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 )
A.安徒生 B.格林兄弟 C.叶圣陶 D.王尔德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才了(le liǎo) 耘田(ɡēnɡ yún)
蚕桑(chán cán) 白鹭(lǜ lù)
蓑衣(shuāi suō) 箬笠(ruò nuò)
3、选词填空
奇特 奇异 奇怪 奇妙
(1)村子里最近发生了许多( )的事,村民们议论纷纷。
(2)极光是一种( )的自然现象。
(3)这件艺术品造型( )。
(4)海底是一个( )的世界。
4、下面句子加点字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那么请做自己的伯乐。
B.他的吝啬程度都快赶上葛朗台了,简直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C.你看他那巴结样,真像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D.因为他是个百灵鸟,老板说的话他都附合。
5、给文章选择更好的开头或结尾。
【1】《西湖览胜》的开头。( )
A.“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杭州。
B.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杭州。
【2】《母爱》的结尾。( )
A.一路走来,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啊!母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我要歌颂母爱,我要歌颂母亲。
B.母爱是春天的风,吹红了花,吹绿了树;母爱是夏夜的风,吹走闷热,吹来凉爽;母爱是秋天的风,吹熟果实,吹来歌声;母爱是冬日的风,吹来雪花,吹来快乐。我沐浴在母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啊!母亲,我爱您!
6、下列词语中“毫”字的意思与“毫不相干”中“毫”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
A.毫无顾虑
B.丝毫不差
C.明察秋毫
7、《乡下人家》中,作者没有描绘的画面是( )
A.鸡鸭觅食图
B.雨后春笋图
C.群儿戏耍图
8、《三顾茅庐》是根据罗贯中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内容改编而成。《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他三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
9、类文阅读
稠李①树
叶赛宁
馥(fù)郁(yù)②的稠李树,
和春天一起开放,
金灿灿的树枝,
像鬈(quán)发一样生长。
蜜甜的露珠,
顺着树皮向下淌;
留下辛香的绿痕,
在银色中闪光。
缎子般的花穗,
在露珠下发亮,
就像璀(cuǐ)璨(càn)③的耳环,
戴在美丽姑娘的耳上。在残雪消融的地方,
在树根近旁的草上,
一条银色的小溪,
一路欢快地流淌。
稠李树伸开了枝丫,
发散着迷人的芬芳,
金灿灿的绿痕,
映着太阳的光芒。
小溪扬起碎玉的浪花,
飞溅到稠李树的枝杈上,
并在峭壁上弹着琴弦,
为她深情地歌唱。
(注释)①稠李:蔷薇科,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3米,是一种极其耐寒的观赏树,被广泛用于绿化和园林规划上。除此之外,稠李还可入药。②馥郁:形容香气浓厚。③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1】(诗歌朗读)读诗歌,其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稠李树/伸开了/枝丫 B.发散着/迷人的/芬芳
C.金/灿灿的/绿痕 D.映着/太阳的/光芒
【2】(观察描写)读优美诗句,感受诗人观察和描写的角度。(可多选)
①味觉 ②嗅觉 ③视觉 ④听觉
(1)蜜甜的露珠,顺着树皮向下淌;留下辛香的绿痕,在银色中闪光。 (_____)
(2)缎子般的花穗,在露珠下发亮,就像璀璨的耳环,戴在美丽姑娘的耳上。(_____)
(3)小溪扬起碎玉的浪花,飞溅到稠李树的枝杈上,并在峭壁上弹着琴弦,为她深情地歌唱。(_____)
【3】(体会情感)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下面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
A.诗人笔下,绿色、金色、银色等各种色彩形成了一种充满生机的意境美,传达出诗人愉快、舒畅的心境。
B.“蜜甜的露珠,顺着树皮向下淌……”句中对露珠的描写不准确,因为露珠是没有味道的。
