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东特别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B.教室里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C.妈妈去菜市场买了青菜、黄瓜、西瓜、西红柿等蔬菜回来。
D.如果你懂得“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你就会和同学们好好合作了。
2、下列哪一项诗句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
A.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3、选词填空。(4分)
欢乐 快活
(1)落叶在风中( )地舞蹈。
(2)小溪唱着( )的歌流向远方。
4、下列词语中描写心理的一组是( )
A.心慌意乱 摇头晃脑 B.手疾眼快 抓耳挠腮
C.面红耳赤 大惊失色 D.志忑不安 心有余悸
5、给下列生字注音。
胸( ) 脯( )
惹( ) 仰( )
6、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
查字典后,我知道“錾”的读音是______,“錾出”的意思是: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ào róng yì wò shì
( ) ( ) ( )
réng rán mǎn zuǐ xún shì
( ) ( ) ( )
nòng pò nài fán yōu shāng
( ) ( ) ( )
8、看拼音,写词语。
huānɡ yě chánɡ dí kuánɡ huān wéi qún lián xī
qīnɡ xié shuānɡ dònɡ zènɡ yán rěn jī ái è
9、阅读
翠鸟
①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②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③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④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⑤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提取信息)将短文中描写翠鸟捕鱼的句子用“_________”画出来。
【2】(提取信息)读短文第⑤段,“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中“这个念头”指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用波浪线画出来。
【3】(理解内容)读一读,选一选。
(1)老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________)
A.小溪里。 B.船头。 C.陡峭的石壁上。
(2)“我们”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是为了(________)
A.捉一只来饲养。 B.给它喂食。 C.看看它,和它做朋友。
(3)作者在描写翠鸟捕鱼的时候,特意描写了小鱼儿的机灵,是为了(________)
A.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B.对比,反衬翠鸟的眼睛很锐利,动作很敏捷。
C.说明翠鸟和小鱼儿一样小巧玲珑,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10、金沙滩
我们来到了“金沙滩”,展现在眼前的是茫茫的大海,海水汹涌,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啪啪”的声音。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海面上波光粼粼。成群的海鸥在天空中叫着,一会儿飞向蓝天,一会儿俯冲大海,活像白色的小飞机。渔船升起的风帆,如同碧空中的点点繁星。蓝天、碧海、白色的海鸥、一叶叶扁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海边是沙滩。沙子金黄金黄的,踩上去又松又软,就像踩在地毯上,真舒服!阳光照在沙滩上,像是给沙滩铺上了一层耀眼的碎金。我想,这“金沙滩”的名字,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沙滩上随处可见五彩缤纷、奇形怪状的贝壳。我不停地捡呀,捡呀,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的一袋。我欣喜若狂,对着大海喊:“谢谢你送给了我这么好的礼物!”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空。
( )的海面 ( )的画卷
( )的沙滩 ( )的贝壳
2.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1)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
(2)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
(3)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3.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写景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用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海鸥,用碧空中的点点繁星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金沙滩”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送给我们美丽的贝壳,大海还会送给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指南针
①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公认 公开)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②指南针的组成和作用是什么呢?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③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理解 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
④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它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由于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 旺盛)发达,因而促进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
【1】用“/”划去文中括里不合适的词语。
【2】分别概括第②、③两个自然段的大意。
第②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指南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B.司南是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
C.指南针的N指向北方,E指向东方,W指向西方,S指向南方。
D.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后来又发现了它吸引铁的性质。
【4】我国从古到今取得的科技成就还有很多,请你照样子再写两个。
例: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小狗学叫(节选)
就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一个枪法很准的猎人经过那里,听见树丛中传来咕咕的叫声,就举枪瞄准,“砰!砰!”连开了两枪。
幸好没打中。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连环画里画的那样。小狗拔腿就跑。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狗跑啊,跑啊......
【1】选文中哪句话体现出了猎人里面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画上“ ”。
【2】“它很诧异”,它“诧异”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请你接着往下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泉城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在五龙潭的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济南的泉水名扬中外,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泉城最著名的泉,名列泉城72泉之首的是_______,而“五龙潭”叫这个名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字典中“首”的意思有五种:
①头 ②领袖;领导人 ③最先;开始 ④第一;最高 ⑤告发 ⑥量词
请为下列句中的“首”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写序号):
(1)长城位于中国旅游景点之首。(________) (2)这首歌真的很动听。(________)
(3)他们附和首领的每一句话。(________) (4)他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决定投案自首。(________)
【3】换一种说法,句子的意思不变。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意思,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物体光亮通明,可以透过光。(_____________)
(2)指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_____________)
【5】摘抄文中你喜欢的一句比喻句,并写一写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14、可爱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________的西北部,是我国________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__________,是个可爱的地方。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画“﹏﹏”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的作用,与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关系是______。
A.首尾呼应B.总起全文C.承上启下
15、阅读。
秋天早晨的田野
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
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了。就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田野里。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
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比城市里那时时带着怪味的空气怎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儿醉意,好像你的胸膛也饱满起来了。
太阳还没有起来,东边的天际是灰暗的,渐渐变成暗红的。天边的云连接着,重叠着。一会儿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一束束,一缕缕,射向天际,又映红了大地。这时,远处传来大公鸡的报晓声。
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像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傍着大地。
一瞬间,阳光穿过树丝,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
伙伴们,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1】照样子,写叠词。
如:一束束 一缕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把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__。
【3】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味道有点儿______,有点儿______。如果吸个饱,就会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相信你能行。
1.___好了___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___它自言自语着___准备往旁边倒去___(请加上合适的标点)
2.听到这个消息,跑得像兔子一样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下列词语描写的画面,然后选择一个词语写句子。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释下面诗句的意思。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互动吧。
1.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迷路了,在大山里转来转去。(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难道不是朋友吗?(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少年手里拿的,不正是我白天见到的木雕小象么?(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汗水把衣服浸透了。(改“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20、我能修改下面的病句。
(1)外婆家门前载了很多树。
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校师生和张老师都参加了这次秋游。
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
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一定有了新发现。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把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水果或一种动物或一种植物写下来。
提示:
◇观察时要细致一些。
◇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