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课上,讨论中世纪欧洲封建王权强化的问题,同学们征引史实,各抒己见
甲说: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是:我......效忠我的主人.....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乙说: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他一个额头吻以示原谅。
丙说: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与教皇冲突,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得到“民众支持”;1308年教皇被迫前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
丁说: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宣称“(英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有越权、司法权”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甲说、乙说
B.丙说、丁说
C.甲说、丙说
D.乙说、丁说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36(后增至41),设县约1000左右。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A.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
B.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3、18世纪,法国学者狄德罗主编了《百科全书》,编纂者既有狄德罗、卢梭这样的出身平民者,也有霍尔巴赫男爵、孟德斯鸠男爵、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伏尔泰。法国大革命以前,《百科全书》共出版了6个版本,印刷了大约2.4万套,美国富兰克林、宪法之父麦迪逊、“门罗主义”创始人门罗都购买了《百科全书》。这表明当时( )
A.启蒙思想契合了时代潮流
B.专制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C.全民教育提高了民众觉悟
D.启蒙运动内涵发生变化
4、从1905年到1911年,关于留学生的洋科举,清朝举办了6次,录取了1388人。被录取者除了有老的科举称号外,还会因所学专业被冠以新的称号,比如“工科举人”“商科进士”等。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清朝选官( )
A.保留乡试殿试模式
B.采取有序方式推进
C.侧重选拔留学人才
D.具有新旧并存的特点
5、在汉代张掖郡辖区内出土的《居延汉简》记载:“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闰月丙戌,甲渠(县级屯戍机构名)令史董子芳买鄣(要塞)卒口威裘一领,直(值)七百五十,约至春钱毕已(还清欠款)。旁人(证人)杜君隽。”此简的史料价值是( )
A.了解西汉管理西域的机构设置
B.提供财物交易契约的实际例证
C.明晰汉代地方官吏的行政职责
D.研究东汉监察制度的具体案例
6、下表是明清时期在贵州推广科举制后的相关记载摘要。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 )
地区 | 记载 | 出处 |
平坝卫 | 自开建以来,百年于兹,渐被王化,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 | 【明】沈思充《贵州通志》 |
贵阳 | 礼宗考亭,不随夷俗,文教丕扬,人才辈出 | 【明】郭子章《黔记》 |
安顺 | 务本兴行,渐洗蛮陋 | 【清】鄂尔泰《贵州通志》 |
A.推动了文化重心南移
B.完成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C.促进了文化上的统一
D.加速了改土归流的实施
7、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人民日报》迅速予以转载,带动各地党报纷纷转载,从而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日报》的这一行为( )
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内的影响
B.营造了利于改革的舆论环境
C.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移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魏晋时期,“州”发展为一级行政单位,且州郡数量不断增殖,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远超东汉,地方上为增加将帅资位而建州郡,还有为了羁縻“异国之人”而设州县者,刺史守令皆用豪酋。这一时期州郡的增殖( )
A.表明疆域扩大导致机构的增加
B.旨在推进民族交融的进程
C.折射出政权统治蕴含重大危机
D.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9、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是“万国皆通商”,“害人之物为禁”,“通商者务要凛遵天令”,对于擅自闯进境内的外国兵舰开炮射击,对于走私贸易的商船加以制裁。太平天国的这一对外政策( )
A.遏制了鸦片贸易的发展
B.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
C.成为其最终失败的根源
D.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
10、元朝初立御史台。忽必烈诏谕说:“台官职在直言,朕或有未当,其极言无隐。”嗣后,数月间“追理侵欺粮粟近二十万石,钱物称是。”忽必烈敕令中书省、枢密院,凡有事与御史台官同奏。廉希宪曾曰:“立台察,古制也。内则弹劾奸邪,外则察视非常,访求民瘼;裨益国政,无大于此者。”从材料中不能够得出
A.御史台官员权限过大招致不满
B.御史台官员可以谏言皇帝
C.忽必烈借鉴了唐宋的政治文明
D.元朝御史台可以纠察百官、追理财赋
11、近几年,网络订餐日益盛行,街头随处可见载着“美团外卖”、“饿了么”送货箱的快递车辆,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互联网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城市公共交通推动了快餐行业创新
C.互联网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膳食结构
12、清代奏折制成为固定制度前,军机大臣当面聆听皇帝指示,草拟文书,形成谕旨,由军机处密封,函面上书“办理军机处封寄某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处某官开拆”。廷寄到达后,由受命者本人拆阅,不许其他人代拆。据此可知,清代( )
A.军机大臣的位高权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
C.军机处的保密性极强
D.皇帝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13、18世纪以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的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此现象深刻反映了( )
A.手工工场的发展
B.生产组织管理规范
C.时间观念的增强
D.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14、西周制度中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然而在湖北出土的曾侯乙(战国早期)墓中却完全采用了九鼎八簋的组合方法,并且陪葬的物品中有一套完整的编钟。这说明战国时期( )
A.礼乐制度遭到挑战
B.民族交融频繁
C.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D.宗法观念淡化
15、王震中在《商代都鄙邑落结构与商王的统治方式》中认为:“商代的政区既然可以划分为内服与外服,即王畿与四土,商王对其的管理和支配也有着王畿和四土的区别。在四土范围内,侯伯领地由侯伯自己进行统治和管理,商王主要通过贡纳关系来控制这些附属国族。”据此可知商朝时期
A.内外服制削弱了商朝的统治
B.四土地区不接受商王的统治
C.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王畿地区都是商直接控制区
16、与商王信奉的占卜不同,周王信奉的占筮内容极广,主要包括"八故",一曰征(战事)、二曰象(风云灾变)、三曰与(与人以物)、四曰谋(策划谋议)、五曰果(事成与否)、六曰至(来到与否)、七曰雨(降雨与否)、八曰瘳(病愈与否)。这反映出( )
A.殷周之际社会动荡
B.天命观念遭到质疑
C.人文理性色彩的增强
D.王权与神权尚未结合
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关键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
A.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从此开始推行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迅速展开
D.我国干部录用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
18、宋太宗时规定,各路转运使不准随便上京奏事,遇“非常事,许乘驿入奏”。神宗时,特准部分转运使“如有要切公事,须合面奏者,即取旨”。徽宗后期,要求转运使“各条具所部无名之费、不急之务”奏报朝廷。据此可推断( )
A.地方向中央奏事流程规范化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逐渐下降
C.转运使的政治地位日益上升
D.中央对地方管理方式集权化
19、1942年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认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中国现时比较进步的生产方式”,提出“党的政策是鼓励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决定有利于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壮大反对国民党力量
C.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
20、明初继承元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但是宰相数量大为减少,中书省相关僚属数量大为减少;后来朱元璋更是下旨:“诸司奏事不必关白(禀告、告知)中书省。”这些做法( )
A.相关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为中央制度变革创造条件
C.否定元制彰显统治合理性
D.表明宰相已威胁皇帝权力
21、商会是近代工商业者自发建立的联合组织,积极活跃在近代舞台上,下表是 1915 年部分商会的活动。这些活动表明( )
3月中旬 | 上海总商会议董虞洽卿发起成立“劝用国货会” |
3月中下旬 | 上海商界首先集会讨论抵制日货之事 |
4月初 | 上海总商会开始筹议发起“救国储金”活动 |
5月12日 | 北京总商会向全国各商会发出通电:“政府让步讲和,权利丧失,国几不国” |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商界积极参与反帝爱国斗争
C.北洋军阀统治腐败导致民心尽失
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兴起
