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苏南通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他列为“四书”之一。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问(jié)        (dì)       忿然(fèn)       人听闻(hài)

    B.震(sǒng)     (dāng)   恐(huáng)   (jīn)

    C.荒(pì)        (chā)       (kǎn)     (hàn)

    D.掠(lǚ)        败(tā)        (lǒu)       (shuāng)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生能否自觉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删去“否”)

    B.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慢人口增长,维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将“维持”改为“保持”)

    C.经过心理老师的帮助,才使他走出了自卑的阴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去掉“才使”)

    D.省疾控中心在会议中作出指导,实施和制订了各大医院的防疫计划。(将“实施”和“制订”对调)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那天晚上,他父亲来拜访我的父亲,走时一副面红耳赤,义愤填膺的样子。

    B. 今天的晚会上,这两位著名的“老戏骨”首次同台演出,配合得天衣无缝

    C. 在这新的征途中,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去勇敢拼搏,奋力前行。

    D. 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 5、下列句子停顿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D. 庭下如/积水空明

  •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一个人面、每一朵桃花都是回不去的年华啊!

    ②人面可能分离,桃花必会凋谢,只要我们在分离与凋谢中不失去微笑的心,就能永远与春风相约。

    ③苏东坡有两句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黄橙橘绿时。”年都有好景,只看我们能不能珍惜。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看旧照片时看,到去年与今日,人面与桃花,分合与聚散,才令人对生命的流逝感到更深的怅惘。

    ⑤世间的春风总是在的,人欠缺的是心里的春风,还有微笑。春风总是在的。

    ⑥幸好的是,不论年华去也、不论分合聚散、不论多少的背弃与分离,每一年的春风总是在的。

    A. ④①⑥②③⑤ B. ①④⑥③②⑤ C. ①④⑥③⑤② D. ④①⑥③②⑤

  • 7、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发动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B.此番发言与国内民众要求加速撤军速度的呼声大相径庭

    C.课堂上,老师的当众批评让他满脸通红,神采奕奕

    D.但凡忧虑到孩子的幸福,很多母亲都会杞人忧天,寝食难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2)撒盐空中可拟。(3)未若柳絮风起。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大雪纷飞你认为那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句吗?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点绛唇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释】这首词写于诗人遭弹劾罢职还乡居于山阴之时。

    1这首词写了词人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2说说词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

    班里召开“人与自然”主题班会,班主任整理并提供了下面的材料,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①2019年5月6日,联合国在巴黎发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联合国框架下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发布,是50多个国家400余名专家历时3年的研究成果,涉及浮游生物、鱼类、珊瑚、森林等。

    ②《报告》显示,栖息地减少、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气候变化和污染是地球物种损失的主因,全世界40%以上的两栖动物物种、33%的造礁珊瑚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海洋哺乳动物都因此面临灭绝风险。

    ③《报告》同时指出,人类诸多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自工业化以来,人类已经改变地球75%的土地和66%的海洋生态环境,如今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大约四分之三的淡水被用于农作物种植和牲畜饲养,人类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威胁到其他物种”。

    ④“这项研究结果值得全世界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这份历史性的报告将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应对气候变化同样重要,这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责任。”

    ⑤该报告在详尽指出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一系列应对建议,呼吁世界各国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努力。

    ⑥《报告》建议:可通过规划土地景观来提高耕地的可持续性,为物种生存提供更多空间,同时减少食物浪费、改革生产供应方式等;在海洋生产方面,实行更为有效的渔业配额制度,建立专门保护区,减少海洋垃圾等。

    (1)仔细阅读第②、③两段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2)主题班会结束时,你作为主持人要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发言,你打算怎么说?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诗文填空

    (1)水河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8)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10)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   一日,同娘子凭栏看水,笑说道:“你看这些湖光山色!都是我们的了!我们日日可以游玩,不像杜少卿要把尊壶带了清凉山去看花!”闲着无事,又斟酌一樽酒,把杜少卿做的《诗说》,叫娘子坐在傍边,念与他听。念到有趣处,吃一大杯,彼此大笑。庄征君在湖中着实自在。

    忽一日,有人在那边岸上叫船。这里放船去渡了过来,庄征君迎了出去。那人进来拜见,便是卢信侯。庄征君大喜道:“途间一别,渴想到今。今日怎的到这里?”卢信侯道:“昨日在尊府,今日我方到这里。你原来在这里做神仙,令我羡杀!”庄征君道:“此间与人世绝远,虽非武陵,亦差不多。你且在此住些时,只怕再来就要迷路了。”当下备酒同饮。吃到三更时分,小厮走进来,慌忙说道:“中山王府里发了几百兵,有千把枝火把,把七十二只鱼船都拿了,渡过兵来,把花园团团围住!”庄征君大惊。又有一个小厮进来道:“有一位总兵大老爷进厅上来了。”庄征君走了出去。那总兵见庄征君施礼。庄征君道:“不知舍下有甚么事?”那总兵道:“与尊府不相干。”

    (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

    【1】请结合原著,说说“中山王府里发了几百兵”是怎么回事?

