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民主选举时的口号是“民主政治,竞选第一”。边区政府解释:“竞选的好处就是摆出许多货色(候选人),叫人民选择……人民是不会受骗的,看得准确的,选出的都不会坏,竞选的人如若失败了,那只怪你的货色不中意。准备你的货色,下次再来吧!”这种做法( )
A.说明了“三三制”的广泛性
B.有利于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C.体现了中共的群众路线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2、21世纪前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体现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进入“开拓创新,主动塑造、积极引领”的新时期。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外交( )
A.在政策上发生了剧变
B.抛弃结盟的政治实践
C.重视新型的区域合作
D.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3、1797年,西班牙的美利奴绵羊被带入澳大利亚。由于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欧洲羊毛供应短缺,英国开始大量接受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到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已成为英国最大的羊毛供应地。这反映了( )
A.澳大利亚日益成为英国经济的附庸
B.战争促进了不同文化交融
C.羊毛贸易促成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圈地运动推动大洋洲开发
4、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的利益,如某个村民因“从领主的池塘中捉了条鱼”而被罚“向领主上交6倍于此的鱼” ,但当领主过度盘剥农民时,农民便利用庄园法庭来反抗领主,伸张共同体的精神和原则。这反映出中世纪的西欧( )
A.庄园里实现了自给自足
B.庄园法庭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力
C.庄园法庭倾向农民利益
D.庄园法庭维护庄园的社会秩序
5、过渡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时期的法制建设成就有(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③《中国土地法大纲》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汉代以前,绘画的主要功能是“善以示后,恶以戒世”的图示宣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畅神”“怡情”逐步成为绘画新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描绘爱情、文士才情性貌的作品。导致这-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思想渗透到艺术领域
B.绘画功能由政治转向审美
C.绘画艺术的自发意识形成
D.士人群体形成和个性觉醒
7、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了荒年。爱尔兰成了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由材料可知,农作物的交流
①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②增强了人类抗饥荒能力
③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 ④提高了全球的粮食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19世纪初,美国国会根本没有考虑单独给联邦最高法院盖办公楼,只在国会大厦一楼给它留了一个房间。时人这样描绘其窘境:“一个陌生人在国会黑暗的通道上转上一星期,怕也无法找到这个管理着美利坚合众国司法机构的偏僻角落。”据此可知当时( )
A.平衡制约原则形同虚设
B.邦联制限制了美国发展
C.封建残余势力影响深重
D.司法权处于较弱的地位
9、皇帝有两个最重要职能:一是国家主权统一的唯一象征,在法理和制度上讲,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个皇帝。二是国家法律政令的最终决策者,所有最高政令需要皇帝同意,皇帝诏令即政府最高命令。这表明自秦至清末皇帝是( )
A.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
B.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
C.三省六部的最高长官
D.地方行政机构的首脑
10、秦朝设“三公九卿”为中央政府组织,“九卿”中的太常掌管皇家祭祀,太仆掌管宫廷舆马,卫尉则是皇宫的卫兵司令。这反映出秦朝( )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B.政治凸显家国同治色彩
C.九卿为皇帝私人职官
D.中央机构注重儒家理念
11、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可概括为“2+6”体系,即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大基本医保制度横向覆盖为基础;以大额医疗费救助金、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医保扶贫六大医保制度政策纵向延伸为补充。这表明当今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
A.城乡统筹,保障极度
B.覆盖全民,层次多元
C.市场支撑,权责清晰
D.免费服务,兼顾公平
12、下图为1914年马星驰创作的漫画《寒蝉仗马之变相》。该漫画将肃政厅和平政院分别描绘成天冷时的蝉和皇宫仪仗队中被驯服的马匹。下列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
注:肃政厅和平政院是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建立的,负责纠弹行政官吏的违宪违纪行为
A.折射出民主政治发展的艰难
B.反映了近代监察体制的建立
C.旨在揭示袁世凯的复辟阴谋
D.体现了行政权力划分的混乱
1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内部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这表明该时期( )
A.国家统一
B.经济发展
C.军阀割据
D.政治稳定
14、下图为民国初年的漫画《未来之北京》。该漫画( )
A.反映了国民党内部力量的涣散
B.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反对袁世凯复辟
C.抨击了袁世凯解散国会的行径
D.指斥军警破坏《临时约法》的落实
15、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并认为不读《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还说读《诗》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在孔子看来,熟读《诗经》可以( )
A.加强道德自律
B.丰富文化素养
C.推动礼乐复兴
D.增进人际和谐
16、“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北魏时期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另有伏羲、女娲等均为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据此可知,敦煌壁画的显著特征是( )
A.以人为本
B.多元融合
C.题材单一
D.色彩朴素
17、秦统一后的国家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中央一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 )
A.直接体现了儒家的大一统理念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C.有效巩固了秦王朝统治
D.展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征
18、1953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办法》,这次人口普查登记与选民登记同步进行。有当事人回忆说:“大家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像过节日一样,挂灯结彩,敲锣打鼓,然后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这说明( )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D.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
19、1913年5月,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合并为进步党,以“出而组阁,抵制国民党”。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为当选正式大总统,又收买近百名国会议员,成立公民党,为大选拉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
