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怀着的________心情独个儿________在小船里,自以为从________到________,到________到________,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2)诗可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这样写道:________,________。于谦在《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怀。岳飞在《满江红》中________ ,________,空悲切。告诫我们: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而“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则是张志和悠闲自得,乐而忘归的精神写照。
(3)《古今贤文《真理篇)》中有很多至理名言:“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要谦虚,不能骄做:“________ ,________”告诉我们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但对于我们改正错误却很有帮助;“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2、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我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乐趣,老舍把__________当作乐趣;《四时田园杂兴(一)》中,童孙的乐趣是__________;冰心奶奶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动物身上获得了乐趣。
3、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
(2)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
(3)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
(4)要留清白在人间(____________)
(5)任尔东西南北风(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村上死了的人,开个追悼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经能够完成一项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辨字组词。
俱________ 聊________ 袭________ 栅________ 籍________
惧________ 仰________ 聋________ 册________ 藉__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_。
【3】解释词语:
①题:________
②缘:________
③不识: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8、阅读《十五夜望月》和《望月怀远》,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借景抒情,借助中秋节“_____,_____”的景象(用原文回答),抒发了作者 _____的感情。
【2】你还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请写出前后连续的两句。
答:_____,_____ 。
9、阅读《三打白骨精》原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唐僧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 数獐钯(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大蛇。大蟒喷愁雾,长舌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②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③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1】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想一想,①段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这段话描写的是课文中_____________ 。作者把人物写得这样美,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③ 处“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你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两角钱》,完成练习。
两角钱
(1)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2)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3)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百元的票子,让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 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4)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5)没有,裤袋也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 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6)这时候 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 回头一看 是那个男孩子 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山来 手心里攥着两角钱 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 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加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7)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 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他。
(8)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看到他那样的笑,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能够帮助人,尤其是帮助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 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 ”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9)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举手之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6)小节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章写了“我”前后两次在邮局与男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请分别简要概括。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4)自然段中这个男孩子 、 的样子让我感到奇怪。男孩有这样表现的原因是
(2)短文第(6)小节中“轻轻地拉了一下”表现出男孩 ;第(8)小节中“轻轻地抚摸”表现出“我” 。
(3)你对短文第(8)小节划线句子中“干净透明”这个词语的理解是
。
【5】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什么?在结尾处添上一句恰当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原本想把钱还给男孩,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全文说说,本文为什么要以“两角钱”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老师领进门(节选)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作者:刘绍棠)
【1】“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一句中的“这方面”指的是__________。
【2】“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文中指___________。它的前半句是“_________”。
【3】下列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成一棵树需要十年时间,而培养一个人则需要百年时间。
B.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C.人就像树木一样,不经过培养是不会成为人才的。
D.十年オ能长成一棵树,一百年オ能教育好一代人。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用“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试谈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吗?在上面的文段中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认真思考一下,试将这一处对比的作用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一连串的设问句具有抒情性,它们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概括上文内容或者说出上文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会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雪停了,太阳出来了,白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街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路旁的松树上挂满了雪球,亮晶晶的。四周雪亮雪亮,好像千姿百态的水晶宫。
【1】我会填。
( )的雪球 ( )的雪
( )的光芒 ( )的水晶宫
【2】我会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例:四周雪亮雪亮,好像千姿百态的水晶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乘坐一叶扁舟,航行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沉沉的小河上。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只见黑魅(xū)的峰峦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②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③“好啦,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
④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俯身划起桨来。
⑤“远着呢!”
⑥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离我们远着呢。
⑦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就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人神往,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眼见火光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其实却还远着呢!
⑧我们又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划了很久。峡谷两岸的峭壁,迎面驶来,又依次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那火光却依然在前面闪耀着,闪闪发亮,令人神往,召你前行,-----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⑨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闪耀的火光,似乎近在眼前,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也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但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奔流,奔流,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⑩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1】请给短文加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火光,我的反应是,船夫的反应是,文中“火光”象征着。
【4】读第⑧自然段,“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这句话前后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红读了上文有感触,准备写读后感,请围绕下列哪个选项谈感受最合适()。
A.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B.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C.上帝关上了一扇窗,必定会打开另一扇窗。
D.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读了短文,相信你深受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⑨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被”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21、习作表达: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要求: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