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以西南、西北地区为重点,开展了一场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史称“三线”建设。下表为1963—1975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在大区域间的分配比重(%)。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
时期 | 沿海 | 内地 | |
总计 | 其中“三线”地区 | ||
1963—1965年 | 39.4 | 58.0 | 38.2 |
1966—1970年 | 30.9 | 66.8 | 52.7 |
1971—1975年 | 39.4 | 53.5 | 41.1 |
注:沿海、内地的比重数字总计不等于100,因为统一购置的运输工具等投资是不分地区的,未划入地区内。
A.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推动了东西之间交通状况的改善
C.意在调整工业布局提升国防力量
D.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其主要精神是维护封君封臣制度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会、封建贵族的特权。因为大封建主在同国王进行斗争时必须依靠骑士和市民,所以《大宪章》对他们的利益也有所照顾。由此可见,《大宪章》的签署( )
A.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开始
B.推动了封君封臣制度稳定发展
C.阻止了英国专制王权的建立
D.反映了政治运行兼顾多方利益
3、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有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甄别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其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察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甄别合格证书,可继任原职,不合格者被免职。北洋政府时期实行甄别的用意在于
A.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
B.保持行政连续性与稳定性
C.完善公务员的任职体系
D.为守旧官僚暗开绿色通道
4、如表为五代十国时期部分开国皇帝的信息。这反映出当时( )
朝代 | 开国皇帝 | 出身 | 民族 | 自己追溯的祖先 |
后梁 | 朱温 | 贫贱 | 汉族 | 舜时代的司徒 |
后晋 | 石敬瑭 | 贫贱 | 沙陀族人 | 汉代丞相石奋 |
后汉 | 刘知远 | 贫贱 | 沙陀族人 | 东汉的皇族 |
南唐 | 李昪 | 贫贱 | 汉族 | 唐朝皇室 |
A.豪门士族日益衰落
B.门第观念完全消除
C.民族交融不断加深
D.国家一统趋势加强
5、世界上许多民族通过武力扩张建立了庞大的帝国,西亚和欧洲的帝国甚至地跨亚非欧三洲,下面四个国家中不属于跨亚非欧三洲的是( )
A.德里苏丹
B.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这一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两个拳头打人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7、雍正十年(1732),谕令: “川省为产米之乡,历来听商贾贩运,从长江至楚,以济邻省之用……今江浙有需米之州县,望济于楚省”,并严谕“遇有江楚商人至四川贩米,或有四川商人往江楚卖米者,立即放行,不可阻遏”。这反映出,当时( )
A.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B.生产地域互补增强
C.海禁造成粮食短缺
D.商业经营规模扩大
8、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党
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
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9、近些年来中、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在角逐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矛盾与利益摩擦。这刺激了各国人工智能科学家、工程师们竭力为本国利益去做出前沿高端的成果,在历史“合力”中谱写人工智能新时代。这说明( )
A.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决定国家的发展前途
B.国际关系恶化根源于人工智能竞赛
C.国家科技水平集中体现在人工智能领域
D.人工智能研究竞赛蕴含着家国情怀
10、列宁和俄共(布)在苏维埃俄国的政治舞台上,拉开了改变原先的革命方法而创造性地采取改良渐进的全新方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大幕。这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据此分析,列宁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开展国家工业化建设
B.实施国家资本主义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11、1920年,矛盾在《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一文中明确指出:文学“不是‘浓情’和‘艳意’做成的”“不是茶余酒后消遣的东西!”他还说“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这反映出( )
A.忽视了文学的游戏消遣功能
B.新文学取代旧文学的趋势
C.改变文学导向成为国民共识
D.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12、1941年,余所亚创作了漫画《消夏图》,图中人物是国民政府官员。该漫画旨在( )
A.抨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
B.反映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昭示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D.强调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主张
13、如表是古代世界文明区骑兵使用情况。这表明( )
波斯 | 骑兵往往是先锋 |
马其顿 | 重骑兵是战场上非常重要的打击力量 |
罗马 | 广泛利用骑兵 |
A.骑兵成为各地区的普遍兵种
B.战术进步有助于古代帝国形成
C.马是战争中必用的武器装备
D.交通改善推动文明扩展与交流
14、以下是20世纪成立的某一国际组织建立的目的如下,该组织是( )
(2)推进国际贸易之平衡发展借以提倡并维持高度之就业与实际收益,并发展全体会员之生产富源作为经济政策之首要目标。
(3)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
A.关贸总协定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世界贸易组织
1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资本家奋发努力,改善企业管理,刻苦钻研本行技术业务,在全国人民民主爱国运动推动下,提出“国人愈爱国,国货愈宜精良”“出品精美,创造名牌”,打开产品销售市场。这表明( )
A.爱国情怀助推民族工业发展
B.民族企业资本实力不断壮大
C.民族工业摆脱技术落后局面
D.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16、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以下哪一个官名不是唐代三省的名称(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内务省
17、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 )
A.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
B.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
D.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18、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分裂为马其顿、塞琉古,托勒密等王国。这些王国设计钱币时,大多将亚历山大形象铸于钱币之上。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彰显权力传承的正统
