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昭通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男生贾里》在文中提到的“三剑客”指的是( )

    A.贾里、鲁智胜、陈应达

    B.贾里、王小明、陈应达

    C.贾里、鲁智胜、杜小杜

    D.贾里、王小明、杜小杜

  •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熨着每一个褶痕和贴边。

    B.听了朋友的劝告后,李阳如梦初醒,不禁悔恨自己当初错失良机

    C.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但超越的勇气。

    D.王刚的文章大胆针砭时弊,振聋发聩,受到人们的好评。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朗(yùn)       宽敞     众目睽(kuí)       神彩奕奕

    B.徘(huí)       憔粹     人忧天(qǐ)        人迹罕至

    C.恿(sǒng)     炫耀     风流倜(dǎng)     美不盛收

    D.吝(sè)        气概     然若失(chàng)   不求甚解

  • 4、下列关于语法知识、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人民至上”“关系复杂”“风云变幻”“今天元旦”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既然全社会都有普遍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那么产生这样的文化共鸣就是必然的了”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苏轼既是“三词客”中的一员,也在“四大家”之列。

    D.古代以“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阳”,反之则为“阴”,所以,“汉阳”指的是汉水南岸。

  • 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须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②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③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④正因为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A. ③①②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①④   D. ④②①③

  • 6、下列表述的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在宋代被称为“四书”之一。

    B.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C.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D. 《世说新语》是由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 7、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昆明市每年的大型招聘会现场,来找工作的人员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B.在当地人心目中,李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偶得的好医生。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甲)初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

    (2)即刮目相待_______

    (3)意与日   _________

    (4)遂成枯落  ________

    2用“/”划分下列句子节奏。

    肃 遂 拜 蒙 母,结 友 而 别。

    3翻译下面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学习是为了成才,那成才的目的又是什么?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 杜甫

    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①糁: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杨花”“________” “________”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图。

    【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应用文。

    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将于明天(2017年4月26日)9:00在大连造船厂举行,届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进行现场直播。为此,育才中学准备明天组织全体同学在本班教室集体收看现场直播。

    请你以育才中学政教处的名义,就此拟写一则简明扼要的通知。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细读古诗文,我们总能感悟古人的悠悠心脉。山川胜景,美如画卷,面对秀美奇丽的富春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下“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窥谷忘反”的名句。《野望》中王绩遥望山野,用“东皋薄暮望,________”表达他百无聊赖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晏殊感叹光阴易逝,抒发惜春伤时之情。面对战乱时局,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抒发忧国思家的绵绵愁绪。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箴言向统治阶级发出居安思危的警示。李贺面对诡谲战场,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卫国誓言,感人肺腑。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大家对你的欣赏,妈妈一边念信一边直淌眼泪。你瞧,孩子,你的成功给我们多大的欢乐!而你的自我批评更使我们喜悦得无可形容。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么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做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以上语段出自《____》,是作者写给儿子_______的家信。从文段看出,作者对如何教育孩子有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____________是第一位的。

    (2)阅读本语段并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请谈一下,在这本书中,父亲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对儿子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教导,至少写出两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窘境中的我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我,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堆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文章情节。

    发现“破烂”→( )→被“教诲”→( )→获“奖励”→坚定“梦想”

    【2】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说说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妙处。

  • 14、阅读《独行玉器行》,完成下面小题。

    独行玉器行

    余显斌

    ①丰阳玉色泽光润,入手清凉,雕为小件,千金难求,很是红火。但是,此玉和当地一种荧光石极为相似。因此,就有玉匠以荧光石为之。

    ②王独行却不。王独行是丰阳著名玉匠,秉承祖业,开一家玉器行,不大,所有玉器均为手工雕琢。玉器行的职员,全部是自己的弟子。

    ③王独行规定,在他门下,不学满三年手艺,不许出师。王独行还特别规定,不许以荧光石充玉,否则,开除出师门。因此,"独行玉器行"货真价实,生意兴隆。人们说,买王独行的玉器,放心。

    ④王独行还有第三条规定,弟子出师,一般不许离开自己的玉器行。因为,他担心没有自己把着,弟子们没了紧箍咒,会胡来。这样,不只是坏了自己名气,也坏了丰阳玉的名气。当然,有弟子一定要出去单干也可以,必须通过考验,合格才行。至于考题,是临场发挥的。

