它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⑥我们在进行广告语的创意思维的时候,不要舞文弄墨,要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整体策略上、从营销传播的目的上、从消费者需求的感受上着眼。

    A. ①②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这个书法艺术大繁荣、书法教育渐火热的时代,书法教育的层次提升当是题中之义,专业教师的扩容也当是时势所趋,都是值得欣喜的好事,本应无所非议如果“导师”确实是在有责任地“导”,切实传导了中国艺术精神,承担了立德育人大任,的确值得欢欣鼓舞问题是,有些所谓“导师”似乎未能让书法教育取得高质量提升,书法“专业化”对推促书法创新的贡献堪忧。

    目前,书法领域“尚技”之风依然盛行,这是书法发展中的非正常现象,其产生与伪导师顺应“展厅时代”之势指导学生密切相关。在书法教育领域,一些院校的书法专业把培养书法家当成主要任务,想成名成家就要“入展”“入会”,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学子如果不具备足够的文化修养,极易从专业修炼之路误入一味追求技术和效果的歧途社会上一些业余书法培训机构,为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更是把“入展”“入会”作为唯一目标,对“尚技”之风推波助澜,成为培养“书法技术工人”的“流水线”作坊还有一些针对青少年开展的书法教育,唯“高端”是瞻,贻害更甚这种以尚技、炫技为荣、为本的现象,背离了书法的艺术之道、审美之道、人文之道,与中国书法优秀文化传统相悖。

    当下,书法界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也与伪导师相关,即盲目追逐市场和价值市场经济时代,书法家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无可厚非,体现了时代进步。但是,当某些书法家的书法行为渐成逐利行为,将书坛视为名利场,便需要警惕了。这种现象的形成,与伪导师不无关联有些伪导师以炫耀润格为尊,以靠书法获利为荣弟子们则上行下效,一些年轻书家、初有成绩的学子,迫不及待地构想、铺设谋取利益的捷径,早早制定、公布自己的作品价位,并借助网络等平台兜售作品。伪导师们通过“导师班”“高研班”等培训课程谋利之手法,也为年轻人所追捧这种逐利氛围对书法艺术健康的肌体从上至下的侵蚀作用,不能不令人忧虑!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书法导师应传授的“书法之道”,其核心又在何处呢?“书有工拙,,币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从先贤之语中可知,深入中国书法核心传统,用心体悟中国书法的艺术之道、审美之道、文化之道,导师们才能更真切、准确地领悟自身在书法传播、教育中的责任和担当。

    (摘编自郑荣明《导应有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具备足够的文化修养,就容易动摇专业修养的专注之心,误入一味追求技术和效果的歧途。

    B.书法领域中尚技、炫技,盲日追逐市场和价值的现象是与中国书法优秀文化传统相悖的。

    C.年轻书法家借助网络平台售卖作品是一种逐利行为,而不是值得倡导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D.对“书法之道”问题的揭示,实际一也是在提示书法导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了书法领域存在的两大问题,而这两大问题都与伪导师有着密切关系。

    B.文章采用引用及举例的论证乎法,以突出当今社会中伪导师没有责任和担当的危害。

    C.文章以书法艺术及其教育的繁荣为前提,呼吁书法导师必须重视传授“书法之道”。

    D.文章最后一段承接前文内容,为书法导师应传授的“书法之道”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责任和担当的“导师”无法让书法教育取得提升,书法“专业化”一也无法推动书法创新。

    B.书法教育领域正规院校的错误导向以及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导致了“尚技”之风大为盛行的现象。

    C.由先贤之语中可知,作为导师首先要能明其责,然后才可行其道,要做到“学书先正心,胸中有道义”。

    D.作者告诉我们,做一个书法爱好者,必须用心体悟书法之道中的艺术之道、审美之道、文化之道。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三峡(郦道元)

    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 (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桃花源记 (陶渊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 (范仲淹)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5)醉翁亭记 (欧阳修)

    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陋室铭 (刘禹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

    (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诗经·卫风·氓》以“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写出了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2)古诗词中,作者常用各种联想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眺望故垒西边,便马上联想到“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中借助特征相似的联想“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故国之思的深重愁情。

    (3)成语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与古诗词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乘风破浪”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绘自己好学,在项脊轩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祖母持象笏的勉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揭露当时社会弊端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伶官传序》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今天读来,依然在警示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力戒骄奢。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自认为勇武不减当年,可以随时奔赴疆场,又担心朝廷对自己弃而不用,用而不信。

    (2)《逍遥游》中写到,蜩与学鸠起飞后只能“__________________”;飞得不高时便落在地上,所以他们不解地诘问大鹏“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写人已归去,林中鸟儿还在欢乐。然“__________________”,却不懂人的乐趣;人们只知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而“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原州城呈张责从事

