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反应中相关量的关系。如图是硫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得反应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硫燃烧放热
C.bc段压强减小是因为氧气被消耗
D.实验结束后应进行尾气处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
D.在加压条件下氮气的体积变小是因为氮气分子体积变小
3、20℃时,按下表数据混合制成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资料卡片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5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0g。 |
NaCl的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
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1】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的溶液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10%
B.9.1%
C.20%
D.26.5%
【3】下列关于④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
C.将④加热至50℃,溶质的质量变大
D.向④中加NaCl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4、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
A.N
B.Ca
C.P
D.I
5、部分蔬菜及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A中含有1个氧分子
C.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D.维生素A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3
6、逻辑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方法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所以最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7、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参加反应的锌和镁的质量比是
A.1︰1
B.24︰65
C.65︰24
D.无法确定
8、某国向海洋中排放核污水,可能对环境带来危害。核污水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主要有氚(H-3)、碘(I-129)、铯(Cs-137)等,下图是它们的相关信息。下列叙述:①氚的核电荷数为1;②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7;③铯原子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④碘原子的质量为126.9g;⑤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⑥ 铯元素的化合价常显+1价。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完全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 B.加热高锰酸钾 | C.电解水 | D.木炭还原氧化铜 |
A.A
B.B
C.C
D.D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2、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在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
13、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故供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水资源极为丰富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C.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水量少
D.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14、关于化学反应Cu +4HNO3(浓)=Cu(NO3)2 +2X↑+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O
B.该反应可以采用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制取X
C.铜的化合价由0上升到+2
D.该反应涉及的物质构成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1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在空气中加热铜丝,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将带火星木条伸入5%过氧化氢溶液中,木条复燃
17、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熟石灰、海水
B.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C.干冰、硫酸钠
D.生石灰、二氧化锰
1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氯化钾中少量的氯酸钾 | 加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
B |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 | 将气体通过足量炽热的木炭层 |
C | 鉴别氯化钠、硝酸铵固体 | 分别加适量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 |
D |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分别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A.A
B.B
C.C
D.D
19、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人体缺钙易导致贫血
B.洗洁精能溶解餐盘上的油渍
C.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D.弥猴桃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20、大力发展新能源,助力实现碳达峰。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潮汐能
D.太阳能
2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B.大量使用煤做燃料,并将锅炉烟囱加高,可以减少污染
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
22、宏观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的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医用酒精
B.硫酸铜溶液
C.冰水共存物
D.黄金
23、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2C+SiO2Si+2CO↑。关于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2C表示2个碳元素
B.该过程涉及两种单质
C.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2∶1
24、下列实验方法:①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②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③用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瓶中;④观察颜色,闻其气味。可用来鉴别O2和CO2的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5、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冰糖橙之乡”的湖南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是中国冰糖橙的主要产地,新鲜采摘的冰糖橙可用于制作果酒,下列制作果酒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水冲洗
B.自然晾干
C.入槽捣碎
D.密封发酵
26、除杂、检验或鉴别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所用试剂或操作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操作 |
A | 比较纯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 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 |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使用燃着木条 |
C | 检验软硬水 | 加入肥皂水 |
D | 除去CO2混有少量的CO |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 |
A.A
B.B
C.C
D.D
27、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或解释下列反应原理:
(1)发令枪(弹药的主要成分为红磷)发令时产生大量白烟_____.
(2)向鱼塘中撒入固体过氧化钙(CaO2),它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还能为鱼苗补充氧气_____.
(3)用硫酸铜等物质配制的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_____.
2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反应中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种。
(3)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
29、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如表是某年某城区春夏秋冬四季的平 均空气质量状况。
指数 指标 季节 | 可吸入颗粒物 | NO2 | SO2 | 空气质量指标 |
春季 | 92 | 42 | 45 | 二级 |
夏季 | 77 | 34 | 38 | 二级 |
秋季 | 93 | 47 | 56 | 二级 |
冬季 | 98 | 69 | 60 | 二级 |
你认为对该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污染物是____。针对这种污染物,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0、在实验室里用浓度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稀硫酸.
