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画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原本以为这次输定了,可没想到最后一局绝地逢生,竟然拿下了!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B.读书如果草草略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C.小明漠不关心班级事务,整天只顾埋头死学。
D.园子里到了冬天就人迹罕至,一派静谧之景。
2、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梁山泊受招安后,征辽国平方腊,损兵折将,实力消耗殆尽,后又受朝廷排挤,最终四分五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宋江的“愚忠”造成的。而这种“愚忠”,正是儒家所提倡的。
B.章回小说是一种分章回叙事的古典白话小说,每一章回的标题往往是一个对仗工整的概括性词句,比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水浒传》第八回“王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C.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选拔官职叫“擢”,罢免官职叫“黜”,请辞官职叫“除”,调动官职叫“迁”(升职曰“右迁”,降职曰“左迁”),贬官或流放叫“谪”。
D.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核舟记》中“壬戌秋日”等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8月8日7时29分在京逝世,享年101岁。
B. 营长根据战士们的伤势,合理分工,命令大家去挖野菜、找树枝、生火……等。
C. 穿白衣戴白帽的人一边看过来一边开口:“来点什么?有素馅包子、豆沙包、馒头和花卷。”
D. 他想,他的路在什么地方呢?他将干什么?就在这时,那个公司老总王老板送来一封信。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伴着落日余晖,诗人缓步登上望江亭,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滔滔江水,川流不息,诗意油然而生。
B. 不管国际局势如何风云变幻,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C. 对伊朗的核协议危机决不能不以为然,因为它将严重影响中东的和平和世界的稳定。
D. 连日来,抚顺县的梨花谷里,踏青赏花的游客逐渐多起来,他们前呼后拥,欣赏梨花绽放的盛景。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次演讲》的作者闻一多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B.《大雁归来》是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写的一篇科学观察笔记,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重要特色。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礼记》等。
D.鲁迅小说《社戏》中提到的“小旦”“小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虽有嘉肴》《孔子过泰山》均出自于《礼记》
B.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朴质、严肃、坚强不屈”都是形容词;这个句子属于祈使句。)
C.古人对年龄的称呼有时不用数字,而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如“而立”代指三十岁,“不惑”代指四十岁,“天命”代指五十岁。《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借代指老人和小孩。
D.《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此图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去参加一场音乐会, , 。为什么?从众心理。音乐会期间 , 。为什么?从众心理。音乐会结来后, , ?恐怕也会留下一份小费。
①你去更衣室取你的外套
②一个人带头鼓起掌来,于是整个大厅里顿时掌声雷动,你也跟着鼓掌
③你不假思索,也仰头观看
④你看到前面的人将一枚硬币扔进一只碟子里,虽然更衣室的费用是包含在票价里的,但你会怎么做
⑤在十字路口遇见一群人,他们一个个仰望天空
⑥当表演到一个精彩段落时
A. ③⑤②⑥①④ B. ⑤③①④②⑥ C. ⑤③⑥②①④ D. ①④⑤③⑥②
8、阅读《小石潭记》,完成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往来翕忽______ (2)悄怆幽邃______
【2】把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作者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和《小石潭记》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链接材料】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洄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节选自钟惺《浣花溪记》)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侍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10、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之际,学校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以“了解地名普查,弘扬地名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请参照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地名普查成果,可以促进地名规范,还可以用来编纂出版地名图(集)、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等综合类工具书,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等专科类工具书,导航产品,地名文化遗产宣传片等,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材料二)在湖北,有“荆州”“赤壁”“襄阳”这些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名;有“仙桃”“鹤峰”“云梦”这些画面感强、使人浮想联翩的地名;还有“鹦鹉洲”“莫愁湖”“古琴台”这些充满诗意、令人神往的地名。其实,不少很美的地名是在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美化而来,如“叫花子村”改名为“娇花村”。
(1)请依据以上二则材料,简要归纳地名普查工作有哪几方面意义。
(2)某同学在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图表,猜想了几个地名的来历,介绍了地名中的文化知识。请认真阅读,继续猜想,将空处补充完整。
地名 | 得名分类 | 得名原因 |
来凤县 | 因传说得名 | 鄂西山区秀丽的风景引来凤凰,从此,这里人才辈出,美丽的传说诞生了一个梦幻般的县城名。 |
中山市 | 因_____得名 |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不仅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其名字还成为城市名称,使人永记于心。 |
汉阳区 | 因地理位置得名 | 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汉阳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北岸,故得名。 |
11、默写。
(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的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同样表达了以死明志的决心。(文天祥《过零丁洋》)
(6)《岳阳楼记》中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范仲淹《岳阳楼记》)
