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B.《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该书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马致远,宋代作家,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jī) 附和(hé) 憔(qiáo)悴 骇(hài)人听闻
B.分歧(qí) 庇(bì)护 虐(nüè)待 拈(niān)轻怕重
C.渊(yuān)博 莅(wèi)临 殉(xùn)职 咄(dōu)咄逼人
D.头衔(xián) 空灵(níng) 怅(zhàng)然 刨(páo)根问底
3、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
① 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
② 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③ 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④ 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
⑤ 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
A.⑤①②④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④③⑤①
D.④③⑤①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C.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D.每个环节都做到一丝不苟,是能否生产出优质产品的关键。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 ,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 ,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 ,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 ,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 ,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②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③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④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④①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经典故事是那么的引人入胜,而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武
松、林冲等人物形象又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B.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词,其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是张养浩的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C. 夏洛克、奥楚蔑洛夫分别是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俄国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的人物。夏洛克是世界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吝啬鬼,奥楚蔑洛夫则是“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典型代表。
D. 《格列佛游记》以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现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颂了“顽强、执著、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保尔精神”。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屠呦呦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________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且极度认真的________。有时候团队伙伴问她一个数据,她第二天打电话给人家,说她________查到了原始出处,这 告诉对方具体数据。
A.性格 风格 总算 才
B.风格 性格 一直 就
C.性格 风格 一直 就
D.风格 性格 总算 才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人名),________(朝代)文学家(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解衣欲睡(_______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
(3)怀民亦未寝(________________)
(4)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回答作者“解衣欲睡”之时,为何又“欣然起行”?
【4】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承天寺夜游所见“月色”?(不少于60字)
【5】有人评价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美景与闲心的遇合。” 请结合本文创作背景,谈一谈你对“闲心”的理解。
9、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昨。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城。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滨。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本诗选自《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是我国诗歌____________传统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总结。诗中的“伊人”指的是____________。
(2)班级召开“古诗苑漫步”综合性活动,活动中林青秀要诵读本诗,邕小江给其讲诗,他说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你举一个例子分析本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广东花都人,著名作物遗传学家,研究领域包括稻的遗传资源、稻的经济性状遗传、稻的雄性不育遗传和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遗传等方面。它带领研究团队一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研究成果显著。他生活简朴,至今仍在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旧沙发、旧电视、旧铁架床,却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他将881万元全部捐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
(1)请将上列材料浓缩成一则30字以内的信息。(可直接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2)卢永根院士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红。请按照这一句式仿写一句赞美卢永根院士奉献精神的话,要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1、古诗文积累
(1)峨眉山月半轮秋, 。
(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的诗句是 , 。
(4)《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因闻听《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家乡与亲人的诗句: , 。
(5) 马上相逢无纸笔 , 。
(6) ,明月来相照。
(7)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的原句是 , 。
12、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刘四爷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A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都留给祥子听。
