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北京高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我们想在疾病________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

    ②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________太阳的活动。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___显得太单薄。

    A.蔓延 监测 未免

    B.曼延 观测 不免

    C.蔓延 观测 未免

    D.曼延 监测 不免

  • 2、在即将开始的辩论赛中,正方观点是:治愚比治贫更重要。请从以下各项中选出与正方观点保持一致的两项。(  

    A.贫困的原因很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治愚是源,治贫是水,源远才能流长。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只有治愚才能治贫,反之亦然。

    E.贫穷的根本原因不是穷才穷,而是不会改变贫穷才穷。

    F.有些贫困村通过发展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人处世,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________。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________,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________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易事了。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这种超脱足够人们受用终生。

    A.气质  刮目相看  只是 B.品位  满不在乎  于是

    C.度量  等闲视之  但是 D.修养  置若罔闻  便是

  •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生意惨淡       教训惨痛       伤亡惨重       脸色惨白

    B.放松警惕       放弃计划       放声歌唱       放大图像

    C.加重负担       加速疼痛       加强锻炼       加剧发展

    D.凌空高挂       凌厉攻势       凌乱屋子       凌辱弱小

  •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B.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C. 【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宛、西都长安、南都洛阳。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D.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囚笼

    【坦桑尼亚】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①

    那些季节性出现的沼泽,把市区和乡镇分了开来。小店正处在通往市区的一个主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不错。每天清晨,最早的那批工人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过时,小店就开门营业了。晚上,一直要等到最后的游荡者没精打采地回家才会打烊。哈米德觉得当售货员挺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过路人。忙的时候,他脚不着地,一边和顾客们插科打诨,帮他们从货架上取下各种商品,一边为自己的驾轻就熟而沾沾自喜。干得累了,就一屁股坐在一只充当钱柜的箱子上休息片刻。

    姑娘是在他正打算关门时来的。见到姑娘,他殷勤得没了边。姑娘却一脸嫌恶。“打一先令的印度酥油。”她说话时侧着身子,不愿意看他。她身上裹着一块布,在昏暗的灯光下,露在外头的肩膀闪着亮光。他弯腰打酥油,心里充满渴慕和心悸。她付了钱接过碗,转身就走进了夜色中。谁知道这黑沉沉夜幕下隐藏着什么祸害人的东西呢?他等着,心里甚至盼着她的求救声,但他什么也没听到。

    不知道为什么,当他站在那里看着她消失在夜色中时,开始厌恶起自己来。她完全有理由鄙视他。他的身上和嘴里都臭烘烘的,从来不去别的地方,洗得勤快又有什么用?他整天都待在店里,年复一年像个傻子一样被困在圈栏里。

    第二天晚上,姑娘又来到店里。当时哈米德正和老主顾曼塞聊天。曼塞使劲地打量着姑娘。“有鞋油吗?黑色的。”姑娘问。“有。”哈米德回答。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干涩。于是他又清了清嗓子,重复了一遍“有”。姑娘笑了。

    “欢迎你啊,我的小心肝儿。今儿过得怎么样?”曼塞怪腔怪调地搭讪道,“你可真好闻,身上喷喷香!”

    哈米德背对着他们,手忙脚乱之中,竟然想不起鞋油放哪儿了。等到他终于找到的时候,才发觉姑娘一直在盯着他看。

    晚上关好店门,他就去法吉尔老人那儿坐上一会儿。老人是店铺的主人,就住在店后头。白天,一个女佣会过来照顾他,作为回报,她可以从店里拿一些日用品回去。晚上,哈米德就陪这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坐坐。

    哈米德睡在里面露天的院子里。碰上下雨天,就在店里收拾出一块地方,凑合上一晚。他从不出门。自从十几岁来到这个小镇后,哈米德一直在为老人照看小店,而法吉尔则为他提供食宿。他常常想念他的父母和他出生的那个小镇。尽管他不再是个孩子了,但一想到这些还是会让他泣不成声。

    姑娘再到店里买豆子和糖的时候,哈米德称分量时客气了点。她看在眼里,冲他笑笑。他很开心,尽管他知道姑娘的笑中带有揶揄。再下一次,她竟然跟他说话了,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问候。后来她又告诉他自己名叫茹基娅,刚搬到这里,和亲戚们住在一起。