C.“稠李树伸开了枝丫,发散着迷人的芬芳”一句中,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稠李树的美丽和芬芳。
D.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扬起碎玉的浪花”“在峭壁上弹着琴弦”的都是小溪,“她”是指稠李树。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4】(对比思考)读完叶赛宁的《白桦》和《稠李树》,有人做了这样两个比喻:①纯洁、文静的少女;②艳丽、活泼的姑娘。你觉得她们分别指的是谁呢?选一选。(填序号)
白桦:(1)_____ (2)_____
【5】(积累运用)从下面的短语中选择几个来描述诗歌中的这棵稠李树,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馥郁的稠李树 金灿灿的树枝 辛香的绿痕
缎子般的花穗 迷人的芬芳 蜜甜的露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那儿一簇”的“簇”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它在选段中的意思是(______)
①聚集成的堆或团。
②极新,常用来形容衣服。
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或成堆的东西。
【2】从选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填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仿写两个“或浓或淡”这种结构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介绍洞口的时候,用“在那里聚集以前或者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溪声也时时变调子”这句话,你体会到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天池
刘白羽
①古人云:“人在画图中。”我到天池就有这种感觉,仿佛自己落入深蓝色湖面倒印着雪白冰峰的清澈、明丽的幻想之中了。这一天,我觉得风是蓝的,阳光是蓝的。
②早晨,从公路转入崎呕山谷,盘旋上山,山上林木变化,分为三段:山下开阔河床中,冲激着冰凌般潺(chán)潺急流,在这里,老榆成林,一株株形状古怪 ,如苏东坡所说:“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到山腰却是密密层层的杨、柳、枫、槐,秋霜微染 ,枝头万叶如红或黄的透明琉璃片,在阳光中闪烁摇曳 ,在这里,天山雪水汇为悬空而落的飞泉 ,在森然壁立的峡谷中一片涛声滚滚;到了山顶则是一望无际的墨绿色挺立的云杉,植物适应着温度高低而变化,可见其山势之陡峻了。
③走到山坡别墅,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坐下来,整个天池,不像自然景色,而是一幅油画,你看,这广阔的湖面 ,为满山云杉映成一片深蓝,这深蓝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这时我才恍然找并未到山之极峰。你看,天池那里 ,还有层层叠叠更高的白峰,这天池,显然是更高更高天山的雪水在这里汇集成湖,偶然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吹皱一湖秋水,那鄰粼波纹,推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天池有她自己的风度,湛(zhàn)蓝的湖水 ,雪白的群峰,密立的杉林,都显示着深沉、高雅、端庄,曲静。
④午后,我走到廊上,再次仔细观察天池:雪峰与杉林,白与黑相映,格外分明,雪山后涌起的白云给强烈阳光照得白银一样刺眼,在黑蓝色湖与山的衬托下,一片金黄色的杨树显得特别明丽灿烂,再看看前后左右,原来我所在的红顶房屋就在云杉密林之中,我身旁就耸立着一株林高大的云杉,一株一株接得很紧,而每棵树都笔直细长冲向天空,向四周伸展着碧绒绒枝叶,绿色森然。
⑤傍晚下山,一路听着飒飒天风,潺潺冰泉,我想:天池风景,是那样宁静而又变幻多姿,是那样明朗而又飞扬缥缈。在天池的这一天,我进入了一个梦的境界。
(选文有删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幻想________ 陡峻________
高雅________ 绿色森然________
【2】关于这篇短文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短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 ,先总写天池给我的感觉 ,再分写天池的美 ,最后进行总结赞美。
B.短文第2段从山下、山腰、山顶三个方面介绍天池的湖光山色变化.