(1)语段中的A是______。(填人名)
(2)“骆驼祥子”的外号是在什么时候起的( )
A.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B.顺手牵羊拉走骆驼之后
C.进城拉洋车之后
D.买了第一辆车之后
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激活青春“动”能
易舟
如今,一些年轻人似乎“懒”得运动:下班回到家窝在沙发里刷手机看综艺,或用游戏填充人生;手机里各式健身软件倒是不少,可就是懒得“打卡”。驰骋运动场本应是年轻人的常态,可打开记步软件,“百步青年”比比皆是,“宅”成为不少人打发时间的首要选择。一项对近2000名18-35岁青年的调查显示,50.7%的受访青年自认身体素质一般,27.4%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44.5%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每周锻炼不足3次。
健康是“1”,其他是“0”,没有了“1”,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梁实秋曾这样回忆自己补考游泳的经历:“经常运动有助于健康,不,是健康之绝对的必需的条件。”锻炼身体不仅能带来充沛的体能,也能反映一个人的精气神。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身体不适时往往容易脾气暴躁、心情低落,而在运动过后常觉得心情舒畅,精神状态更加饱满。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体格与心境的密切关系几乎是普遍的,“我常仔细观察我所接触的人。我没有看见一个身体真正好的人为人不和善。处事不乐观;我也没有看见一个颓丧愁闷的人在身体方面没有丝毫缺陷。
在工作学习之余抽出个把小时锻炼身体,不仅能释放压力、提振精神,还会提高工作效率。面对电脑哈欠连天,材料堆积如山却一筹莫展,此时不妨放下手头的工作,酣畅淋漓地流一场汗。就拿跑步来说,奔跑的过程中疲惫被带出身体,均匀的呼吸与协调的步伐也很适合自由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坦言,正是当年在清华园养成的良好锻炼习惯,才使得他在紧张的学术研究中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青年时期正是创造力活跃、大有可为的年纪,此时若身体赢弱、精力不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便也是空谈了。
除了保持健康,运动更是一种延迟满足的行为,通过克服惰性建立起自信和自律的习惯,达到精神和身体的自由。不难发现,每个坚持运动的人都有蓬勃的上进心,反映在工作和生活中便是自我管理的好手。在运动初期或许有一些不适,但从选择开始运动到突破身体极限,从继续坚持到享受运动带来的变化,和人生迎难而,上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运动带给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砥砺,也赋予了生活一种体育的哲学:“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说到底,体育锻炼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命质量,对国家和民族而言,则关乎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马约翰曾这样告诉学生:“要好好锻炼身体,要勇敢,不要。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别人一发狠,你就怕;别人一瞪眼,你就哆嗦。中国学生,在国外念书都是好样的,在体育方面也要不落人后。”
动静结合,方能行稳致远,愿更多年轻人激活青春动能,奋发蓬勃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7日)
【1】本文作者主要针对什么现象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引用梁实秋的话,表明要想拥有健康,必须经常运动。
B. 文中引用朱光潜的话,表明体格与心境密切相关,运动能使精神更加饱满。
C. 文中引用施一公的话,表明青年时期经常锻炼有利于释放压力、提振精神、健康工作。
D. 文中引用马约翰的话,表明学生个人要加强锻炼,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方能行稳致远。
【3】文中说“运动带给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砥砺”,对此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验吗?联系实例说说感悟。
1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最怕 最爱
①父亲大病了一场,手术后卧床一个月,身上插满大大小小的管子。
②因为插着胃管,父亲只能吃流质的食物。母亲把青菜洗干净,加上炖熟的肉,一起放到料理机里打碎,然后加热,盛到碗里,把这些汤汤汁汁吸到又粗又大的针管里,再把它对准胃管的接口,一下又一下,缓缓推动针管,反复重复这样的动作,直到父亲摆摆手表示吃饱了为止。
③因为做手术时气管受损,父亲暂时不能说话。他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用简单的手势,更多的时候需要有人把他扶起来,半坐在床上,戴上老花镜,握着笔在纸上慢慢写。父亲的手很无力,握笔的手总是颤抖,往往花费很长时间却写不了几个字,而且字体重叠、模糊,我们几个女儿围在一起反复辨认,像猜谜语一样,因为屡次猜不中,父亲很生气。他情绪激动就会咳嗽,咳起来身上大大小小的管子都跟着摇晃,很危险。母亲赶快戴上老花镜,举起那张纸,费力地猜半天,有的能猜中,有的不能,父亲反倒平静下来,慢慢地睡着了。
④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病情逐渐好转,身体却仍然很虚弱,事事都需要依赖母亲。那天,母亲让父亲下床活动。父亲很不情愿,母亲再三哄劝,他终于尝试着慢慢挪动身体,刚走了两步,就气喘吁吁。他想放弃,母亲却蹲下身子,拍着手鼓励:“来,再走一步,别怕,不会摔倒,再试试!”显然,母亲把父亲当成了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我不忍父亲太累,想扶他回到床上。不料,父亲却坚持站在原地,眼睛直直地瞅着母亲,直到母亲叹了一口气说:“好吧,不练了!”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乖乖地回到床上,他用手势悄悄告诉我,如果不听母亲的话,怕她不高兴。
⑤有时,母亲回家取日常用品,她离开病房时,会再三叮嘱父亲,让他好好休息,自己一会儿就回来。可是,母亲的身影刚刚从病房里消失,父亲就不停地看时间,反复从窗口张望,后来甚至每隔10分钟就让我们给母亲打一个电话,问问她走到哪儿了。母亲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回来,父亲竟然像小孩子一样高兴,他在纸上写:“我怕你不回来了。”母亲就嗔怪他:“不回来?谁来伺候你这个老头子!”
⑥父亲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经过这场病,他的性情大变,永远像个小孩子一样缠着母亲。母亲让他吃药,他便吃药,母亲让他休息,他便躺到床上,母亲说下楼散步,他又乖乖地跟在后面。有时,父亲也会表现得不太听话,比如没有吃完母亲准备的水果,没有喝下足够的水,母亲不高兴,就说:“你再不听话,我不管你了。”父亲就会表现得有些害怕,赶快去吃水果,去喝水。我看了不忍心,埋怨母亲对父亲管束太严,父亲反而对我说:“你妈最辛苦,我要听话。”
⑦有一次,亲戚家的孩子结婚,我带父亲和母亲同去赴婚宴。母亲因为和别人说话,落后了几步,父亲坚持不肯坐下来,目光穿越嘈杂的人群,反复问我:“你妈去哪儿了?”神情十分紧张,直到母亲走过来,他的脸上忽然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⑧经历了一场人生的劫难之后,对于暮年的父亲来说,母亲是他的最怕,更是他的最爱,唯恐一不留神,就失散了彼此。
⑨父亲不知道的是,那天,他的笑容,让我感觉那么心酸。那天回家的路上,我紧紧牵着他们的手,我多么害怕,有一天会失散了这两个世界上最亲爱的人。
【1】本文围绕“父亲自大病后离不开母亲”写了一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三件事。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嗔怪”的含义。
【3】文中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⑨段写道:“父亲不知道的是,那天,他的笑容,让我感觉那么心酸。”“我”心酸的原因是什么?
【5】选文以“最怕 最爱”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6】读过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5、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口不绝……生活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自己的个性特长或爱好。
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