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中划线实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发)
B.《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环旋着往上飞)
D.而后乃今培风 (培育、培植)
2、下列加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
B.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
C.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口一词
D.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只要在App上答题就能赢取现金,2018伊始,直播答题迅速掀起了一波全民答题热潮,直播答题究竟是能一直火爆下去,还是会昙花一现?
②央视“国家宝藏”栏目因为组织形式新颖,节目精彩纷呈,在同类栏目中独树一帜,引发收视热潮。广大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喜欢。
③一个敢于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坚持从严管党治党的政党,一定能拒腐蚀永不沾,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④长辈给晚辈准备压岁钱是从古流传至今的传统年俗。然而,春节还没到,许多人已经为压岁钱头疼起来:工资没涨、压岁钱却水涨船高。
⑤十三岁时,他读书读到古籍中关于“宇宙”二字的解释时,脑中忽现电光石火,大省曰:“原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者也。”
⑥陆九渊在象山精舍的教学活动有这几种形式:严肃认真的升堂讲说;颇似禅宗“机锋”的谈话;迁善改过的切已自反;寓教于乐的优游山林。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从黄沙漫天的茫茫荒原到“华北绿肺”的生态宝地,塞罕坝人不仅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绿色传奇,而且探索出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新路。
B.新教材中,小学中高年级设置课外阅读延伸,初中加强“名著选读”,就是在努力牵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语文教学“牛鼻子”。
C.对大部分游客而言,进入野生动物园前,先看到谢绝入园的一长串“黑名单”,可能比难入其眼的“警示通告”,更能让人长记性有触动。
D.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我们推行了很多好的政策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总是被人钻了空子,然后不得不去给政策制度“打补丁”。
5、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昨夜,慈母又入梦》《漫漫回家路》《老屋深情》《游子悲吟》
第二组:《收藏时光》《那银色的夜晚》《又是一年燕归来》《生活的步伐》
第三组:《旧时年味》《消失的脸谱》《怀念瓦当》《爷爷的藤椅》
A. 乡情萦怀 感悟生活 昨日黄花 B. 乡土乡音 感悟生活 昨日黄花
C. 乡土乡音 岁月如歌 雪泥鸿爪 D. 乡情萦怀 岁月如歌 雪泥鸿爪
6、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下面小题。
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及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为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由于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未完成的理论。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因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院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于用更高的维数可能是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这一点我不理解。
【1】“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句中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2】“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一句中他未能完成的伟大发现是什么?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
【3】“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一秘密”具体是指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4】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三点内容,据此填写下面的空格子,并指出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不变的角度阐述了万物同人类一样都是永恒的道理。
(3)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场面,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如果害怕骄傲自满就要“______________”,如果施加恩泽就要“______________”。
(2)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庭院中风景优美,每月十五的夜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一吹,影子也跟着摇曳,十分可爱。
(3)“英雄”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在作品中常用来表达对某人的敬仰或作者的某种抱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语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陈情表》中李密在祖母刘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自己在旁侍奉汤药,未曾离开。
(2)《燕歌行》中,高适饱含热情地赞美战士们不畏牺牲、不图名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花因其清雅高洁深受人们喜爱,又被称为“芙蓉”,这一美称,在古代诗文里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芣苢》中用重章叠句法,多次写芣苢茂盛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写采摘过程中,从茎上成把地握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写采摘得很多,只得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2)杨万里《插秧歌》中,用比喻手法刻画环境,反衬插秧时的紧张气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农人忙于劳作、无暇吃饭休息的样子。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指出失尽人心的秦始皇,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最终只能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惨现实。
(2)曹操《观沧海》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写出了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的开阔之境。
12、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海州①道中二首
[宋]张耒
其一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②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其二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逃屋③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注释】①海州:在今江苏北部近海一带,②罾:鱼网。③逃屋:指逃亡者原来住的房屋。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分别以“孤舟夜行”“秋野苍苍”领起全篇,分别从水上与原野两个视角展现了诗人秋夜舟行时的见闻与感受。
B.第一首诗写夜行,调动视听感官,既写守罾的茅屋与罾头明月,及写天未明而鞭牛声起,写出苏北农村夜晚之静谧。
C.第二首写秋野,视听结合,田荒,逐多草虫鸣叫,秋雨多,水满辙,又助长荒草滋生,一派萧条景象。
D.两首诗篇末两句带有较深刻的含义,使人感受到作者对一路景色和人民生活非常注意观察,感受深切。
(2)“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描绘了一幅怎样画面?
(3)这两首诗的写作内容有何相同点?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又有何不同?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钱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吴越王,为大将胡进思所废,而立其弟俶。俶归朝,群从悉补官,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易年十七,举进士,试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恶其轻俊,特罢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三。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召试中书,改光禄寺丞、通判蕲州。奏疏曰:“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近代以来,断人手足,钩背烙筋,身见白骨而犹视息,四体分落乃方绝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长吏竞为残暴,婺州先断贼手足,然后斩之以闻。寿州巡检使磔贼于阛阓①之中,其旁犹有盗物者。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帝嘉纳其言。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书丞、通判信州。东封泰山,献《殊祥录》,改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祀汾阴,幸亳州,命修《车驾所过图经》,献《宋雅》一篇,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发国子监诸科非其人,降监颍州税。数月,召还。久之,判三司磨勘司。上言:“官物在籍,而三司移文厘正,或其数细微,辄历年不得报,徒扰州县。自今官钱百、谷斗、帛二尺以下,非欺绐者除之。”真宗雅眷词臣,其典掌诰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累迁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傣直未满,卒。仁宗怜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赐以冠帔。
(节选自《宋史·钱易传》,有删改)
【注】①阛阓:街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B. 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C. 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D. 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始设于唐朝,一般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B.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文中的“景德”就是年号。
C. 泰山,五岳之首,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D. 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钱易自幼苦学,早年怀才不遇。首次参加科举考试时,钱易虽才识卓越,却被特意淘汰;后被苏易简举荐给太宗,又因盗起未被起用。
B. 钱易刚正不阿,敢于陈述己见。他认为在第二次科举中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有关人员压制所致,故上疏直言进谏,真宗对此非常反感。
C. 钱易知古鉴今,奏请废除酷刑。他认为当今各地酷刑之风太盛,如果一味施行酷刑,将无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真宗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D. 钱易颇具文采,勤于政务。他多次进献文书,被皇帝提拔为文秘机要之臣,负责起草诏书、查核案件等工作,后在任上连日值宿,不幸逝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
(2)官物在籍,而三司移文厘正,或其数细微,辄历年不得报,徒扰州县。
14、作文:“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是在移动互联网时期,用含有特定对象的符号、图片等来传情达意。对于“表情包”的流行,存在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人认为:作为一种民间符号“表情包”体现出其强大的流行文化的力量,它能传速、直观、生动传递着使用者的多种情感,拓宽了人们表情达意的空间。也有人认为:“表情包”的流行,形成人类交流“符号—— 文字 —— 符号 ”的循环。文字的式微,意味着文明倒退。……
对于“表情包”的流行,你如何看待?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