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填空
(1)qiáng qiǎng jiàng
“强”字在“勉强”一词中读第________声,在“倔强”一词中读________。“哄”字在“哄堂大笑”一词中读第________声,在“起哄”一词中读第________声。
(2)“________”一词和“徘徊”意思相近;“________”一词和“懦弱”一词意思相反。
(3)“笑”大夫过生日,子孙们都来贺寿:捧腹大笑、嬉皮笑脸、强颜欢笑、莞尔一笑、破涕为笑、笑逐颜开等。走在前面的是笑得美丽动的莞尔一笑 , 紧接着的是一点都不严肃的________,后面跟着笑得前俯后仰的________和刚才还眼泪汪汪的________。那热闹的场面,乐得“笑”大夫合不拢嘴。
(4)《桃花心木》中,作者在结尾说“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的原因是:________。
(5)仿照画线的部分写几句话。
“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您一株紫丁香,种在您的窗前,让我们芳香的祝福夜夜伴您入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本学期的课文中,________(填人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因为________。
2、词语接龙。
谈话→(_____)→(_____)→(_____)
平凡→(_____)→(_____)→(_____)
注意→(_____)→(_____)→(_____)
伙伴→(_____)→(_____)→(_____)
消灭→(_____)→(_____)→(_____)
3、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____________)。
4、组词。
勺(___)勾(___) 壁(____)璧(____)着 zhuó(_____) zháo(____) 都dōu (______) dū (______)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意思是光阴和黄金一样昂贵,而黄金却买不到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你还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元二”是_________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抒发了______的感情。
【2】传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才用了“绿”。那么他为何要用“绿”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是一首______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们,却得到皇帝特赐的火烛,享有特权。
【2】诗歌前两句用 、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5】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12分)
考核
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为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收入稳定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核,最终被录取的并不是她们,而是一位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雯雯。
最后一次考核安排在幼儿园的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在枝头欢唱。楼梯拐角处,却有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流着鼻涕,泪汪汪的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聘者,大多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他们都从小男孩的面前走过,满怀信心地去参加面试;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男孩擦干净了鼻涕,还亲切的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别着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我带你去找妈妈。”
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聘者匆匆下楼,对拐角处的小男孩视若无睹,惟有雯雯吧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了下来!
天哪,考生们大吃一惊,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专门设计的“机关”!
在一楼的大厅里,聚满了等待宣布结果的应聘者。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大家目瞪口呆,一双双惊愕的目光一起投向了着装朴素、相貌平平的雯雯。雯雯也暗想:“我的文化成绩并不十分出色呀,为什么……”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录像,众多的报考者,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划横线的词语。(2分)
视若无睹:
目瞪口呆:
(2)根据文章概括人物对待小男孩的不同态度。(2分)
众多应聘者对小男孩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雯雯对小男孩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说说小男孩在楼梯拐角处“等着什么”。(1分)
(4)文中的“考核”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梨花开了,又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思念。
梨园是我童年的摇篮,我在故乡滹沱河边的梨园里度过了纯真的童年。
记得,故乡的滹沱河在春天里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它似一条绿色的飘带束在梨园的腰际。水是透明的,映着蓝天;花是洁白的,散发着清香。春到梨园,花绽枝头,是故乡最美丽最动人的季节,也是我童年的小伙伴们最快乐的日子。
一夜春风花千树。梨花繁花似雪,滹沱河的清流中也浮动着白色的花瓣,碧水香溪载着梨园的天使向远方流去,也流在我和小伙伴们的心里!
梨花最洁白,最纯真,她从不用娇艳的色彩修饰自己。她蔑视一切虚伪和矫揉造作的货色。
也许正因为梨花洁白无瑕,才孕育了一颗芳心,才能结出最甜最美的果子吧!
