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湖北潜江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B.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构成小说的三要素,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

    C.莫泊桑,美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水浒传》等。

    D.曹文轩,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等。

  •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孤孀             铿锵             微不足道             一泄万丈

    B.杨绛             镶嵌             悬崖峭壁             妇孺皆知

    C.蜂拥             谦逊             酣然入梦             深宵灯火

    D.丰饶             斑斓             锋芒毕露             力挽狂澜

  •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xǐ)   广(xià) (bì)

    B.(bìn) (míng) (kūn)

    C.(lì) (lì) (wù)

    D.(ào)   (piān) (chì)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他有很美丽的颜色。”

    B.八学年的学生们都心胸宽广,坦荡如砥,做事情值得信任。

    C.干巴菌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D.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B. 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讲,有疑难就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帮你耐心解答,让你豁然开朗。

    C.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传承的道德操守和处事方法。

    D. 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冲云霄,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 6、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取缔   蔚蓝   遨游   苛绢杂税

    B.薪金   迟钝   报歉   悲天悯人

    C.覆灭   涉足   宛转   耀武扬威

    D.醒悟   繁蜜   幼稚   惊心动魄

  • 7、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解说:这一句标点使用正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 我们应该审视扬州盐商发展的历史,探索盐商发迹的秘密,借鉴盐商成功的经验。

    解说:这一句中“发展的历史”“ 发迹的秘密”“ 成功的经验”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都是偏正短语。

    C. 当壶口瀑布出现冰瀑奇观时,从冰凌中飞流直下的河水激起的水雾映射出美丽的彩虹。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河水映射彩虹”。

    D. 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五谷经蒸、酵、薰、淋、晒的过程酿造而成。

    解说:该一句属于说明性的文字。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蒜而归,不肯告人姓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咳嗽不声  绝:   ②叟能如乎   是:

    蒜而归   负:   ④不肯告人姓氏  卒:

    2下列各项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旁睨而揶揄 B.康肃笑而遣

    C.老人鼓腹纵 D.大兄何见事晚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②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4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是如何将“离愁”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的?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是____________的志向。

    3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白日”(斜阳、夕阳、落日)的诗句,除了《已亥杂诗·其五》以外,你读过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句可以有一个字用拼音代替)。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弘扬传统文化。我校举办了“诵读文化经典,弘扬季节之美”诗歌朗诵会。

    (1)在主持人介绍“节气”知识时,打乱了语句顺序。请你把下面一段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是(     

    ①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节气制度又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节气制度自始至终就是农事历法,与农耕生活相始终

    ③二十四节气源于物候历,即根据自然现象的季节变化划分时间,确定农时

    ④这些都为它在现代化条件下的传承和创造提供了契机

    ⑤也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秩序、追求天人和谐的古老智慧

    A.①③②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③②①④⑤

    (2)活动现场,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接着,学校王老师将朗诵刘禹锡的《秋词》。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按要求默写。

    (1)《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写出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对《昆虫记》的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1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2《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3个出来。

    3结合《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经历,请从观察、探究和写作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收获。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儿子寄来的包裹

    文/朱华胜

    1)熟悉的电动摩托的声音由远而近,又戛然而止。村民又听到快递小伙那中气十足的声音:李红珍,李红珍,你的包裹!

    2)李红珍脸上笑成一朵花,逢人就说:儿子寄来的。李大妈,你可真幸福!村民们也跟着说。

    3)也是,说起幸福,李家塆要数李红珍,在这个小山村里是不争的事实。

    4)即使胖胖的黄大妈有三个娃娃在县城工作,且都成家立业了,可村民还是认为,李红珍过得最好。没人听说哪个娃娃给黄大妈买新衣裳啊,平时也看不见哪个娃娃回来看看。

    5)李红珍的儿子大柱就不同了,前些年,大柱逢年过节都要回来,陪李红珍住几天,帮她在地里干活,在家里做家务。这几年,听说大柱身负特殊任务,没有时间回家,但逢年过节,大柱都要给李红珍寄来礼物。有时是吃的,有时是穿的,有时是时髦的家用电器。

