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年 自( )
( )不得( ) 万象( )新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模(______) 无济(______) 得意(______)
(______)忍受 (______)不动 (______)会神
跃跃(______) 记忆(______) 溜之(______)
1.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______),但是一只老母鸡总是说别犯傻。
2.他大为吃惊,就(______)地站在台阶上听了起来。
3.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______)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
3、给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一脉( )活泼的清泉,几只小蝌蚪在自由自在地摆着尾巴。
4、用四字词语替换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
1.“缩小机构,精简人员”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________)
2.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________)
3.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帕(________) 框(________) 戒(________) 即(________)
怕(________) 诓(________) 诫(________) 既(________)
6、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①立根 。②
还坚劲,③任尔东南西北风。④
注:①咬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②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③坚劲:坚韧刚劲。④尔:你。
【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代的____。这首诗是一首__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_____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是一首( )诗。
A.爱情
B.送别
C.爱国
D.边塞
【2】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了,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
【3】与本首诗表现的主题不同的两句诗是(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D.白日放歌领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8、古诗阅读。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他乡:________________ 那: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华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的情景,请在诗中用波浪线画出这一天的习俗。
【3】对诗的三四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心中已经厌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
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人情,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
【4】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强烈对比,把内心情感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因为一个援助项目,王小明的爸爸来到非洲工作,一到过节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念祖国和亲人,每当这时就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9、限时检测
讨债
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10块。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母亲的负担,尤其大姐那笔不小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也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上,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方法吗?
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10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陈家满目窘迫、凄凉。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嚅着:”那10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她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妈深深地埋下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方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她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10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10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 “不,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子他妈已经好了,家里好过多了。”
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双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钱,把10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安心的。”
那一瞬间,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题目“讨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那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是通过哪几件具体的事体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穷不能穷孩子”中两个“穷”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母亲讨债时的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一句中爸欲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我”对母亲评价变化的四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文章最后一段写几句点评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刘老师不仅是我们的班主任,而且是我们的“大朋友”。他常常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秋天,刘老师带全班同学到天坛公园采集落叶。他还给我们讲解有关树木叶子的知识,让我们感到十分新鲜有趣。
更有趣的是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刘老师带我们到龙潭公园打雪仗。
“战斗”开始了,我们“大个子”组(猛烈 热烈)进攻,刘老师率领的“小个子”组渐渐吃不住劲了,退到了树丛里。接着,我带着几个人,想绕到侧面,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时,刘老师却带着一支“突击队”包抄了过来,我们急忙撤退,但雪球已经纷纷打在我们身上,刘老师率领的“队伍”胜利了。欢笑声飘荡
在公园上空。刘老师的眼中(闪光 闪烁)着孩子般的喜悦,他和我们的心贴得更紧了。
【1】选择文中括号内用得恰当的词语。
(猛烈 热烈)________进攻 眼中________(闪光 闪烁)着
【2】给划线词选择合适的解释。
他还给我们讲解有关树木叶子的知识,让我们感到十分新鲜有趣。( )
A. 没有变质。 B. 没有枯萎。 C. 稀罕。
【3】在文前横线上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4】找出能概括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11、阅读课外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上帝本来以为他并不会被认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上帝了。想不到的是,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轻松 轻易)地就认出他来。农夫趋前向上帝(请安 请求),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求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许 允诺)我的请
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別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 果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
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第7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
【3】依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4】这五十年里,农夫在祈求什么?用“~~~”画出来。
【5】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恒星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300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
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下80亿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会发出强烈的炫目的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30000~50000摄氏度。
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太阳的密度是水的1.4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恒星有各种各样,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1】“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3000摄氏度。”这句话中的加点字能否省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这些句子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填在括号里。
①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 )
②用白金造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 ( )
③它的表面温度高达30000 ~ 50000摄氏度。 ( )
【3】读第3自然段写出小恒星的5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来。
13、课内阅读。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处艰难的环境,还能想到“值得宽慰的东西”,前后对比,从中能够感受到鲁滨逊___________的品质。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抬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新鲜 鲜美 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艳,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十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二百年到四百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丽 美化 赞美)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画上“√”。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将字母填入第2、4自然段的括号内。
A.只要……就…… B.只有……才……
(3)“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公开揭示;B.无着落,没结果:C.挂; D.挂念:E.距离远。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这句话中“悬”的意思应选(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乃至—__________ 爱惜—__________
供应—__________ 依附—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
③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通信员回答说:“你从城市来,爱干净讲卫生。我们已经习惯了,没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抱怨地说:“太阳先生,你要怎么做,随你的便,我们早已决定不再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作业本说:“我今晚要批改这些作业。你送来的试卷,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狼认为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
狼堵上山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来送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有人认为美很抽象,让人难以琢磨,但是《一碗牛肉面》中,我们看到了美就在我们身边,其实,我们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种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愿意创造美的心灵!现在,也让我们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吧。请以“美就在身边”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件合适的事,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