    【2】请你简要概述庄征君这一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①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②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③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④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⑤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⑥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⑦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____________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⑧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____________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____________的财产。

    ⑨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⑩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下列合适的词语填入选文横线的一项是(     

    A.强壮       勉励       贵重

    B.强健       鼓励       宝贵

    C.健康       激励       珍贵

    (2)阅读选文第①—⑥自然段,根据下列表格内容完成填空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品质

    母亲遭遇退佃、搬家、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____________

    远见卓识

    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的作者许多慰勉

    ____________

    母亲因为劳动惯了,即使作者把她接出来,还是选择回家继续劳动

    热爱劳动

    (3)下列加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吗?为什么?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还)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4)“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

  • 1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卖鱼

    ①江海初涉商海,心中牢记父亲嘱托,诚信经营正直做人,可一段时间下来利润微薄举步维艰,而其他耍手腕使诡计的商人却收益颇丰,这使得他不免对“诚信”二字动摇起来。父亲看在眼里,这天一大早领他到集市上闲逛。

    ②父亲并不多言,只是背着手信步游走,江海心中纳闷,就在这时父亲在一个小小的摊位前停下了脚步。那是一个蹲着卖鱼的农家少年,说是摊位,其实只有一只面盆,里面养着十几条大大小小活蹦乱跳的各色杂鱼,有草鱼、翘嘴白什么的,每条巴掌大小,看上去很像是野生鱼,很可能是这少年自个下河捉来的。野生鱼味道鲜美,一向是父亲的最爱。

    ③父亲开口说道:“这些鱼我全要了,多少钱一斤?对了,你的秤呢?”

    ④卖鱼少年有些畏缩地说:“我没有秤,不过这些鱼肯定二斤出头,就算二斤吧,一斤算你三块钱,一共六块钱好不好?”

    ⑤父亲有些吃惊,说:“孩子,这些鱼可是野生的啊,野生鱼很贵的,你可不要卖错了。”

    ⑥少年黑黑的脸有些微红,低声说:“不是的,这些鱼是我在养鱼塘里抓的,不是纯野生鱼。”

    ⑦父亲当即掏钱买下,又在另一个摊位上秤了一下,二斤半足足的,父亲这时意味深长地对江海说:“看到了吧,这世上还是有诚信之人的。”

    ⑧江海却不以为然,说:“可是,就是因为诚信,他才少了收入,他本可以挣到更多的钱的。”

    ⑨父亲还没答话,身后忽然有人怯怯地开口了:“先生、先生,刚才是您买了我儿子的鱼吧?”

    ⑩父亲和江海诧异地回头一看,问话的是一位胖胖的农妇,她的身后站着那个卖鱼的少年,此刻少年脸更红了,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裳角。

    父亲点点头,那农妇一脸难为情地说:“先生,这鱼,我们不卖了,我把钱还给你,你把鱼也还给我好不好?”说着递过那六块钱来。

    父子二人一听就明白了,这少年的母亲一定后悔儿子把鱼卖贱了,这些鱼本可以冒充野生鱼卖高价的。

    江海的一双眼便直盯着父亲看,眼里别有深意。父亲这下有点恼怒了,好不容易给儿子找了一个标杆,不曾想一眨眼的工夫却给这农妇拔了。父亲的话音里略含了怒气,说:“买卖买卖,一个愿买一个愿卖,还带反悔的吗?”

    那少年一听更窘了,把头埋得老低,那农妇也是越发难为情,终于蚊子哼似的开了口:“先生,不是我们反悔,实是这鱼吃不得,因为这装鱼的面盆是洗脚用的,我儿子不懂规矩,真的对不起!”

    这儿的农村人讲究颇多,其中一条认为脚盆是个不洁之物,不能盛放吃食的。

    父亲和江海一听面面相去。当少年接过鱼后江海问道:“这些鱼你怎么处理呢?”

    少年这回痛快地答道:“放掉,无论卖给谁都不好。”

    望着那对母子走远,父亲久久不能挪开目光,最后感叹着说:“江海,你看到了吗?这农妇才是最讲诚信之人,有其母方有其子啊!”

    一晃过去了多年,江海把父亲的这番话牢牢记在心里,更时时记住那对母子,他的生意终于越做越大。

    在班级组织的“小说故事会”上,主持人向大家推荐了小小说《卖鱼》。

    (1)请你联系文本,揣摩“江海的一双眼便直盯着父亲看,眼里别有深意”这句话的意思,把江海当时想说的话写下来。(不少于50字)

    (2)写人的常见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本次“小说故事会”专题赏析环节,你将代表小组发言,请围绕“少年”这个人物形象,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为发言做准备。

    写作提示: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少于100字。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根据要求写作。

    有时候,生活是一个没有出口的囚笼,我们困在里面,不知所措。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出路,冲破束缚自己的囚笼,向更美好的生活迈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想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好角度,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