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西河池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与如下图所示内容相吻合的大一统举措是(     

    A.收回铸币权

    B.地方设“十三州部”

    C.大力实施“推恩令”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 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包含着我国古代的一项民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科举制

  • 3、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万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兴盛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劳动力的增加

  • 4、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我国已发现最早的文字是(     

    A.小篆

    B.甲骨文

    C.金文

    D.大篆

  • 5、《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伶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 6、据(商君书)载:“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A.奖励军功 B.编制户口 C.加强刑罚 D.废除特权

  • 7、“它不同于以年代先后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编限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这在史学体例上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创举。”这一“创举”开始于(     

    A.《春秋》

    B.《战国策》

    C.《史记》

    D.《汉书》

  • 8、学习历史,我们要学会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商王盘庚时将都城迁到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建立

    C.春秋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D.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激战

  • 9、赵匡胤曾问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赵普最有可能回答(     

    A.“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B.“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C.“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D.“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

  • 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示意图中①处的朝代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 11、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说法,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A.

    B. 刘邦

    C. 秦王嬴政

    D. 唐太宗李世民

  • 12、郑和出使西洋最主要的目的是

    A.促进社会稳定 B.促进中外友好关系

    C.增强国力 D.宣扬国威

     

  • 13、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大臣专权,上下蒙蔽,“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明太祖(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C.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D.发展文教事业,加强中央集权

  • 14、在元代的瓷器展销会上,最能代表当时瓷器新品种,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是( )

    ① 唐三彩  ② 邢窑的白瓷  ③ 青花瓷  ④釉里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15、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

    A. 遣唐使来华   B. 文成公主入藏   C. 设置伊犁将军   D. 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封号

  • 1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大禹疏导治水除水患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

    C.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D.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 17、《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慈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对此作出记载的医学家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 18、台湾古称瀛洲、夷州、琉球等。据考证,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而我国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则始于元朝。元朝设置的管辖台湾的专门机构是

    A. 瓦肆

    B. 宣政院

    C. 中书省

    D. 澎湖巡检司

  • 19、《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一档王牌栏目,王立群教授讲授的《读史记---汉武帝》中介绍了汉武帝推行的经济政策,下列哪一项不会出现

    A.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B.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

    C.统一铸造五铢钱 D.采取措施促进商业的全面繁荣

  • 20、朱德曾写下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其中“诗圣”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________

    (2)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

    (3)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的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 22、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实行____制度;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了____,负责管辖台湾。

  • 23、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 24、约公元前2070年,部落联盟首领 _________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夏朝;启继承父位,标志着 _________ 代替了禅让制。

  • 25、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

  • 26、(1)隋炀帝时,(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     )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3)康熙时,设立(     ),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年间,设(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4)1206年,铁木真率部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汗,被尊称为(     )。1271年,(     )改国号为元,元朝建立。

  • 27、《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该段史料记载的是( )

    A. 宋元和议   B. 宋辽和议   C. 宋夏和议   D. 宋金和议

     

  • 28、隋唐时期开凿的甘肃敦煌 (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宋代浙江哥窑烧制的 (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 29、根据提示写出事件。

    (1)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的争战史称“(     )”。

    (2)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的历史事件是(     )。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是《     》。

  • 30、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请正确填写民族对应的政权。

    ( )契丹族   A辽

    ( )女真族   B吐蕃

    ( )党项族   C金

    ( )藏族       D西夏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相应的序号完成下列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写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和画家各一名及代表作。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1)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

    (2)材料中的“贵国”和“余”分别指的是什么?

    (3)他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你试举两例。

    (4)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政府于哪年在台湾设台湾府?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