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天津2025届二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这块yǔn shí________看起来就像一个铁ɡē dɑ________,虽然样子很丑,但是很有研究价值,也许科学家们能从中jiē kāi________宇宙生命神秘的面纱。

    2.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怨恨和jǔ sànɡ________,而要迎难而上,当我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时,就能深刻地ɡǎn wù________到拼搏后的喜悦。

  • 2、看拼音,写词语。

    今天真zāo ɡāo( )!围棋课上,李一明jì ɡāo yì chóu( )把我杀得片甲不留,我感到非常jǔ sànɡ( );数学课上,正当我táo zuì( )在《哈利波特》的情节中时,张老师忽然站在我面前,吓得我起了一身鸡皮ɡē da( );美术课上,我穿上老妈做的bié chū xīn cái( )的环保纸服装,wēi fēnɡ lín lín( )地站在讲台上,却被大家嘲笑太妩媚……唉!真是一言难尽。

  • 3、多音字组词。

    薄báo______________

    数shŭ_______shù_______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宇宙生命之谜》中讲到地球并不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包括四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这篇文章里的两个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是_________关系。文章赞颂了老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竹节人》中竹节人是一种__________,它给“我”和同学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的__________

  • 5、快乐读书吧。

    1.叶芙盖尼娅、阿廖沙、米哈伊尔的萨沙、小茨冈……这些人物都出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__________》。小说中人物众多,哪个令你印象深刻?请谈谈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小说内容,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

    A.环境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语言描写

    (l)很好,又回到了安静的暗夜,一片漆黑。(______

    (2)外祖母给我洗脸,在被打肿的地方敷上湿海绵,贴上铜钱……(______

    (3)“好事儿”夸耀似的问道:“很难闻吧?”(______

    (4)“有什么可夸耀呢!”我在想。(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茅檐长扫净无苔”中“长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净无苔”说明了茅屋____________

    2通过“手自栽”可以感受到( )

    A.主人的生活非常无聊。

    B.主人非常勤劳。

    C.主人只会栽花种草,没有别的专长。

    3表现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山清水秀的诗句是哪两句?请你体会这两句诗在结构上的特点,再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

    【2】诗中点明标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诗人“愁”是因为:时间上此刻已“__________”,空间上“__________”。诗人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大地之上,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此刻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

    (2)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靠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

  • 8、阅读《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按要求作答。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毛泽东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注释】

    ①[龙华喋血不眠夜]指 1931年2月7 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秘密杀害包括“左联”五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白莽、冯铿在内的革命青年共二十三人之事。喋血,血流遍地。

    ②(犹制小诗赋管弦)犹制小诗,指鲁迅作《七律·无题》诗。犹,仍然。赋管弦,指配上音乐歌唱,这里指吟诵诗歌。

    ③[鉴湖越台名士乡]鉴湖,在浙江绍兴城西南两公里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为山阴(今绍兴)人,曾在附近建快阁作为饮酒赋诗之处。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也是山阴人,自号鉴湖女侠。越台,即越王台,在会稽(今绍兴)境内,春秋时越王勾践为招贤士而建。本句是说,鲁迅的故乡绍兴是古今名贤荟萃之地。

    ④[剑南歌接秋风吟]剑南歌,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所收诗作。秋风吟,指秋瑾作的诗《秋风曲》和她被清政府杀害前书写的唯一供词“秋凤秋雨愁煞人”,以及鲁迅 1934 年作的《秋夜有感》和 1935 年写的《亥年残秋偶作》。接,连续,这里有“从……到……”之意。