【1】这篇文章统领全文的一句话是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一句话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
【3】作者在描绘梨花时,抓住了梨花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不仅赞美了梨花,还赋予了梨花一定的象征意义。在文中,你觉得梨花象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片段)
①要是读者知道我是怎样制造这些陶器,一定会为我感到又可怜又可笑。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和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结果,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了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②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我想以后就可以用来装粮食了。
③但这些容器只能够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水放在火上烧。一次我偶然生起堆火煮东西,煮熟灭火后,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些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④我当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也不知道怎样用铅去涂上一层釉。我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个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然后在四周和顶上点起了火,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十分小心不让火把它们烧裂。我怕它们烧熔了,就慢慢减去火力,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退去。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
⑤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成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谈不上美观,但很坚硬;其中一只由于沙土被烧熔了,还有一层很好的釉。
【1】认识汉字
“凹”字共有_____笔,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字共有_____笔,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中的“吃”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A.咽下
B.感受
C.费力气
D.承受,支持
(2)“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中的“生”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A.出生
B.生计
C.使柴、煤等燃烧起来
D.不熟悉的
【3】按“做陶器”“烧陶器”的内容把短文用“‖”分成两部分。你觉得哪部分内容写得最精彩、最细致?为什么?
【4】选文表现了鲁滨逊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文气象历法。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农历二十四节气也逐步演化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风俗。
②首先,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为360度,即为一个回归年。按照天文学的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 1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 360 度,全年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③其次,二十四节气实现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的完美结合。二十四节气在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的同时,还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在中国广袤的地域空间和悠长的历史岁月里,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纷繁多样的民间文化。谚语、歌谣、诗词、传说、曲赋等文学样式,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等等,共同为二十四节气注入了奔流不息的文化生命力。
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民间谚语,多带有传统农耕文化的意味。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春分,春分,麦苗起身”、“芒种忙栽”、“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等等。歌谣方面,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诗词曲赋方面。描绘二十四节气的精品佳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宋代陆游所著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作:“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戏曲方面更是有令人拍案叫绝的优秀作品。如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所著《节气歌弹词》。词人将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语意双关、丝丝入扣、浑然一体。这些依托二十四节气创作的文艺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分。
⑤与二十四节气相生相伴的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头伏、二伏、三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无不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⑥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饺子、吃羊肉等习俗。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1】文中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广袤(mào) 丝丝入扣
B.惊蛰(zhí) 拍案叫绝
C.祭祀(sì ) 浑然一体
D.浸透(jìn) 纷繁多样
【2】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请你推算一下“一九”是从哪个节气算起的。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答: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一项是( )
A.立春 B.端午 C.立冬 D.清明
【4】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童谣,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节气名称。二十四节气(节选)
东风解冻鱼上冰(_____) 冰雪融化桃花开(雨水)
草木萌动鸿雁来(惊蛰) 芽茶播种燕飞舞(春分) 细雨放飞柳飘絮(清明) 雨生百谷春盎然(_____)
【5】根据字谜,猜节气。一百减二
答:__________________
【6】依据全文,请你写出第⑥段“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中“根”字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慰一_________ 深刻一_________ 踪迹一_________ 调理—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焉知非福: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这里的“受尽折磨的处境”是什么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__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xíng háng)事( ),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卸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卸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卸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 )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 )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 )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yuè lè)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精神失常的样子。形容人言语行动轻狂或超出常态。(________)
②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_______)
【4】将下列词语选择合适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哈哈大笑 嘻嘻哈哈 出人意料 蹦蹦跳跳
【5】教授准备返回时,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明白了哪些道理?用波浪线划出。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
_____
16、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缩句)
(2)敌人承认人民解放军威力无比。(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端过来两杯绿茶。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4)妈妈说:“我希望这次你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改为转述句)
17、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别开生面。按要求改换句子的形式(不能改变句意)。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被”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生活中,你一定有自己喜爱、欣赏的植物吧!或花,或草,或树……这些植物不仅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它们身上的一些品质也同样触动着我们的心灵。选择一种你喜爱的植物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内容充实,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