22、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中央军委根据会议精神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 )
A.加快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步伐
B.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
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3、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达到5.45亿。从1700年开始,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B.全球范围的物种交流
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人
D.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
24、元朝时某一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变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此制度指的是( )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5、中医药的成就
|
|
战国时: | 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 |
战国至西汉间: |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
东汉晚期 | (名医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
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 |
唐朝 | 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 |
明朝 | 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总结临床经验,使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
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 | |
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________________生理学或医学奖。 | |
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 |
针灸学 | 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它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治疗效果显著,简便经济,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也被世界许多其他国家所接受。 |
26、袁世凯夺取胜利果实
(1)原因
①袁世凯的威胁利诱:攻陷汉口、汉阳,武力威胁革命势力;诱使革命党人和议;对清政府施压
②________国等列强的支持
③孙中山妥协退让:只要________,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袁做大总统。
(2)结果
①1912年2月________,清帝下诏退位。
②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27、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以康有为、________为代表的维新人士挺身而出,发起了________运动。北方的下层民众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发动了________。清王朝为了实现自我挽救,开始________。革命派发动了________,推翻了________,结束了数千年的________,创建了________,颁布了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8、工厂出现:
(1)原因:为了提高效率、加强管理,人们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
(2)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_________,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29、西南
(1)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________年8月,________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中法战争于年底打响。
(2)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台湾军务大臣________的领导下,严密布防,多次击退法军。
(3)1885年3月,清军在________率领下取得________大捷,法军败退,法国内阁因此倒台。这时,清廷下达停战令。
(4)6月,________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法《越南条款》,承认________占领越南。
30、
帝国 | 建立 | 统治概况 |
波斯帝国 | 公元前6世纪 |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______和税收系统 |
亚历山大帝国 | 公元前4世纪末 | 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_____制;推广希腊文化 |
孔雀帝国 | 公元前3世纪 | 佛教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 |
罗马帝国 | 公元前1世纪末 | 帝国在_______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3世纪之后,罗马帝国陷入危机;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_________灭亡 |
31、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___,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32、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______________。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________________。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2.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俄罗斯帝国
9世纪,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__________的影响。16世纪初,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1547年,______________正式加冕为沙皇。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3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________,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________。
34、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_》,规定平均分配土地。后期颁布了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_________》。
35、“儒家的努力”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的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②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我国古代思想界反映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③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在对待儒家思想方面的具体措施。
3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反帝反封建,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合作。请回答: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发生在民主革命的哪一时期?取得了什么革命成果?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发生在民主革命的哪一时期?取得了什么革命成果?
(3)为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期望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请回答:今天的台湾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4)你认为我们如何做才能解决台湾问题?(至少写出4点)
37、阅读“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单位:千人)
朝代 | 黄河中下游 | 江淮地区 | 西南地区 | 两广及福建 |
西汉 | 38256 | 7871 | 4364 | 698 |
唐朝 | 28898 | 12137 | 8081 | 2484 |
(1)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哪一地区?原因是什么?
(2)唐朝时期人口的分布与西汉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
(3)导致人口地理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迁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要分析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38、根据要求写出内容:
(1)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古代朝代名称:
夏(公元前21世纪)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清(1840年止)
(2)暑假所读历史书的名字:内容概述:
(3)把下面的历史概念(或事件)按时序先后整理出来:
①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②希腊民主制度的繁荣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④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⑤瓦特改良蒸汽机⑥万民法
⑦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建立⑧整体世界形成
⑨郑和下西洋
39、少数民族分别创立了哪些文字?(从辽、金、西夏和蒙古归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