    6)李红珍耳朵有点背,如果说话声音小,她听不见。人们与她讲话都要大声地说,连快递小伙都知道这一点,每次送快递来,在院门外高声呼叫:李红珍,李红珍,你的包裹。李红珍总是当着村民的面撕开包裹,看,儿子又寄东西来了。如果碰上是吃的,她就分给邻居们吃。

    7)黄大妈十分羡慕李红珍,不止一次说:唉,人咋个就不一样呢?你看老姐妹李红珍,与我同岁,虽说她只有一个儿子,我有三个娃,可娃娃再多,也没见哪个娃娃来看我,也收不到哪个娃娃的东西。

    8)没有人不对大柱竖起大拇指。这个孩子过早失去父亲,是李红珍一手领大的。读书时不听话,常逃学,没少把李红珍惹哭。长大后,变了个人似的,乖巧了,说话做事讨人喜欢。一回家就帮着干家务,把李红珍高兴得如同喝了蜂蜜似的甜到心窝里了。

    9)李家塆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大柱读高三那年,村子迎来了多年不遇的大雪。雪花着了魔似地飘个不停。李红珍生病了,晕倒在家里。大柱不顾大雪封路,背上母亲,硬是一瘸一拐地送到乡卫生院。大柱雪中救母的事迹传遍了李家塆和附近的村庄,大家都说李红珍养了个好儿子。

    10)后来大柱参军去了千里之外。他是林业消防兵,李红珍告诉村民,叫林业消防武警战士。每次大柱回来,一身军服,英姿飒爽。回家见到李红珍,也是笔直站好,一个敬礼,大声喊道:妈妈好,您的儿子向您报到。惹得李红珍笑得嘴都合不拢。

    11)后来,村民从李红珍嘴里知道,大柱当了班长,管理着十二个战士。

    12)当班长的第二年春节,大柱没有回来,发来一封电报,李红珍去部队了。半月后,她回来。由于舟车劳顿,病了,在家养身体,好久没有出门。直到快递小伙那高嗓门喊了好几遍,李红珍才开门出来,接过包裹。

    13)在一边的黄大妈问:大柱寄来的?

    14是,儿子寄来的。李红珍笑意荡漾。

    15)后来,人们逐渐习惯了。端午节,大柱寄来的是粽子;八月十五,寄来的是月饼;重阳节,寄来的是衣服或是被;春节,寄来的是年货……

    16)每隔一年,李红珍去部队看望儿子一次。

    17)这年深秋,李红珍生重病住院。村民在她家的包裹单上找到大柱单位传达室的电话,急急地打过去让通知大柱。

    18妈!妈!一声声呼唤,温暖着整个病房。

    19)躺在病床上的李红珍,睁眼望着站在身边的几个年轻的军人,憔悴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20)李家塆的人终于明白,李红珍去部队看儿子,为什么都是在清明节。原来几年前,大柱早就在一场大火中为救战友牺牲了。

    21)于是,李红珍有了十二个儿子,有了常年不断的包裹,装着她的幸福。

    (选自《乡村文苑》2018年第12期)

    【1】请以李红珍的口吻,用第一称梳理故事情节。

    【2】选文结尾画线句写到“有了常年不断的包裹,装着她的幸福。”“幸福”这个词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最后才点明李红珍的儿子几年前牺牲,其实前文早已埋下伏笔,请你找出一处并分析。

    【4】文章删除第9自然段,读起来依然完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政府听说了李红珍家的事迹,准备授予李红珍家 “光荣之家”称号,请你为其写一段颁奖词。

  • 14、阅读《爱国的内涵》,完成下面小题

    爱国的内涵

    ①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美德。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懂得爱国的内涵。

    ②爱国的内涵是什么?陆游在《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心志不变,都是炎黄子孙心系家国的写照。

    ③爱国的内涵是什么?(一)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④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陈汤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二)戚继光,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英勇奋战,终将倭寇赶出国门。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⑤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是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就像夜空中的皎皎明月,正因有万星守护,方亘古而璀璨。爱国要以敬重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上,我们肩负重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依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爱国的内涵是什么。

    【3】请写出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写一种)

    (一)( )

    (二)( )

    【4】说说对第⑤段画波浪线句的理解。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请按要求作文。

    题目:还记得那个节日

    要求:(1)自定文体,诗歌除外;(2)卷面整洁,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