12、填空题。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他有为理想献身的精神,____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以顽强的毅力进行____,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废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A】据统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约消耗700-800千克石英砂、100-200千克纯碱和其他化工原料,合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要用去1.1-1.3吨原料,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煤、油和电。更麻烦的是,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有研究表明,玻璃及其制品的自然降解时间可长达4000年。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降解速度实在是太过漫长。【B】另外,玻璃容易破碎,一旦有人或动物试图吞下或舔食玻璃碎片上残存的食物或饮料,就有可能受到严重伤害。【C】由于玻璃制造和加工等原因,废玻璃中一般含有锌、铜等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材料二
①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回收利用废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回收利用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0.5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1.26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16吨。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主要集中在包装玻璃容器方面,如啤酒瓶、饮料瓶等。如果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不但可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据了解,目前,占玻璃包装容器产量三分之一的包装瓶能够被重复使用。我们必须清楚当前所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玻璃厂能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玻璃原料,不仅可节约能源及纯碱,而且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计算显示,当所用碎玻璃含量占配合料总量的60%时,可减少6%-22%的空气污染,并节约6%的能源。
②对于绝大多数废玻璃来说,若要在“来生”重新以玻璃的面目现身并不像那些废啤酒瓶或是汽水饮料瓶一般“幸运”,它们需要下大力气“洗心单面”,甚至还要回炉“锻炼”一番。
材料三
①英国、丹麦、瑞典、瑞士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玻璃生产企业和城市居民点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设置废玻璃回收集装箱进行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英国于1977年底建立了玻璃再生中心以增大废玻璃的利用率。在德国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商店、工厂、酒吧和其他地点,共设置了5000多个回收集装箱。瑞士在其1100多个大小成镇进行定期的废玻璃回收工作。
②几十年来,欧洲多国实施的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2012年,欧盟对65%的玻璃包装进行了回收,共有255亿个玻璃瓶和玻璃罐被回收,且回收率稳步增长,比利时和瑞士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欧盟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甚至出现了一种能自动分拣各色玻璃的智能玻璃回收箱。如按2001年的回收量准算,西欧每年节省46%以上的玻璃原料,在能源节约方面相当可观,因为每回收1吨废玻璃,可节约100千克燃料,而且可减少石英砂的用量,促进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有删减)
【1】材料一中ABC三处说明顺序不合理,请排列出合理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说明内容。
【3】分析材料二中第②段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色。
【4】小金的爸爸喝完啤酒后都将啤酒瓶当作垃圾直接扔掉。小金读完文本后,想劝说爸爸改变做法,请你结合材料将他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5】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
B.废玻璃的回收利用没有时间限制,我们可以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有效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C.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对废玻璃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节约能源及纯碱,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D.几十年来,欧盟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促进了环境保护。
14、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
②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③“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④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⑤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⑥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⑦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⑧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⑨他只说:“我不吃。”
⑩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⑪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⑫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⑬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⑭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⑮“早埋了。”
⑯“呀,他什么时候……”
⑰“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⑱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⑲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选文情节写得有详有略。从老王角度略写了 _____,_____和 _____的情节,详写了 _____的情节。
(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④段为什么作者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4)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本文与自己的感悟,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
15、作文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擦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
请以《友谊让我如此灿烂》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