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积累填空。
1.《七律·长征》是我国伟大领袖______的诗,在诗句“五岭逶迤______,乌蒙磅礴______”中,诗人采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从这句诗中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______。
2.金人让北宋朝廷割地求和,大臣李纲慷慨陈词“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保国卫家的决心。
3.《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之水弯弯曲曲,波涛滚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五音不全”这种说法,“五音”在古代音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徵、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本来是可以不断____________,长期给人类作____________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____________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____________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____________,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
①、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
②、两件新旧校服大不一样,颜色却差不多。
③、炊事员热气腾腾的端来了菜汤。
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4、辨析形近字组词。
勺_____霉_____虚_____衰____塘_______
勾_____雾_____虑_____哀____搪_______
5、根据情境填上鲁迅的名言。
①鲁迅的“________”这句名言写他奉献多,而索取少。
②鲁迅一生著作等身,是因为他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进行写作,我是从他的“________”这句名言感受到的。
6、阅读广场。
(一)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 天净沙是 ,秋是 。
2.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 图。
3. 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他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着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在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你说我算不算找到了做诗的诀窍?”
陆游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你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着,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种种火热的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你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你果真想学写诗,应该在诗本身以外的生活中多下功夫)
1. 理解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谈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引用了陆游的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1】这节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节诗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写出了三黑把地耙得____________。
【3】用这节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词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2)路转溪桥忽见______
【3】对本词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在江西闲居期间,夜行经过黄沙道,看到月夜乡村景色时写下的一首小令。
B.词人描摹了一幅江南山村初秋月夜图。
C.上阕中,夜间的“鸣蝉”反而更衬托出乡村的幽静。
D.下阕中的“星”“雨”,与上阕中恬淡清幽的氛围相得益彰。
9、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结 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 括)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亮正照在她那(甜 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 泳)的大海。
【1】用“√”选用括号里合适的字。
【2】用“ ”画出皮鞋匠听琴音产生联想的句子。
【3】选段末尾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
A.她在月光下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B.贝多芬弹奏的乐曲的巨大感染力给她带来了美妙的想象,她想象自己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边。
【4】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1】这节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写成_________,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农民___________。
【2】仿写诗句。
____一有了____,就__________。活像_______,一见了____就___________。
11、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近日在网络和微信上热传着这么几句“诗词”:少壮不努力,长大玩手机;春眠不觉晓,醒来玩手机;举头望明月,低头玩手机;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玩手机;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玩手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天到晚没完没了玩手机。
【材料二】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令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导致不少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休闲娱乐。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彩。智能手机已成为“低头族”打发碎片时间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材料三】经常查看手机的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脑部受到过度刺激,长时间接触电脑及电视,就会注意力不集中,并且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长时间接收手机带来的辐射,尽管视力不断下降,但是还会造成自身免疫力降低。
【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的与人面对面交流,尤其是在家人面前,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写出你从以上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2】【材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划线部分有错误,请在原文上修改。
12、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舍人中的一人画蛇添足的原因是( )。
A. 为了炫耀自己画蛇的技巧
B. 为了把蛇画得更逼真
【4】你读完这个寓言故事后,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认真读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习题。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梁启超,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运动领袖之一。《少年中国说》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少年强则国强”中的“强”在本句中意思是“强大”,读音是____,第二笔是____。(A.横 B.竖)
【2】下面选项跟本文表达的意境相似的是( )。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14、课外阅读。
牺牲
我妈妈固然是个好人,雪尔维姐姐也和妈妈一样,有着高尚的精神。昨天夜里,我正抄写着每月故事《千里寻母》的一段。姐姐悄悄进来了,急切地低声说:“快到妈妈那里去!妈妈和爸爸刚才正在说着什么呢,好像有什么不幸的事,非常悲痛,妈妈在安慰他呢!说家里要有困难了,你懂吗?家里已经快要没钱了!爸爸说,要做出很多牺牲才能恢复过来。我们大家都来牺牲好不好?非牺牲不可的!啊!我和妈妈说去,你也要支持我,并且照我说的样子,跟妈妈发誓,什么都要答应做啊!”
姐姐说完,拉着我的手一起去妈妈那里。妈妈惊讶地看着我们。姐姐说:“爸爸不是说家里没钱了吗?”
“说什么呢?”妈妈红着脸答道,“没有钱的事,你们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你们的?”
姐姐大胆地说:“我知道的!所以,妈妈!我们觉得大家非牺牲不可!你不是说五月底会给我买扇子吗?还答应过安利柯弟弟给他买颜料盒。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要了!一点儿也不想用钱,所以不给我们也可以的。妈妈!”
姐姐用手捂着妈妈的嘴,继续说道:“还有,无论是衣服还是其他什么,如果可以牺牲的话,我们都会高高兴兴地牺牲。把人家送给我们的东西卖掉也行,用劳动来帮妈妈的忙也行。整天干活吧!什么都做!我,什么事情都会做的!”说完,又把臂膀弯到妈妈脖子后面了。
“如果能帮到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还像过去那样,脸上挂着快乐的笑容,那么无论多么辛苦的事,我都愿意尽力去做。”
这时妈妈脸上的喜悦,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妈妈在我们额头上印下热烈的亲吻,也是我从来没有过的。妈妈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笑容中闪着泪光。后来,妈妈告诉雪尔维姐姐,家里并不是很缺钱,叫她不要误会,还多次称赞我们的好意。这天晚上她很高兴,爸爸回来后,妈妈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爸爸也没有说什么。今天早上,我们要吃早饭时,我觉得既高兴又悲哀:我的餐巾下面,藏着颜料盒,姐姐的餐巾下,则是一把扇子。
(选自《爱的教育》有删减)
【1】“牺牲”一词在词典当中有多种解释:①古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②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③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文中的“牺牲”的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整天干活吧!什么都做!我,什么事情都会做的!”这是对人物的写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姐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笑容中闪着泪光。”这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另外文中说到:妈妈脸上的喜悦、热烈地亲吻是“我”从没见过的。联系前文想想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早上,我们要吃早饭时,我觉得既高兴又悲哀”,“我”高兴是因为什么?悲哀又因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父亲的直接描写非常少,你认为父爱和母爱有什么不同?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更生动。
例句:秋天到了,大豆成熟了。
秋天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下课了,同学们玩起了陀螺,许多陀螺在地面上飞转。
16、改成陈述句。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让我开口。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给下面两句话加上标点,使句子意思不同。
我 赞 成 他 也 赞 成 你 怎 样
我 赞 成 他 也 赞 成 你 怎 样
腊梅在三味书屋的后院开得正盛。(先改写为比喻句,再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改病句)。
18、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难忘的相遇:求学路上,遇见了给你人生启迪的良师;在生活中,遇到了难忘的事情;在旅途中,遇见了别样的风景……请围绕“遇见”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