B.宣扬亚历山大的功绩
C.推动希腊文化的传播
D.便利商业贸易的开展
19、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陆续废止了种种变法政令,但她认识到在领导权以外的各项事业,必须依靠新人去办;而新的人才旧办法是培养不出来的,只有改用新办法,为此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其根本目的是( )
A.借此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
B.培养精通西学的各类人才
C.改变自己的政治保守形象
D.认识到新式教育的先进性
20、下图为清初安徽《霍山县志》对当地经济的相关记载。据此可认定该地( )
◆土人素不辨茶味,唯晋赵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裹粮,投牙预质,及采造时,男妇错杂,歌声满谷,日夜力作不休。 ◆麻有火麻,早而皮韧……又有苘麻,亦可为绳索。有苎麻,可绩而为布。 ◆薯味略同山药而稍鬆,大者长尺余,围盈拱。出六西乡苏埠,霍地间有种之者。 |
A.高产作物得以推广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C.农作物种植多样化
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21、“伟大的革命是在路德的宗教改革中才出现的,……精神解放出来了。”这表明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
①推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②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
③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茶叶种植至宋代已遍及南方97个州郡,北宋中叶,产茶在五、六千万斤左右,南宋增至一亿斤上下。以每斤均价30文计,产值达200万~300万贯铜钱,折合米约200万~300万石,相当于北宋漕粮总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据此可知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C.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23、公元9年,王莽意欲恢复井田制。中郎区博谏莽曰:“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讫今海内未厌其敞。”分析可知,中郎区博谏议中所阐述的商鞅变法( )
A.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B.代表了普通民众的利益
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吸取了王莽改制的教训
24、清中期以后,各州县官府制定户口循环册,该册分为循、环二册,官府将环册发给各地保、甲长,由其即时记录辖区户口变化。保、甲长每一季结束时把环册交到官府,领取循局继续记录。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对民众的人身控制加强
B.国家赋税征收得到保证
C.政府注重基层治理的时效性
D.保甲制度取代宗族体制
25、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____,推动了____的深入开展。在东亚,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____,掀起了____。
(2)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发动了____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掀起了反抗____的斗争。在西亚,____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在南亚,印度人民在____的领导下,多次发起____运动。
26、北宋________和南宋________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27、启蒙运动
(1)背景:________________不断发展。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________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3)内容:①提倡用________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
②批判锋芒直指________________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4)实质: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①为________________做了舆论准备;
②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____________。
28、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________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________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29、意义
(1)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____________、民主权利和____________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30、 西方文官制度的作用:弊端:没能触碰________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________习气和________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3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________和穆斯林联盟领袖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1)印巴分治
①在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下,________被迫同意印度独立。________年,印度和________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
②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________。
(2)其他地区:印度独立前后,________、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________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________瓦解。
32、实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________的社会运动
33、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________年。
34、兴起:从________起,一批学者掀起了________。儒学僵化儒学经典产生于先秦,到汉代已难以读懂,学者对文字进行解释,称为“注”。汉代的注释到唐代又难以理解了,于是出现了对注释的解释疏通,称为"疏'。学者热衷于细枝末节的繁琐笺注,对现实的政治实践与个人精神生活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陷入危机之中。
35、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写出开辟新航路的两位著名航海家。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在跨越。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3)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6、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概况和《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
归纳材料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
38、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
39、外交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