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2月,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目标。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这一过程及内容说明( )
①全国人大拥有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及人事安排的最终决定权
②党和国家机构要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
③国家最高立法权由全国人大行使
④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头戏”。从4月1日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至8月15日,山东已累计有1583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上述政策对经济发挥作用的路径正确的是( )
A.释放市场流动资金→解决企业融资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B.减轻企业税务负担→化解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居民收入
C.减轻企业税务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主体→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D.企业减税→强化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3、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论述说明( )
①作为实践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
②要让马克思主义牢牢植根于中国丰厚的文化沃土之中
③要用优秀传统文化统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当前我国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促进竞争。这样做有利于( )
①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激发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②保证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③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④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2023年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翻开马克龙访华的随行企业高管名单,法国电力公司、空客、阿尔斯通、威立雅等一批法国大型企业均在其中。此访期间,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马克龙更是当众表态称,欧洲必须抵制与中国“脱钩”的言行,因为( )
①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②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
③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奉行多边贸易体制
④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美国号称“民主的典范”,但每逢总统、国会选举时,100多年前共和党联邦参议员马克·汉纳的这句话总是会被反复想起并引用,那就是“要赢得选举,需要两样东西,一是金钱,第二个我就记不得了。”这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 )
①金钱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好的政治外壳
②参加选举是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
③资产阶级以民主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
④资本主义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某服装企业深耕羽绒服领域多年,始终坚持为顾客创造价值。该企业专注技术研发,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出了多款凭借创新度与差异化引爆消费市场的产品,成功构建了多元化的单品矩阵。2021—2022财年该企业收入同比上升20%,实现连续5年复合增长率达18.9%。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
①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营销
②重视产品质量,产品适销对路
③优化产品结构,引领消费风尚
④注重科技创新,优化经营管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和好莱坞文化的影响力,正在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成长,也在动摇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为了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某高中举行主题班会,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有( )
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生活越来越好了,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转变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
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全民的超阶级的国家
④判断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023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宪法规定的( )
A.决定权
B.监督权
C.任免权
D.立法权
10、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改革地制,使农民进一步摆脱与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相适应的井田制(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的束缚。以家为单位,“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农民小土地所有制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一大显著特征。这说明( )
A.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B.井田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封建制生产关系全面施行
C.农民小土地所有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土地生产资料由国有转归家庭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
11、公安部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等领域突出违法犯罪,全力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听令而行,吹响“集结号”,全力以赴打好“昆仑2023”开局之战。这一举措旨在( )
①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②扩大市场监管,维护诚实守信市场秩序
③优化公共服务,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④主动服务大局,激发知识产权创新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
①有利于增强其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②需要民营企业家增强家国情怀,做爱国敬业和回报社会的典范
③有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需要国家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聚焦互联互通、推动合作共赢。这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又丰富了多边主义的内涵和实践。这告诉我们( )
①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②中国坚持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各国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并以合作取代竞争实现自身的发展
④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能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是( )
①集体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08年,绝味公司注册成立并申请注册了5款商标。到2019年12月,“绝味”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餐饮品牌。2022年,绝味公司发现在市场上出现多家名为“纯味”的店铺,不仅门店的装修风格与绝味近似,连使用的商标相似度都很高——均为手握红辣椒的鸭子与文字组合,其官方网站还将门店照片与商标置于显著位置宣传。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纯味”公司不构成不正当竞争,因为“纯”与“绝”二字字形明显不同,不会产生混淆
②“绝味”公司在经营中建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纯味”公司的行为属于典型的“搭便车”
③“纯味”的经营行为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选择,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④“纯味”通过仿冒手段,使消费者发生误认,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6、新型举国体制,是一项集中全国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以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为根本目的,以攻克某项重大项目或完成某项重要任务为主要目标,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和跨越式进步为外在表现的独特体制。新型举国体制( )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B.确保我国高新技术始终引领世界潮流
C.依托国内市场,增强国内循环的内生动力
D.使更多创新要素集聚,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17、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可见,马克思主义( )
①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
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显著标志
③在中国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继承和发展
④是发展的理论,为新时代新问题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是中国首个以“生态”为主题的节日,彰显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将更好地唤起人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坚持不懈、持续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迈向新台阶。这表明( )
①应该循序渐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质变比量变更能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③事物发展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要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荒地“换颜”,建成生态停车场;庭院“变身”,变成微田园景观带;河湖“四清”,河水清起来润起来……近年来,仙桃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生福祉,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从政治与法治的角度看,市政府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人民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B.广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0、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显示,2012年至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中民营企业占比从49.7%提升至51.8%。民企30强、50强、百强营收门槛分别为1903.9亿元、1369.5亿元和791.4亿元。这说明( )
①企业活力是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的源泉
②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党执政兴国重要支柱
④我国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这体现了( )
①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适应新的要求,对上层建筑进行改革,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利于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2023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据统计,扩员后,金砖国家GDP之和占全球GDP的比重将增加到28.99%,这也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上述事实表明( )
①南北发展不平衡仍是全球最突出问题
②金砖各国逐渐用合作关系取代竞争关系
③金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④金砖国家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党的二十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以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
A.是通过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发展
B.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D.能解放生产力以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
24、2023年8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5件典型案例,涉及英雄烈士名誉荣誉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老年人权益保护、业主权益保护诚信经营诚实信用、见义勇为、自甘风险等主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上述典型案例( )
①有利于以法治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彰显了在全社会捍卫公平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
③体现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水平不断提高
④表明司法机关坚持程序公正,推进公正司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材料一:“到此一游”——劣迹斑斑
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2015年4月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被一名叫路某某的游客恶意刻字;2015年11月一架上海飞往沈阳的航班飞机舷窗的透明玻璃上,被刺了“吴昊南一一一游”字样;2015年12月故宫御花园内坤宁门北侧一铜缸被游客刻字秀恩爱……这一系列的不雅行为,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一一越是无赖,越想不朽!
材料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自1987年以来,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新浪新闻中心外媒称,中国禁毒委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已登记的吸毒群体中,青少年占了近80%。有专家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主动承担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担子,让孩子远离毒品;也有专家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根本措施还在于青少年自身应主动提升素养,拒绝污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不良文化现象。
(2)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6、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 )
27、材料一 去产能是当前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其中包括处置僵尸企业、化解房地产库存、防控金融风险、降低企业成本等具体方面。首先要从“减法”入手,将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实行市场出清。按照“淘汰一批、重组整合一批、置换退出一批、产能核减一批、搁置延缓一批”的原则,压减存量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其次还要在“加法”上做文章: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落实产能置换政策、严格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等。
材料二 去产能是一项很复杂、很艰巨的工作,除了做好“加减法”,还要做好“减法”的配套工作:对于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效益。“僵尸企业”涉及人员多,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理的原则,完善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尽可能地争取中央专项奖补,还要完善预案、一企一策,做好分流下岗职工安置工作,坚决防范社会风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去产能过程中如何做好“加减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点回答,政府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如何做好“减法”的配套工作。
2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作为安徽省重点培育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今年4月至7月, “书香安徽阅读季”将再次开启大幕。但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对“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理解。
29、材料 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涵盖了从“舌尖”到“车轮”.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等多个方面。2013年也因此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禁令之下,无论是官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灰色收入少了,办公用房小了,公车不能私用了,单位常见的福利不见了,各种礼节活动取消了……有公务员抱怨:“收入低,责任大,晋升难,公务员不好当。”
结合材料,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分析,怎样才能当好公务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