B.政党完全沦为专制统治工具
C.北洋军阀内派系纷争加剧
D.资产阶级政党的局限性初显
20、18世纪80年代,在英国棉纺织业中,手工织机仍占绝对优势。到了19世纪中期,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动力织机增至22.5万台,手工织机则减少至6万台。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B.机器制造焕发新的活力
C.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
D.垄断组织的出现与扩大
2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反对愚昧与专制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 )
A.求同与存异
B.人文与博爱
C.浪漫与现实
D.科学与民主
22、在1945年4月至6月成立联合国组织的旧金山会议上,由于中小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代表以及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争取,对纳粹德国大屠杀暴行的揭露,联合国宪章草案增加了七项人权条款。这些条款( )
A.清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B.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
C.协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确保了人权制度进步
23、希罗多德治史的目的很明确,是要描写人类的事迹,并使这些事迹不至于被后世所遗忘。他“化传说的笔录为历史科学”,这并不是希腊思想中所固有的,它是公元前5世纪的发明,而希罗多德则是它的发明人。据此可知,希罗多德( )
A.强调知古鉴今
B.否定神话传说
C.关注希腊历史
D.具有人文史观
24、如下图为某同学学习明清时期经济所做的读书笔记。若为其补充一条内容,应是( )
①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帮 ②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③甘著、玉米等高产作物引入中国 ④_________ |
A.铁质农具开始使用,牛耕普遍推广
B.国家推行了均输平准干预民间贸易
C.在西南地区开始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D.手工工场使用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
25、条约体系
根据所学,完成以下填空
战争 | 条约 | 签约时间 | 部分条款 |
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1842年 | 开放广州、厦门、 E 、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 F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天津条约》 | 1856年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个通商口岸。 |
B | 1860年 | 增开 G 为通商口岸。 | |
A | 《马关条约》 | D |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在通商口岸设立 H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 | 1901年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26、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27、进程
阶段 | 主要事件 |
1914年 | ①德军进攻法国; ②________战役,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③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________的租借地,第二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
1915—1916年 | ①意大利加入________一方作战; ②________和索姆河战役伤亡惨重; ③________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海上封锁 |
1917—1918年 | ①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②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________年退出战争 |
2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____和____。
29、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30、宋朝是中国古代________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_______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31、日内瓦会议:1954年讨论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________召开,这是新中国首次以________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
3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为《________》
33、发明改变世界古往今来,科技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面貌,也影响着世界。将左侧的“发明”与下面的“改变”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火药: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蒸汽机: 汽车: 互联网:
34、后方大迁移——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水平都落后于日本。东部沿海工业大学、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规模向________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35、简述中国古代在冶炼、纺织手工业部门中的主要成就。
36、如何评价国际法和外交制度?
37、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38、(10分)阅读下列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的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在农奴制桎梏下,生产效率低下,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农业上,农奴主认为有大量的廉价农奴可以剥削,用不着改进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结果导致俄国农业生产处于长期停滞和歉收状态。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皇室、贵族、教会、国家占有全部土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缴纳繁重的租税,服劳役。他们的一切财产、人身、子女都属于农奴主所有,任凭地主打骂、买卖和转赠。
材料三 自由派贵族卡维林称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也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上述材料均出自张桂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材料四 19世纪俄国著名思想家赫尔岑在《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信》中,表达了对主张“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沙皇的“深深的和庄重的谢意”,并说:“(如果)和平的实现了解放,那么亚历山大二世的王朝将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材料出自赵丽杰《赫尔岑和平解放农民的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落后的农奴制是如何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2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在1861年之所以能够成功实行的前提是什么?(2分)
(3)对于“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亚历山大二世与赫尔岑两人的出发点有何本质不同?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39、分析影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