    ⑤[一例氤氲(yīn yūn)入诗囊〕氤氲,形容烟雾或云气很盛,这里比喻陆游、秋瑾与鲁迅的诗篇富有诗味和爱国热忱。诗囊,装诗稿的袋子。

    【1】“一例氤氲入诗囊”这个诗句中“一例”的意思是什么(   

    A.一律、一样

    B.例子、举例

    C.一缕、一丝

    D.一条、一束

    【2】“犹制小诗赋管弦”这个诗句中的“犹”字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

    A.突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B.说明鲁迅很有文学创作的才华。

    C.突出鲁迅顽强抗争的战斗精神。

    D.说明鲁迅善于创作不朽的作品。

    【3】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和你查到的资料简要分析。

    ______

    【4】小林在阅读《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其二)这首诗时,产生了一个疑问:诗歌题目写的是纪念鲁迅,为什么在诗里还要提到秋瑾和陆游呢?请你联系文本信息,帮助小林解答这个疑问,把你的看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牙齿________,门牙________。它的四肢________,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________________。它浑身长满了________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画出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漫游。

    绿色宝石”——西双版纳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只有仰起头才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去,一棵 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鲜艳的花朵, 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艳,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只要留 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二百年到四百年。一家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这篇短文从哪两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填空。

      是一个   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几种:公开揭示; 无着落,没有结果;挂;挂念;距离远。在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中,的意思应选    

    3.根据意思,在文中选恰当的四字词语填空。

    (1)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

    (2) 有各种各样的姿势和造型。(    )

    (3) 形容各种鲜花争着显示自己形貌、色彩的奇异、艳丽,以比高下。(    

    4. 细读重点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2)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   句,在全文中起   的作用。

    (3)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树?其中详写了什么树?

     

     

    (4)全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万丈。它们本来位于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有个叫愚公的老人,快九十岁了。他家正面对着两座大山,交通被阻隔,出入总要绕很大的圈子。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说:“我想同你们一起尽全力搬掉门前的两座大山,这样就能打通一条通往豫州南部的路,直达汉水南面,你们说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只有他的老伴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就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运不走,更何况太行、王屋那样的大山呢?又把挖出来的土石放在何处呢?”大家说:“这没什么难的,把土石扔到渤海的尽头和隐土的北边去嘛!”

    于是,愚公就率领子孙开始搬运太行、王屋二山。他们邻家有个刚长奶牙的小孩,也像个小男子汉一样,高高兴兴地来帮忙。大家勤勤恳恳地劳动,从冬天到夏天,才仅仅回家一次。

    黄河边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对愚公说:“你怎么这么傻呢!像你这种年老体衰的人,连山上的茅草都拔不掉了,还能搬得动太行、王屋的石块和泥土吗?”

    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是我傻还是你死心眼儿呢?我看你真不如那位刚长乳牙的小孩啊!要知道,就是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了,怎么就挖不平呢?”智叟无言以对,惭愧地走了。

    山神听到这件事,害怕愚公没完没了地干下去,就去报告上帝。上帝被愚公的虔诚和毅力所感动,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这两座山背走了。从此,冀州和汉水以南,再也没有突起的高山阻塞了。

    1按要求从文中找词语。

    (1)表示山的名称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地域名称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1)形容“一个人年龄大,身体衰弱”可以用_____一词;而形容“一个人年纪虽老,志向高远,劲头儿更大”可用_____一词。

    (2) “愚公移山”是一个神话传说。比喻做事有_____,不怕_____

    3读文章,回答问题。

    (1)愚公为什么要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是怎样与子孙搬这两座大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与智叟对搬这两座大山的看法相同吗?他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读课文《惟一的听众》全文和课外段《荷包蛋》,然后回答问题。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无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请概括出语段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

    做面→________→________→总结

    (2)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3)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了,该让蛋吧!意图是什么?

    (4)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5)谈谈《惟一的听众》、《荷包蛋》这两篇文章中的老妇人父亲的教育技巧。

    (6)生活中,会有很多人关心你,帮助你,教育你,试举一例说说他们是如何帮助、教育你的。

     

  • 13、快乐阅读。

    神树之死

      尼日尔有一株金合欢树,它活了1800年。这棵树生长在尼日尔北方,撒哈拉大沙漠那一望无际的沙海之中。根部扎到沙海深处30米以下,虽然它的主干弯曲,而且粗糙,绿叶也不多,但枝干旺盛,年年都生枝发芽。它是唯一在这里生存下来的古树。

