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的成分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下列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略小于空气
D.支持燃烧
2、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化学式:C8H11O2N)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 经递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化合物
B.1 个多巴胺分子由 8 个碳原子、11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和 1 个氮原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是 153g
D.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4∶1
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B.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量筒
C.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D.化合物: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一一状态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5、明矾石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属三方晶系的硫酸盐矿物,我们熟悉的明矾就是由它制取的。除此以外,明矾石还可用来制造钾肥、硫酸,也可用来炼铝。已知明矾石的化学式为,其中x的值是
A.4
B.5
C.6
D.7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构成:分子构成不同
D.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可作燃料
7、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只要可燃物在氧气中达到一定的温度
C.只要是可燃物
D.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
8、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告“2030年前中国要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途径或措施不正确的是
A.加大以氢能为代表的低碳能源开发力度
B.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坚持节能减排战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增强森林碳汇
9、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冰可以直接用手拿取
B.甲烷可以作为制造金刚石的原料
C.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0、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1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湿衣服晾干
C.铁生锈
D.冰雪融化
12、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 舍勒
B. 拉瓦锡
C. 道尔顿
D. 普利斯特里
13、如图是电解水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属于物理变化
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4、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是22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3
15、兴趣小组同学用相同形状的铁,镁、铝、锌四种金属分别和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时间为t时,放出气体最多的是镁
B.图中曲线①、②对应的物质分别是锌和铁
C.根据铝对应曲线判断,在实验前可能没有完全除去铝表面致密的氧化铝
D.镁对应的气压变化只与生成的气体有关
16、古代搭建戏台时,常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以减缓木材腐烂,所利用碳的化学性质是
A.具有可燃性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7、下列关于CO2和CO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作燃料
D.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 CO会引起中毒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闻药品气味
D. 检查气密性
19、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生铁比纯铁硬
D.金属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20、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该处理能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
D.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三种
21、既安全又环保的“玉米杯”是以玉米为原料加工而成,它可以承受110℃的高温,降解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图所示,该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发酵
B.聚合
C.加工成型
D.降解
22、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⑧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转化②过程中吸收热量
C.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可用④来解释原因
D.C、CO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23、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4、如图为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30g Na2CO3固体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B.T1℃时Na2CO3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Na2CO3一定大于NaCl
D.若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2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 取样,灼烧,闻气味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
C |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的氯化钾 | 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洗涤晶体 |
D | 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26、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Fe
B.H2O
C.CO2
D.N2
27、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 t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为_____,电子数为_____。
28、取用液体药品时,标签要朝向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金属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铜制插头,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
(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与______作用的结果;
(3)铁的锈蚀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请你写出一种防铁制菜刀生锈的方法______。
(4)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还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市场上有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往 Ag 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滤液中一定有 Ag NO3、Fe(NO3)2
B.滤渣中一定有铁和银
C.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铁
D.滤液中一定有 Fe(NO3)2,可能有AgNO3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31、酒精灯加热的实验,实验结束需停止加热时,应用_______盖灭。
32、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如图。
(1)该实验所用红磷要求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
(2)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足集气瓶剩余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哪些?(任写一点)_________。
(3)该实验可推知瓶内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33、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3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已知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锂( Li)在反应中易形成锂离子,写出锂离子的符号:______。
(2)锂元素与第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______(填化学式)。
(3)锂一水电池工作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_能。
(4)锂一水电池常用作潜艇的储备电源。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4、“碳”的世界丰富多彩。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补全表格并回答问题。
| 金刚石 | 石墨 | C60 |
结构 | |||
用途 | _____ | 作电极材料 | 作超导体材料 |
相应 性质 | 硬度大 | ______ |
|
表中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35、“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试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适量的CO2可以满足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和维持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等;而空气中过量的CO2则会造成______。
(2)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想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______。
36、原水(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HClO)可杀死细菌。某水厂自来水的生产净化步骤如下:
(1)明矾溶于水后可以_______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
(2)用以除去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步骤为______(填序号,下同)。
(3)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
3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燃烧条件”和“氧气性质”的探究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容步骤 | (实验 1)燃烧条件 | (实验 2)氧气性质 |
1 | 烧杯中盛有 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 烧杯中盛有 Ca(OH)2 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
2 | 推入 H2O2 溶液 | 推入 H2O2 溶液 |
(1)H2O2 与 MnO2 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MnO2 起________作用。
(2)实验 1 中,推入 H2O2 溶液,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_____;。打开止水夹,推入 H2O2溶液,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 2 中,打开止水夹,推入 H2O2 溶液,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__。
38、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注的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选填“分解”和“化合”)。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是_____。
(3)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4)实验室中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在常温下制取氧气,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5)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气体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
39、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的“蛋黄派”发生了兴趣.他们查阅资料获知:这种真空充气包装技术,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_____.
(3)市场上销售的香肠、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除去空气的原因._____.
40、(1)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用字母作答)
A.镁条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C.白磷燃烧后生成白雾 D.软水遇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
E.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变浑浊
(2)请从甲乙两题中仟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甲题计分。
甲: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 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
①实验中,需要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字母) ②集气瓶里水面上升约___________。 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 ①实验中,需要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填字母) ②薄铜片上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
①中可供选择的药品:A.红磷B.白磷C.木炭D.铁丝E.硫磺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