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A.HClO
B.O3
C.OH-
D.CO2
2、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降
3、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的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4、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丁烷气体,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松开开关,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B.按下开关,丁烷分子的体积变大
C.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电火花引燃丁烷时,温度达到了丁烷的着火点
5、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和过量且等质量的锌粒和锌粉反应
B.分别用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和
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银粉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溶液
D.向的
溶液中加入水
6、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CO2验满
C.添加药品
D.闻气味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黄金和黄铜——观看颜色
C.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二氧化锰
D.蒸馏水和矿泉水——闻气味
8、下列方法能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伸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石灰水
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
B.进行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用木炭粉代替铜粉进行实验
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
10、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作保护气,该气体是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11、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其化学式为C6H8N2.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
C.对苯二胺中含有两个氮原子
D.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1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首《无题》既赞美了教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牺牲自己一生的高尚品质也涉及了化学学科的一些变化。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变化与之属于同一种变化的是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研究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含有氮分子
C.由四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5、形成化学观念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下列对不同化学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结构观: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守恒观:氢气与
氧气反应,一定生成
水
C.变化观:花香四溢、风吹草动都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能量观: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能被人类合理利用
1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称量固体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
B.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的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C.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受热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强,可用做冰箱除味剂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
②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④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⑤冰、干冰和可燃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⑦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
A.①②③
B.①④⑦
C.②④⑥
D.③⑤⑦
1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分解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向两份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 Mg和 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20、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燃烧:
B.铜绿分解: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CO2+H2O=CaCO3
D.铁丝燃烧:3Fe+2O2Fe3O4
2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H2
B.三个氮分子:3N2
C.铝离子:Al+3
D.硫酸钠:NaSO4
22、眼药水成分中的牛磺酸(C2H7NO3S)对眼睛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关于牛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氧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1个牛磺酸分子由13个原子构成
D.牛磺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3、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B.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点燃氢气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之前也需要验纯
24、自然界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镁
B.氧
C.硅
D.铝
25、对比法是化学重要的实验方法,小鲁同学设计的下列对比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A.探究氧气含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铁和银的活动性强弱
26、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清代瓷盘
B.明代书画
C.西周铜鼎
D.宋代石函
27、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根据你所了解的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1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
(1)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活性炭具有_________作用;
(2)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_______的方法.在生活中用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3)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随手关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马桶 C.用洗衣机洗一双丝袜.
图2所示的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
(4)接通直流电后,D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A电极为电源的_________极;
(5)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测定一定量河水中泥沙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操作:
(6)该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7)补充上述仪器后,该实验还有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在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
(2)小明从河边取一杯含有泥沙的河水,欲除去这些泥沙,小明进行____操作,该操作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
(3)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
①在河道边倒矿渣;②大量使用化肥;③污水处理合格后再排放;④安装感应水龙头;⑤动物尸体丢入河中;⑥洗脸水用来冲厕所。
29、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1)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起火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衣物 B.酒精 C.书刊杂志
(2)水是生命之源。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在生活中可用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通过_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你的一种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煤和石油等,其中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我们身边有很多物质,写出一种你熟悉的物质的名称 _____,其化学式为_____。
(2)厨房常用的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物质类别上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3)若汽车以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燃料,可以减少污染。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相信有一天我们可以把CO2中的C,H2O中H,O2中的O直接用来合成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或者可以将H2O中H变为H2,这样,困扰当今世界的粮食、能源危机等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这样的假设,是根据化学变化中_____的基本观念思考的。就H2O中H变为H2,你的设想是_____。
3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3)氧元素与硫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________,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4)请画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32、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了物质的哪些性质(每个空填一个性质):
(1)石墨可用来制作电池中的碳棒,体现了石墨的_____;
(2)CO可用于冶炼金属,体现了CO的_____。
3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A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
(3)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
34、联合国将2019年列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锶、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2)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锶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推测,锶的化学性质比镁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选填“活泼”或“不活泼”)。
35、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元素X是______ ( 填元素符号);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一定量的 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析出固体质量随时间反应的关系如图2所示,b点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为了比较三种金属A、B、C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3实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以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
,由此判断S、Cl2、 I2、Br2、四种单质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 ①干冰 ②一氧化碳 ③氮气 ④75%的酒精 ⑤稀有气体 ⑥青铜,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
(2)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光源的是__________;
(3)医院常用酒毒杀菌的是___________;
(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
(5)使用最早的合金是__________;
(6)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
3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G所示,实验中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可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
(4)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如图E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通过此实验可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8、请根据下表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 反应前的药品状态 | 反应条件气 | 体性质 |
甲 | 固体+液体 | 常温 | 不与水反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乙 | 固体+固体 | 加热 | 能与水发生反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
丙 | 固体+液体 | 加热 | 能与水发生反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1)指出仪器名称 ①______④______。
(2)能用发生装置A 制取的气体是______(填“甲”或“乙”或“丙”);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______。
(3)收集丙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用装置B制取气体甲,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可将仪器②改为______。
(5)请写出一个只能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检验你所制取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6)用B装置收集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
(7)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加热产生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通常情况下,氨气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入水,则制取氨气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方程式配平。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C3H6+_______O2_______CO2+_______H2O。
(5)_______Fe2O3+_______CO_______Fe+_______CO2。
40、某化学兴趣小组将浑浊的雨水样品倒入烧杯中,静置会儿,然后采用如图的装置进行过滤。
(1)图中有一处明显的实验操作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2)过滤后观察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什么?(写一点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