      对于这株树如此长寿的原因,科学家曾经做过各种研究,却始终找不到答案。这里常年干旱,日间与夜间的气温相差太大,白天的气温高达60摄氏度,晚上则低至零下40摄氏度,而且天气变化很快,几分钟前,还是骄阳似火,几分钟后竟然是狂风暴雨,有时还夹带着冰雹和风沙。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金合欢树的成长,但是这株金合欢树虽然浑身伤痕累累,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受到沙漠严重威胁的尼日尔人民,将它视为神树,当地图阿雷克族人把它作为生命的图腾。

      这株金合欢树成为那片沙漠的里程碑和灯塔,从树旁经过的车辆和驼队,都自发地担当起保护这株金合欢树的重任。他们根据其他金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对这棵树进行护理,先将残枝败叶修剪干净,在它的根部堆上泥土。然后,每个人将自己珍贵的饮用水拿出来,给树灌溉,还给树立起了屏障,以便遮挡风沙和冰雹。

      可是,仅仅一年时间,这棵树便枯萎了。得知它的死讯,尼日尔人一片悲声。此时,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1800年来,那棵树已经习惯了恶劣的生长环境,由于人们善意的爱护,那树不必再与环境抗争,结果反而丧失了生命。它不是死于风沙、干旱、高温、严寒、冰雹的摧残,而是死于人们的精心护理。

    1横线①画出描写金合欢树外形的句子。

    2横线②画出描写撒哈拉大沙漠环境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为什么尼日尔人民将这株金合欢树视为神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株树如此长寿的原因是________,它枯萎的原因在于________,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材料一】

    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是影响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近年来,虽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但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不尽如人意,六成以上学生平时睡眠时间不达标。其中,调查小学生和初中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如下表:

    表1:小学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

    平时(%)

    双休日(%)

    8小时及以下

    24.8

    9.4

    8小时以上10小时以下

    43.7

    19.5

    10小时及以上

    31.5

    71.1

    表2:初中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

    平时(%)

    双休日(%)

    7小时及以下

    22.4

    5.4

    7小时以上9小时以下

    41.8

    12.5

    9小时及以上

    35.8

    82.1

    【材料二】

    睡眠质量与个体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对中小学生来说,首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学业压力。随着年级和学段的增长,升学压力增大带来的作业量增加以及相互竞争的加强,都对青少年的睡眠时间产生不利影响,与之形成的心理压力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作用,进而影响睡眠质量。调查中42.0%的中小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相对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长更短,入睡时间更晚,睡眠问题也更多一些。

    【材料三】

    调查结果显示,能够保障每天锻炼1次及以上的学生不足50.0%,27.9%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少于2次。研究还发现,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因心理障碍造成的睡眠障碍,可以提高和改善睡眠质量。因此,体育锻炼不足也是影响中小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之一。

    【1】数据显示,小学生睡眠时间10小时及以上,初中生9小时及以上的调查结果是怎样的?(       

    A.平时三成多,双休日能达到七至八成。

    B.平时三成多,双休日能达到四成多。

    C.平时两成多,双休日能达到七至八成。

    D.平时两成多,双休日能达到四成多。

    【2】与平时睡眠时间相比,小学生双休日睡眠时间有什么特点?(       

    A.变化不大

    B.明显增加

    C.明显减少

    D.不能确定

    【3】你认为应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请联系材料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读初中的林明同学睡眠时间一定比读小学的李强同学少。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2)改成第三者转述:

    例:老师说:我们明天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老师说,他们明天去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3)分别改写成反问句、感叹句和双重否定句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利的回击。

    反问句:

    感叹句:

    双重否定句: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 18、变魔术,改句子。

    1.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2.用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 19、变魔术,改句子。

    1.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2.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写具体。

    一阵风吹过,枯黄的树叶就像

     

  • 20、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风景线

    现在还有许多国家或地区正在遭受战争侵袭。请你给正在遭受战争苦难的朋友写一封信,表达你对战争的看法和对朋友的同情。要求语句通顺,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