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白丁”“布衣”都指平民;“岱宗”“岳父”都指泰山;“四书五经”的“经”指《诗经》《金经》《三字经》等。
B.《伟大的悲剧》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五人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他们的失败之悲、死亡之悲。
C.《爱莲说》《孙权劝学》《河中石兽》是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的。都德、普希金、端木蕻良分别是法国小说家、俄国诗人、日本作家。
D.《乐府诗集》是一部由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歌辞总集。《陋室铭》的“铭”原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下面对陆游的《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的“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
D.尾联与开头呼应,写如果有机会要“闲乘月”“夜叩门”,但说得不肯定,说明再也没有希望了。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是现当代诗人贺敬之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借助“宝塔山、枣园、延河”等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B.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民歌总集,内容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C. 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一文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了小石潭凄清寂静,令人感到寂寞忧伤的环境,抒发了自己被贬后凄苦孤寂的心境。
D.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代替:古时童子头发下垂,故以“垂髫”代指童年;男子20岁行冠礼,故“弱冠”指成年;“黄发”象征长寿,故指老人。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B. 《孙权劝学》选自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如果说,“___________”阐明的是命运共同体逻辑,“___________”则揭示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梦的实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梦想的实现,整数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①大河没水小河干 ②小河有水大河满 ③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④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D.①②③④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揩油(kǎi) 调羹(gēng) 抹杀(mǒ) 舀水(yǎo)
B.涉猎(shè) 疙瘩(gē) 绞肉(jiǎo) 薪金(xīn)
C.盍眼(hé) 庇护(pì) 校对(jiào) 嗔怪(chēn)
D.爱卿(qīn) 吩付(fù)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7、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年届四十的王刚虽已风烛残年,但积极投身到科研工作中,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B.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 看到那位刚失去孩子的母亲失魂落魄的样子,在场的救援人员无比内疚。
D. 万籁俱寂时,才拥有一片真实自由的天空。黑夜里,无论是云淡风清,一地风光,还是云雾笼罩,夜色沉沉,大自然都像一张怡静的网。
8、阅读《虽有嘉肴》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 嘉:好 B.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
C.不知其善也 善:擅长 D.教然后知困 困:困惑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至道 B.然后能自反也
C.教学相长也 D.《兑命》曰“学学半”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教学相长”。
B.本文先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C.本文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D.“《兑命》曰‘学学半’”属于事例论证,进一步论证“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结合划线句,描绘出卖炭翁的外貌。
【2】围绕着卖炭翁的“卖炭”,诗歌写了哪三个层次的内容?
10、班上开展以“追寻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诗歌朗诵】请你写出两句吟咏黄河的诗句。
(3)【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的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山清水秀。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材料三】近年来,黄河沿岸向黄河里排放的工业废水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2005年黄河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叫“一碗水,半碗污”。
11、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为者常成, 。(《晏子春秋》)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⑤两岸猿声啼不住, 。(李白《早发白帝城》)
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借明月表达对人们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⑧刘禹锡《秋词》中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豁达乐观的情怀的诗句是 ,
。
12、《儒林外史》中沈琼枝逃婚到南京,靠卖诗度日,遭恶少调戏。如果这事被《水浒传》中下列英雄好汉发现,你认为哪一位最有可能主动挺身而出?请说说你的推断及理由。
A.武松 B.鲁达 C.林冲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勞、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鹜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采薇,选自《学生天地》2019.02,有删改)
【1】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桃花坞年画特点: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
B.年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大众看图识字的读物,其中时事题材是百姓喜闻乐见的。
C.民国时期,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结合发展成挂历,其中《乾隆岁朝行乐图》风靡全国。
D.最值得收藏的五类传统年画有神像、吉祥图案、历史人物故事、戏曲故事、市井风俗。
【2】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年画制作技艺包括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3】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明确了说明对象,修饰语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③段至第⑦段为“总一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中国年画四大家”的特点。
C.第⑨段中加点词语“最早”,限定了时间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第⑩段介绍热门藏品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
1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但因其与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相互 ① (融合、结合),所以有自己的特色。
移动支付首先体现在移动上。这种支付方式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作为载体,而用户除了睡眠时间,移动设备一般伴随在身边,其使用时间远高于PC。载体随身携带的移动性, ② (解除 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用户只要申请了移动支付功能,便可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地完成整个支付与结算过程。交易时间成本低,减少往返银行的交通时间和支付处理时间。除了支付过程很方便外,移动支付区别于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个人账户管理上也很方便。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业界的主流,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使用移动互联网,在准备付钱时打开手机中的支付宝钱包或微信钱包给收银员扫一下就完成交易了,不用找零,不用签字,资金实时到账。用户还随时随地查询账户余额、交易记录、修改密码等,管理自己的移动支付账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UTK菜单对离线钱包进行空中充值,减少了去营业厅或者充值点的麻烦,充分体现移动支付方便的特点。
移动支付作为电子商务最为重要的支付环节,直接涉及用户和运营商的资金安全,所以,支付安全是移动支付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互联网上,PC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而移动设备用户显然不需要让他人知道甚至共享自己设备上的信息,移动设备的隐私性保障了支付的安全。移动支付采用的高安全级别的智能卡芯片,和目前的银行磁条卡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当然,移动支付不能说没有一点风险。手机仅仅作为通讯工具时,密码保护并不是特别重要,但作为支付工具时,丢失手机、密码被攻破、病毒木马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损失。诈骗短信、骚扰电话也造成了一定的手机支付风险。另外,由于移动支付涉及的当事人多,法律关系复杂,再加上移动支付使用计算机及通信等先进技术,因此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法律纠纷。一旦发生纠纷,银行、电信、客户将处于尴尬境地。
【材料二】
【材料三】
据北青网报道,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作为新生事物的移动支付,老年人接受起来肯定会慢一些,甚至会有排斥的可能,因为他们会喜欢传统的支付手段。记者在什刹海社区针对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55岁至65岁这个年龄段里,50%以上老人每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使用范围涵盖日常购物、收发红包、家庭缴费、共享单车等很多方面。而在65岁至70岁年龄段,33%的老年人每周会使用移动支付3次以上,使用范围和第一年龄段老人区别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而在70岁以上年龄段,33%的老年人每周使用移动支付1次。
【1】从【材料一】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
①处应填______ ②处应填________
【2】读完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说说移动支付有哪些特点。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结合原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项针对老年人的调查显示,超七成老人欢迎移动支付,而且在所有能够掌握移动支付的老人中,靠自己摸索学会手机支付的占比达到68%。但仍有15%左右的老年人持观望态度。一部分老人认为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不太好掌握,想找个人来教,孩子不在身边,社区也没有相关人员传授。另外,视力下降看不清手机屏幕,或者记忆力减退导致记不住密码,在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产生种种不便。还有7%的老人对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持否定态度,认为容易上当受骗。这是极少数的一个群体,社会或商家应当考虑他们的需求,尽可能提供弥补的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请你从手机生产厂商、社区管理者、电信监管部门这三者中任选一个提一条建议,以促进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
请以“ 深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 600 字。(3)书写规范,不得抄袭;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