    ⑤好在,一直没弟子愿意离开他,毕竟,借得大树好遮阴,更何况师父对他们一个个如自己的儿子。因此,第三条规定一直闲搁着。

    ⑥可是,也有例外。这人,就是曾白。曾白投到王独行门下,苦心钻研,手艺日进。

    ⑦一日,王独行雕一棵玉白菜,即将完工,菜叶上,一块玉石一崩,掉了,出现一块黑斑。王独行呆望半天,不知如何是好,继续雕琢吧,这个黑斑,会破坏白菜美感;放弃吧,这么大一块玉石就糟蹋了。

    ⑧他叹口气,走了出去。每次遇见这样的事,他都会去茶室,泡一壶茶,慢慢地喝,静静地想,究竟有没有挽回的方法。一壶茶喝罢,他想,算了,毁就毁了吧,不能让玉器有瑕疵。

    ⑨他走进作坊,玉白菜仍在案上,黑斑没了,上面趴着一只蝉,身子黑亮,薄翼如烟。他走近了,蝉竟不飞,仔细一看,竟然是用黑斑雕成的。

    ⑩这蝉,是曾白雕的。

    ⑪他少有地一笑:"小子,你出师了。"曾白眼睛一亮:"师父,真的?"王独行点着头说,明天,他就是"独行玉器行"的正式员工,可以加工资了。曾白却说,想离开这儿,自己开玉器行。

    ⑫王独行愣了一下。"那就准备接受考试吧。"曾白忙说:"请师父出题。"王独行笑笑:"急什么?早着呢。"

    ⑬几天后,王独行生病住院,将玉器行暂时托给曾白管着。一天,工商局的周局长来了,在玉器行转了一圈,对迎接他的曾白说。刘县长半个多月后过生日,县长喜欢丰阳玉器,自己想弄一件作为礼物相送。曾白建议,祝寿要应景的,自己细心雕琢一件,让周局长半个月后来拿。周局长点点头,转身离开。

    ⑭曾白回去,独自选料,设计,雕琢。

    ⑮半个月后,一件"仙猴献桃"的玉器出现在周局长眼前。一只猴子举着一个硕大的蟠桃,蟠桃白里透红,水灵灵的,周局长眼睛一亮,呵呵一笑,拿着玉器走了。

    ⑯当天,王独行回来,宣布曾白不能离开。"为啥?"大家不解。

    ⑰"考查不过关!"王独行说,"是我请周局长来索要玉雕的,这是一道考题。我一直告诫大家,玉匠要人净心净,曾白如此做法,显然不合格。"

    ⑱但正说着,周局长赶来,微笑着说,"过关了,过关了!"王独行一愣,不解地望着他。

    ⑲原来,周局长拿回玉雕,用放大镜仔细一看,竟然是荧光石雕的。底座上隐隐有一行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为灵物,岂能贿官?"

    ⑳王独行听了,哈哈大笑。曾白问:"师父,我能离开了吗?"

    ㉑"不行!"王独行一挥手,"我老了,要退了,玉器行得有人主管。我决定,曾白上。

    ㉒至于曾白以荧光石充玉,王独行说,应该的。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叙写王独行立下三条规定,接着写王独行雕玉白菜遇到黑斑,曾白将黑斑雕成蝉;王独行要为曾白加工资,曾白却说自己想离开玉器行;王独行安排周局长“索要”玉器对曾白进行“考试”;曾白考试过关,王独行留曾白接管玉器行。

    B.独行玉器行的职员全是王独行的弟子,因为王独行不允许弟子离开,担心他们胡来,坏了自己的名声,也坏了丰阳玉的名声。

    C.小说构思巧妙,善用伏笔。如:王独行的考题“是临场发挥的”与下文的“急什么?早着呢”,都为后面对曾白的考察做了暗示。

    D.文章前后呼应,结尾王独行说用荧光石充玉是应该的,这虽与他立下的规定相悖,但这样更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曾白的形象也更丰满。

    2第⑧段对王独行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段和第段都描写了周局长“笑”,请说说你对这“笑”的理解。

    4本文第③段画线句和第②段的内容与下面(链接材料)都是以“变”写“不变”,请结合材料和本文内容,说说胡屠户和王独行的“不变”分别是什么?

    (链接材料)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吴敬梓《范进中举》)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