    哈米德问她老家在哪儿,“姆文贝马林戈。”她说,说的时候一条胳膊伸得老长,表明那地方离这儿很远。从她穿的蓝色棉布衫上,哈米德看出她是做帮佣的。

    关了店门以后,他就站在后院的门廊上。多年来没有亮色的生活使他变成了这个样子,以至于现在会望着这个陌生小镇的街道,幻想这个并不熟悉的姑娘成为他的救星。他锁上店门,走到街上。令他惊讶的是,自己竟然不觉得害怕。

    堤坝上灯光闪烁,星星点点的亮光在黑暗中连成了一线。谁住在那儿呢?他心想。他害怕住在对岸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哪儿,而他却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他转身往回走。他总算迈出了第一步,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

    每次她来店里买东西,他都会多给一些,等着她莞尔一笑。偶尔壮起胆子,他也会恭维她长得漂亮,她则会喜滋滋地报以微笑。

    一天晚上,茹基娅来店里买糖,她还穿着那件蓝色的工作服。她跟他打趣:“你在店里干了这么久,肯定赚了不少钱吧?有没有专门挖个洞来藏钱啊?”他说:“我一无所有。”她咯咯咯笑了,表示不相信,看到他又加了满满一勺,她笑了。“谢谢。”她说着凑过身去接他递过来的袋子,“你总在给我东西,我知道你也想得到回报。那样的话,光靠这些小恩小惠就不够喽。”哈米德很不好意思。姑娘冲他笑了笑,就一头扎进夜色中去了。

    (有删改)

    注释①: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英籍坦桑尼亚作家。2021年,因“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开头写沼泽将市镇与城市分开,把读者带到如世外桃源般的故事发生地。

    B.第④段哈米德清了清嗓子重复了“有”,暗示了他对茹基亚的爱慕。

    C.第⑥段写哈米德找到鞋油时,才发现姑娘一直盯着他看,说明姑娘不为搭讪所动。

    D.哈米德害怕住在对岸的人,这种害怕并不源于那些人,而是源于不知自己身处何方。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情节简单平常,极为贴近社会底层的现实生活和底层普通人的心理特征。

    B.作者在表现茹基娅这个人物时,主要运用了肖像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C.小说在叙述过程中时不时夹杂非洲土语,这有助于展示非洲的社会风貌。

    D.小说描写了哈米德的黯淡生活,并借此表达了对殖民者的强烈控诉。

    【3】小说标题“囚笼”有几层含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小说第②段写茹基娅“转身就走进了夜色中”,小说结尾又写她“就一头扎进夜色中去了”。两次写“夜色”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自古以来,许多诗人都吟咏赞美过边疆风光。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写诗人到达边塞后看到的雄浑画面、壮丽景象。

    (2)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杜鹃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哀婉,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这种凄苦之意。

    (3)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铽《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

    (2)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应用填空题。

    (1)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我们的古诗词中有大量描写色彩的句子,请写出两句含有色彩词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那是_______,__________ ,意在以此干涉别国内政。

    (4)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语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题目中所提示的诗句。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借刘宋的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以致败归的典故委婉地批判了当时韩侂胄草率北伐的行为。

    (2)《过零丁洋》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宋朝国事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慨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骆宾王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出塞第二年。②漂梗:即泛梗,指生活动荡不定。典出《战国策•赵策》。瓜:指瓜时,即瓜熟之时。典出《左传•庄公八年》;后代称任取期满,等待移交之时为瓜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应该写于作者离开京城前往边塞登上天山、对京城有所思之时。

    B.首联用“忽”写出到达山顶时,见开阔之景而惊异、喜悦、思念,开宗明义,直指题目。

    C.第三联写诗人行军途中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长期艰辛行军衣带变得松弛。

    D.尾联诗人觉得生活令人伤感,夜闻胡笳之时悲哀之情难抑,泪水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流。

    【2】典故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可能比原有内涵更丰富,请结合第五联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適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贾生既以適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B.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C.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徐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D.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是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

    B.“博士”仅为学位名,为学位的最高一级。

    C.“公卿”即“三公九卿”。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D.“拜”在古代既可以指授予官职,也可以表示恭敬的礼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写文章闻名当地。他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曾被破格提拔。

    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嫉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

    C.贾谊从长沙被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皇上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

    D.贾谊多次向皇帝上疏,反映有的诸侯封地太多,不符合古代制度的规定,建议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今年是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假如你校将组织一次以“走向深蓝——人民海军的光辉岁月”为主题的国防知识竞赛,并由你担任知识竞赛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知识竞赛开始前的简短开场白。(要求:契合主题,符合礼仪要求,12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