(1)要配制19.6%的稀硫酸100g,需要98%的浓硫酸_____g;
(2)量取和混匀操作中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________。
(3)如果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配出的稀硫酸的浓度会比19.6%_____(填“大”或“小”);
(4)将配制好的稀硫酸装入试剂瓶中,请填写标签上的内容_______(在方框内标签处填写).
3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进行气体性质实验.
(1)第一小组同学为检验某C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和H2,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①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装置变蓝,小冯同学由此判断气体中一定混有H2,小汪同学认为不对,理由是 .
(2)第二小组的同学探究某混合气体的成分.已知该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或几种.小组成员没装A装置,直接把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盛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已排尽空气),充分反应后,发现管内物质质量减少1.8克,将反应完全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 后,得到10克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的成分至少有 种,肯定有的气体是 .
32、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实: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 ;
(2)带正荷的是 、 ;
(3)带负电荷的是 ;
(4)不显电性的是 、 、 ;
(5)质量与氢原子质量大约相等的是 、 ;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
(7)氢原子中不含有的是 。
33、(6分)在H、O、Cl、C、N、Na、K、Fe、Ca几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硝酸铵中的阳离子_______;(2)氯化亚铁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饮料中的酸_________;(4)可作复合肥料的盐 ______ 。
(5)写出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6)写出纯碱和石灰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一种净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超滤膜可起到过滤不溶性杂质的作用,实验室过滤所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含滤纸)和_____ (填仪器名称),该仪器在过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
(2)家中可以用_____ 鉴别硬水和软水, 若观察_____的现象则为硬水。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水的水,可用_____的方法;
(3)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_____。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 ②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4)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B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写出水电解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
35、(4分)下图是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A、B是铁丝和氯化铜溶液中的—种,C、D是两种盐溶液(初中知识范围内)。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 。
(3)在图中写出A、B、C、D四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
36、化学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场上绿色碘盐、补铁酱油中的“碘”、“铁”指的是______(填“元素”、“分子”、“原子”或“离子”)。
(2)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某氟(F)原子中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0,则该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3)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果农在果树坐果后及时施用硝酸钾,硝酸钾属于_____(填“氮”“磷”“钾”“复合”)肥。
(4)0.5%的过氧乙酸溶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现有一瓶5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医务室用它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则需加水_______g。
37、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D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下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装置序号),如果在F装置里装满水来收集制得的氢气,应把制得的氢气从______端(填b或c)通入。
38、(1)如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实验是___________;
(2)图A中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放出热量。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后测量,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右,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图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物质总质量
39、化学兴趣小组对冰箱中的除味剂很感兴趣。经查阅该除味剂的产品说明书, 得知其主要成分是活性炭。于是对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展开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呢?
【假设与猜想】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受活性炭用量的影响。
【设计实验】取几个容积为 125mL 的集气瓶,收集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并进行编 号,然后加入不同纯度的活性炭颗粒,记录颜色消失的时间。数据如下: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①和②是为了探究活性炭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②中活性炭的纯度应为
_____。结论:相同条件下,活性炭用量越多对于二氧化氮的吸附效果 _______________(填 “越好”或“越差”)。
(2)实验①和③是为了探究活性炭纯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③中活性炭的用量应为
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
【拓展反思】
(3)某品牌冰箱除味剂主要成分为活性炭,其说明书中写道“切勿靠近高温”,原因是 活性炭具有 _______________性,写出能反映该性质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4)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还受哪些因素影响?他们又设计了以下方案继续探究。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取纯度和用量均相同的活性炭,将其分别加热到 20℃和 50℃,再放入装满 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观察气体消失的时间。
40、将m克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请回答:
(1)反应后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了,推断的依据是______。
(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向其中倒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