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B.他之所以未能及时完成工作报表的原因,是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
C.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菌菌的波浪。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盛收。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3、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欧阳文忠集》《柳河东集》《太史公书》就分別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B. 淸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他写的《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C. 《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雾霭 狡辩 烘烤 人情世故
B.缭原 抉择 寒噤 戛然而止
C.辐射 殒石 喧嚷 海枯石烂
D.震撼 褪色 枯躁 接踵而至
5、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的是汉末自西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本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B. 曹操,字孟德,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
C.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五猖会》等十篇散文。
D. 《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莫言写了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 夏天的水车博览园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
D.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丰富了“诵经典,闻书香”的活动。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B.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①,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②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③。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大盖:车上的伞盖。②自下:指无骄傲之志,甘居人下,③抑损:克制、谦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孰视之( ) (2)吾妻之美我者( )
(3)策驷马( ) (4)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客之美我者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C.妾是以求去也 御以实对
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晏子怪而问之
【3】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晏 子 长 不 满 六 尺 身 相 齐 国 名 显 诸 侯。
【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既而归,其妻请去
【5】【甲】文和【乙】文都与劝谏有关:【甲】文中的邹忌在面对赞美和奉承时,没有自我陶醉,反而冷静思考,并推己及人,提醒齐威王不要(1);【乙】文中的御之妻将晏子乘车和丈夫驾车的表现进行对比,劝谏丈夫不要(2)。(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尤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首句气势不凡,先声夺人,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与末句“身在最高层”形成呼应。
B.乙诗次句以听觉形象补充了首句的视觉形象,渲染出潼关一带独有的氛围,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C.甲诗第二句用虚写手法写出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展现出诗人蓬勃的朝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D.乙诗第三句不说水之奔腾,而说其“尤嫌束”;末句不说山之巍峨,而说其“不解平”。运用夸张手法把山水写活了。
(2)结合甲、乙两诗,简要概括两位作者在面对人生阻碍时态度的异同。
10、按要求完成任务。
(1)校刊编辑部招募编辑,下面是鹿鸣同学初拟的申请书,其中格式、语法、标点有诸多错误,至少找出两处并改正。
申请书
尊敬的编辑部老师:
校刊“初荣”创办以来发表了很多优秀作品。编辑工作对我很向往,特申请此职位。
我做好此项工作的优势如下:我热爱文学,在中学生知名刊物发表过若干作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如有幸加入贵刊,我将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同时做好审稿、收稿、定稿及编辑工作。恭候佳音!
此致
敬礼
申请人:鹿鸣
2020年6月27日
(2)如果你是编辑部负责人,你认为除了申请书中提到的优势,鹿鸣还应该具备什么能力?(至少两条)
(3)鹿鸣初选通过,老师又为入围同学设置终选题:校刊准备以“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照亮”为主题举行征文活动,为此设计一段富有文采的宣传推广语。请你替鹿鸣拟写。(不少于50字)
11、古诗文默写填空。
(1)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寓情于景,对朋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羁旅之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2、《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后的结局怎样?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
①“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②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④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赶超世界的契机。他建议,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⑤斯特恩称,估计减少碳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他同时呼吁,中国应在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起到大国表率作用。他预测,中国要在2050年之前削减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年经济增长率(GDP)可能下降2%—3%个百分点。但是,这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⑥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赶超世界的一个契机。
