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不同的
D.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人民利益
3、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所以,我们要主动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同学的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佳佳利用周末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
B.小辉牺牲学习时间,陪好朋友玩网络游戏
C.王明回家总爱和父亲一起看新闻,了解社会发展
D.李莉主动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宣传
4、诉讼俗称“打官司”,是公民维权的有力手段,以下案例与诉讼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赵某兄弟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行政诉讼
②钱某对某市环保局作出的排污处罚不服——行政诉讼
③王某因严重违法行为被起诉——刑事诉讼
④李某将欠债不还的刘某告上法庭——民事诉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苏州市某中学向学生发出倡议:“关爱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发出该倡议是因为( )
①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②有利于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③可以避免青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化过程
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接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雅雯的奶奶生重病住院,为了让奶奶配合治疗,医生告诉奶奶她没事的,很快就会好起来。医生的行为是( )
A.欺骗患者不讲诚信的表现
B.给医院增效益的权宜之策
C.珍惜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
D.善于运用诚信智慧的表现
7、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____换来的。( )
①辛勤劳动②诚实劳动③创造性劳动④简单劳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关于自律和他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律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B.他律变为自律,表明我们逐步走向成熟
C.他律就是严于律己,但是其作用有限
D.缺乏自律的人,需要依靠他人来管束
9、下列名言能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 )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转发的链接但是有一些并未经过核实。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微信朋友圈未经核实转发他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 )
A.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B.未成年人要远离一切网络活动
C.增强熟练运用网络的能力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弊大于利
11、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这表明( )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又多彩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身份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时政热点来了解社会
1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成功的途径有千万条,社会为我们铺路搭桥。下列选项与这两句话揭示的深刻道理相符合的是( )
①独木难成林②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一定能成功
③一花不成春④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学校计划在2024年寒假期间给初二年级学生布置如下图的实践性作业。同学们若自觉主动地完成这些作业,将有助于( )
A.获得他人称赞,推动社会进步
B.改进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稳定
C.深入生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D.参与民主政治,提高管理能力
14、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很多诗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下列对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解读正确的是( )
A.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尊自信
B.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人要独立自主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心社会发展
15、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武汉市民携手相助,同舟共济。大年三十,志愿者服务车队成立,免费接送医护人员;正月初二,一批农民工火速抵达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日夜奋战……这些善举传递的正能量有( )
①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②心存善意、与人为善
③勇担责任、无私奉献
④诚信友善、以礼待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这里的社会化是指( )
A.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通过社会熏陶逐渐被社会认可的过程
B.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通过社会劳动逐渐形成被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C.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D.通过劳动让猿变成人的过程
17、短片《家国与边关》讲述了边防官兵在生活条件极度艰苦的情况下,奉献青春、卫国戍边的感人故事。“青春不只是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这告诉我们( )
①青春美好,只需要追求自我
②要涵养家国情怀,并付诸行动
③边防战士忠实敬业奉献、维护国家安全
④生命是短暂的,应该享受美好物质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下列对“微行为”的“微点评”中,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动 | 微点评 |
① | 在家中向妈妈学习煮饭和炒菜 | 真诚待人,激发生活热情 |
② | 考场上拒绝给好朋友传递纸条 | 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
③ | 向社区居民宣传二十大精神 | 服务社会,主动承担责任 |
④ | 暗中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 | 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或困难处境的人,特别需要大家的关心、帮助与尊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 )
①积极参加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②制定政策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③向当地政府反映他们的困难,寻求帮助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①③
2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科学立法、____、公正司法、____。( )
①依法治国②以德治国③严格执法④全民守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小路的生活点滴:
点滴一:八年级小路偷偷在校外抽烟。他认为,“在校外抽烟是自己的自由。”
点滴二:小路在回老家的路上,发现一家钢铁厂诸多烟囱都冒着黑烟,于是他拨打了12369举报。
请你对小路的行为进行简要评价。(任选一个作答)
22、近年来,网络已成为网民发布各种消息和言论的重要场所。不少网民通过“人肉搜索”等形式,对诸如“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和“复旦投毒案”等事件,在网络发表评论,搜集并公布有关消息,甚至对当事人进行群体围攻和道德审判,使一些腐败、社会不公正等问题得以处理,因此,有人讲公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布各种消息和言论。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3、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说公民应该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还有人说公民既要正确行使权利也要忠实履行义务,权利等于义务。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4、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2008年起,我国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5分)
(1)除上述图示外,你还了解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1分)
(2)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至今仍保留着无数晶莹璀璨的文化瑰宝,我们应怎样保护和传承?(2分)
(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我们应当如何对待?(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4月,北京爱心港湾义工联盟团队的义工们,从京城各区依约陆续汇聚到了“海淀区杏林敬老院”。大院内,和煦的阳光下,映入眼帘的是忙碌中义工们的身影,这群执着的公益人,年复一年,坚持在公益旅途,每次的爱心活动,有如缕缕春风抚慰着老人们的心田。
材料二: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1)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2)积极服务社会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
(3)李万君是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的?
26、渌口区团委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要求渌口区团员、志愿者积极参加2023年元旦节、春节关爱行动。区团委部署了以下几个方面活动。现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1 关爱老年人,重点围绕空巢、留守、失能、高龄以及子女因疫情防控要求不能陪伴过年的老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关爱帮扶、精神慰藉。
活动2 关爱未成年人,重点提供生活照顾、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关爱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为青少年打造快乐精彩有趣的寒假生活。
活动3 关爱残疾人,结合残疾人生活实际,提供康复医疗、就业指导、居家照料、为盲人读名著讲电影、无障碍出行等服务。
活动4 关爱春运返程回家的人,做好引导咨询、秩序维护、车辆援助、旅客帮扶等,帮助群众平安过年、顺利返程。12月份,为确保高校大学生顺利安全返乡,渌口区成立了由区、乡、村三级共396人组成的工作专班,为返乡学子提供暖心服务,保障学子温暖归家。下一步将关爱返乡的农民工。
(1)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开展关爱的行动?
(2)假如你是一名志愿者,结合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关爱他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校园暴力事件多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75%发生于中学生之间,而在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是主要原因,占55%。2017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反校园暴力条例进行有效补充,增强法律中关于校园暴力伤害的条文的可操作性。
材料二:小宇八年级就辍学,开始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朋友,起初是有时候不回家,后来就基本不在家里生活了。去网吧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最终小宇因“哥们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1)材料一中“日常摩擦’是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这提醒我们在与同学进行交往需要注意哪些?
(2)材料二中小宇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为什么?
(3)小宇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他的故事给予我们哪些警示?
28、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北京隆重举行,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7亿多人口的最快速度、最大规模减贫!这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
(2)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请问: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