    魏  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寒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诗以反问开篇,呼喊出了压抑在诗人心中的愁情。

    B. 这是一首抒发羁旅愁情的七律,首尾二联抒情,中间二联写景,景与情谐。

    C. 此诗写景,景象萧瑟;抒情,情感悲怆,同诗人描述隐逸生活的诗相比,境界迥然不同,可见诗境是随处境、心境而异的。

    D. 后两联二十八字,展示了“塞下秋来风景异”的边塞风光,此种风景,在客子眼中,无处不牵惹起他的愁情。

    E. “数声塞角高还咽”,这向晚的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悲凉凄切,在诗人羁旅的心境上,又平添了几多哀愁。

    2全诗表达出了诗人哪些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尹似村书

    (清)袁枚

    书来,怪仆悖宋儒解《论语》,仆颇不谓然。

    孔子之道大博,当时不违如愚者,颜氏子而已。有若、宰我,智足以知圣人,终有得失。趋庭如子思,私淑如孟轲,博雅如马、郑,俱有得失。岂有千载后奉一宋儒,而谓孔子之道尽是哉?《易》曰:“仁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苟其得,虽童子,歌之而心通;苟其失,虽颜回,瞻之而在后宋儒虽贤,终在颜、曾之下;仆虽不肖,或较童子有余,安见宋儒尽是,而仆尽非也?

    《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书》曰:“好问则,自用则小。”使宋儒而果贤也,有不审问者乎?有肯自用者乎?若一闻异己者即怒,乌乎贤?必欲抹杀一切,而惟宋儒是归,是亦如市侩之把持者而已矣。古之人有往往始愿不及此,而后人报之已过者。关忠武忠于汉室,此其志也,岂料后之以帝称哉?宋儒阐宣周、孔,此其志也,岂料后之垂法令哉?且安知其著书时,不望后世贤人君子为之补过拾遗,去其非,存其是,以求合圣人道乎?

    自时文兴,制科立,《大全》颁遵之者贵,悖之者贱,然后束缚天下之耳目聪明,使如僧诵经、伶度曲而后止。此非宋儒过,尊宋儒者过也。今天下有二病焉,庸庸者习常隶旧,犹且不暇,何能别有发明?其长才秀民,又多苟且涉猎,而不肯冒不韪以深造。凡此,皆非尊宋儒也,尊法令也。法令与宋儒,则亦有矣。

    仆幼时墨守宋学,闻讲义略有异,辄掩耳而走。及长,读书渐多,入理渐深,方悔古人所囿。足下亦宜早自省,毋抱宋儒作狭见之迂士,并毋若仆闻道太晚,致索解人不得

    (取材于《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论语·子罕》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形容孔子学问高深。②《大全》即《性理大全》,内容为宋代理学著作与理学家言论。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谓孔子之道尽是哉      遽:断然

    B. 好问则,自用则小   裕:渊博

    C. 岂料后之以帝称哉  隆:盛大

    D. 则亦有    分:区分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孔子之道大博/ 若一闻异己者即怒

    B. 见之谓之仁/凡此,皆非尊宋儒也

    C. 以求合圣人道乎/尊宋儒者过也

    D. 岂料后之垂法令哉/方悔古人所囿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儒虽贤,终在颜、曾之下

    宋儒虽贤明,终究比不上颜回、曾参

    B. 是亦如市侩之把持者而已矣

    这也就像把持市场的市侩之徒罢了

    C. 遵之者贵,悖之者贱

    遵循宋儒学说的就能成为显贵,违背它的就只能处于卑贱的地位

    D. 致索解人不得

    导致无法探索了解这样的人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使宋儒而果贤也,有不审问者乎?

    ②其长才秀民,又多苟且涉猎,而不肯冒不韪以深造。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话意在表明“道”并不是难以理解的。

    B. 文章第三段以关武帝之事说明后人不必将宋儒之说视为法令。

    C. 作者认为宋儒解释《论语》错误很多,自己的解释都是对的。

    D. 作者恳劝尹似村早些觉悟,不要作那种见识狭窄的迂腐之士。

    6尹似村写信来责怪作者违背宋儒的认识解释《论语》,而作者却“颇不谓然”。请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不谓然”的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童话里的灰姑娘穿着一双水晶鞋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艳惊四座。然而,英国莱斯特大学物理系的一群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灰姑娘体重50公斤,鞋跟高度超过1.3厘米时,一旦走路,水晶鞋就会被踩碎。学生们在论文里给灰姑娘建议:“如果想获得王子的心,一定不要穿水晶高跟鞋。”研究论文发表在该校的物理学期刊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