B.斯特恩指出,成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
C.中国在2050年之前削减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导致年经济增长率小幅下降,但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D.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按“引出说明对象——为什么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怎样发展”的逻辑顺序来说明。
【2】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联系全文回答,为什么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掌上开花
黄咏梅
①这只流浪猫已经一年多了。
②小区里有不少流浪猫,它是第一只朝我喵喵叫的。并不仅仅是这几声使我对它萌生了怜意,而是它发声的嘴。它的左边嘴角缺了一块,从脸颊处陡峭地凹陷下去,皮毛再茂盛也掩盖不住这个缺陷。一眼之下,是让人觉得丑的。我猜是流浪猫之间为争地盘,互相斗殴所留下的伤。好在,除了这个缺陷外,它还是属于那类好看的狸花猫,身上间隔的花色斑纹匀称,尤其是眼睛,圆溜溜水汪汪,朝我叫那几声的时候,也跟家里被宠着的猫无异,眼神里流露着与人相认相识的含义。
③每天黄昏,我就会到那块石头上去找它并喂食。它就与我熟悉了起来。后来,只要我一接近那块石头,就能看到它不知从什么么地方蹿了出来,喵喵地迎着我。
④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这是我与它的一种缘分。几乎从第一次我们相遇,它就跟我亲昵,用脑袋蹭我的裤脚,竖起尾巴在我的两腿之间绕行,并且一路跟着我绕过小花园、游泳池,如果不是我小跑着离开,它估计会跟着我回家。对于猫这种敏感、多疑的动物来说,这种缘分实在太少见了。即使它是一只又老又残缺的猫,我都会对它很牵挂。
⑤有一个大雨的冬夜,我撑着雨伞打着手电去那块石头找它,站了几分钟,学着它喵喵叫,四下寻找,影子都没一个,想着它肯定躲在一个干爽安全的地方,心里既欣慰又有一点失望。正要转身回去的时候,从对面那个车库出口处听到几声嘶哑的喵喵叫声,很快,就看到它冲进雨里,一路朝那块石头小跑过来。我蹲下来,它就跑到了我的伞下。我把它抱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抱它。我始终对它有隔离,家人也一再警告,流浪猫很脏,接触了会患皮肤病。所以,我从不用手碰它,更不要说抱了。但在那一刻,我的所有隔离防范的想法都消失了,只想把它抱起来,抱到不远处那个凉亭里的长椅上。我在那张长椅上喂它吃了一包猫粮。吃完之后,我也没有急着回家,就像一个被暴雨滞留的路人,跟它一起坐了很久。它先是满足地梳理着自己的毛发,不时用眼睛斜瞄我。很快,它的喉咙就发出了均匀的咕噜声,这是一种放松、愉悦的信号。它咕噜咕噜地慢慢挨近我,试探性地用“手”搭上我的膝盖。我用手去抚摸它的脑袋、下巴,甚至它那残缺的半边脸颊。我的手所到之处,能感觉到它的回应,充满着享受、依赖。它的咕噜声越来越大了。最终,在我的鼓励之下,它整个身体爬上了我的膝盖,蜷缩在我的怀里。逐渐,我的怀里也暖和起来了。
⑥从那以后,我去石头那里找它,就会引它往凉亭走,在椅子上喂它,然后停留一阵,用手抚摸它的脑袋下巴和那残缺的半边脸颊。这些,都成了我和这只流浪猫的默契。
⑦直到一天中午,我拎着猫粮又去找它。远远的,看到几个女人在石头旁边聊天,那只老猫就在她们脚边转悠,喵喵喵喵地叫。直到我走近了,它似乎还没看到我,还在用脑袋蹭一个阿姨的裤脚。这个阿姨拿着一包吃剩的鱼骨架子,一点点地将剩下的鱼肉掰下来,扔到地上给它捡。一边喂,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这只老猫,最会讨吃了,没得吃,还懂得跑到楼上,蹲在人家家门ロ叫个不停。”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人都在喂这只猫,因为它遇人不怕,相反,会跑过来缠人。其中一个女人说完,用脚推了推它。它吃得很努力,当然应该也是很开心的吧,即使被人用脚推了几下,都不为所动地咀嚼着。
⑧大概基于我得知那流浪猫是一只吃百家饭的猫,我对它喂食的义务和责任减轻了许多,刮风下雨、太热太冷、工作太累不愿下楼等等这些原因,都会让我心安理得地不去那块石头找它。我想我的这种懈怠还因为对它的情感有所减弱,毕竟它不是那个我单方面认定的缘分,确切地说,它对我的需要不是唯一。
⑨夏天的一个黄昏,我下楼慢慢散步,不自觉又走到了那块石头附近,只听到草丛一阵窸窸窣窣,它从里边钻了出来。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因为没准备,我两手空空,竟然对它生出了愧意。对于只讨吃的流浪猫,除了吃,我还能为它提供些什么?它似乎认出了我,不,它一定认出了我。因为它一边叫着,一边将我朝凉亭方向引去,走几步就回头看我是否在跟着它,直到我们在凉亭的椅子上坐下来,它才停止叫唤,不断地用脑蹭我的胳膊,我的手指刚一抬起来,它的鼻子就凑了上来,将那歪斜的脸颊从我指尖划过去,并且很快发出了愉悦的咕噜声。我们重新找回了那种久违了的默契,我用手一遍一遍地抚摸它的下巴、额头和脸颊,它高兴得在椅子上翻滚,亮出了米色的肚皮,它把两只手掌张得开开的,放心地摁在我的膝盖上。我记得一篇动物知识的文章将这个姿势称为“掌上开花”,猫咪做这个动作,表示它很放心也很开心,就像人们心花怒放的时候。
⑩我想,我大概忘记了,除了提供一些生存的必需,我还可以给予一些抚慰,或者说情感,而这些东西,无论对人还是动物,无论身处贫穷是富足,同样也是本能的一种。如同这个世界水远需要鲜花,我们总是愿意看到那一幕幕掌上开花的时刻,让人欣慰和满足。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20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告诉人们不但要在物质上关爱弱小者,更重要的是要从精神上去关爱他们。
B.第②段中加点词“陡峭”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那只流浪猫之丑。
C.“我还能为它提供些什么”,提供的是精神上的抚慰或一个遮风挡雨的家。
D.“我”对流浪猫前后态度的对比。起初因流浪猫的亲近而牵挂,后来得知它吃百家饭而淡漠,反映出“我”的狭隘。
【2】文中写了“我”与猫的故事,情感起伏跌宕,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充完整。
初识时怜悯、喜爱;熟悉后________;了解境况后的懈怠;再遇后的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即使它是一只又老又残缺的猫,我都会对它很牵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
(1)它吃得很努力,当然应该也是很开心的吧,即使被人用脚推了几下,都不为所动地咀嚼着。(品析加点词)
(2)不断地用脑袋蹭我的胳膊,我的手指刚一抬起来,它的鼻子就凑了上来,将那歪斜的脸颊从我指尖划过去,并且很快发出了愉悦的咕噜声。(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5】标题“掌上开花”有何含义?请写出。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拾级而上,指的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人生如登山,生活难题的化解、学习高度的跨越、知识阅历的丰富、兴趣爱好的培养……都离不开我们一步一步的攀登。只有走好了每一步,并坚持到最后,才有可能领略人生风景。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长体验,以“拾级而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