C.短文按照时间顺序 ,记叙了天池一天之中风景变幻多姿 ,令人如入梦境。
【3】读下面的句子 ,说说从加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①偶然一阵微风拂面而来 ,吹皱一湖秋水 ,那鄰鄰波纹 ,摧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 ,都微微颤动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身旁就耸立着一株林高大的云杉 ,一株一栋接得很紧 ,而每棵树都笔直细长冲向天空 ,向四周伸展着碧线线枝叶 ,绿色森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池的美,如梦似幻!请你用一段话介绍天池 ,让更多人感受她的美。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萤火虫
夏夜,草丛里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
萤火虫不咬人,不蜇(zhé zhē)人。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cáng zàng)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经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萤火虫的腹部,有个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组成的发光器。呼吸时,一种叫“荧光素”的发光物质发生氧化,萤火虫就发光了。这种光是冷光,它不会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在矿井里安全使用的矿灯。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普通——( ) 安全——( )
透明——( ) 明亮——( )
【3】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的发光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感悟。
生命的微尘
①腊尽春回,百花盛开。当你摘下一朵美丽的鲜花时,你是否注意到同时散落一些淡黄色的粉末?这就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繁殖器官——花粉。花粉是极微小的生命体,用显微镜放大几百倍甚至数千倍才能弄清它们的面目。最大的花粉也不过200多微米,大约是一粒芝麻的五分之一大小,最小的只有几微米,所以人们称它们为“生命的微尘”。
②花粉虽然微小,但是其形态结构复杂。每一种植物的花粉,都有它自己(单独 独有)的形态结构,通过(鉴定 确定),可推知其原植物。小麦的花粉像个皮球,松树的花粉像个元宝。有的花粉像鸡蛋,有的花粉像哑铃,有的具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
③植物花粉的数量,通常都是很多的,有的多得惊人。一株玉米的花粉,竟达5000万粒;松树的一个花序,就有花粉16万粒;一朵芍药的花粉,居然多达365万粒。有趣的是,松柏类植物的花粉还背着气嚢,能随风升至2000米以上的高空,飘移到1000多公里以外去远游。因此,每当松树盛花之际,经风一卷,花粉便飞舞在松涛林空,宛如淡黄色的“轻雾”;若遇春雨,便降金色的“花粉雨”。
④______。花粉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酶类等,可做高级营养品,还可以酿酒和食用。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例如马尾松的花粉,有润肺、益气、止血之效。但是,也有对人体有害的花粉,这是需要注意的。例如,细叶紫荆的花粉,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有抗原性),飘浮在空气中,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只要吸入了这种花粉,就会产生过敏反应,轻者像感冒,重者气喘不止。还有少数植物,花粉含有毒的生物碱及其他成分,被人误食可引起中毒;混有这些植物花粉的蜂蜜,吃后也会中毒。
⑤“蜂儿酿造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花粉与养蜂业的关系更加密切。蜜蜂在采蜜过程中,同时采集花粉作为蜂粮。通过花粉分析,就可知道哪些是荔枝蜜、枇杷蜜、紫云英蜜……还可以知道是否含有毒花粉,蜜蜂采访区的蜜源植物情况等。
【1】圈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文中“生命的微尘”是指______,它们被称为“生命的微尘”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___”画出。
【3】“植物花粉的数量,通常都是很多的,有的多得惊人。”这句话中的“通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
【4】在第②自然段画线句中,作者举了很多例子,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
【5】第④自然段的横线处,最适合填入的一句话是( )
A.花粉对人类的健康有许多益处。
B.花粉与人类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C.花粉可做成高级营养品和药品。
D.食用花粉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6】“蜂儿酿造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这一诗句,让你想到了身边的哪些人?写写你的感受。(字数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夸父追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夸父。夸父的两条腿可长了,一步可以跨过一条大河。夸父看见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来,又从西边落下去,他想:“如果总是白天就好了。我要想办法把太阳抓住,让它永远照亮大地。”
夸父拿起一根手杖,迈开两条长腿,用坚强的意志去追赶光明的太阳。他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太阳要下山的地方,夸父真高兴啊,他真想一下子就把太阳抓住。
太阳是个大火球,夸父被太阳烤得浑身是汗,快要渴死了,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喝干了黄河的水,又跑到渭河边,喝干了渭河的水,但是他还是渴得要命,于是,他又迈开两条长腿向北方的大湖跑去。还没跑到大湖边,夸父就渴死了。临死前,他把手杖向前一掷,就永远合上了眼睛。
夸父虽然死了,但他的手杖变成了好大好大的一片桃林,结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
夸父将一片桃林留给了那些热爱光明又很勇敢的人。人们路过这里的时候,可以在树荫下歇歇脚,还能摘个桃子解解渴呢。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
A. 寓言 B. 童话 C. 神话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顽强 ——( ) 永久 ——( )
反义词:胆怯 ——( ) 黑暗 ——( )
【3】用“——”画出描写夸父心理活动的句子。
【4】夸父的志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夸父的志向实现了吗?你从夸父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一个远方的姑姑来你家,作为她的侄子或侄女你要到车站去接她。请你在电话里做个自我介绍,好让她一看到你就能认出来。
姑姑,您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争当环保卫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的心热烈地跳动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今天的作业全部基本上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市场上有黄瓜、西瓜、南瓜、苦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芳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们必须注意改正并发现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大约有八十左右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到齐了,只有张莉没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观察过日出的景象吗?请你看看日出的景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