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西贵港2025届高二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李白的诗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西晋都城被攻陷,中原人民大量南迁江南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南方经济发达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 2、每年的春节,人们为庆祝节日为燃放的烟花、鞭炮与哪一项发明有关( )

    A.指南针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 3、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4、绘制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生活的想象画,画中能出现的场景是(       

    A.建造房屋

    B.制作陶器

    C.保存火种

    D.煮食粟米

  • 5、据《文物》记载,陕西凤翔秦公墓和秦宗庙遗址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器有十余件,其中出土的铁插、铁铲、钁(大锄)等均为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这一发现表明(     

    A.陕西地区最早使用铁制农具

    B.铁犁牛耕在全国推广

    C.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提高

    D.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 6、元朝时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

    A. 汉族

    B. 壮族

    C. 回族

    D. 苗族

  • 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宋辽对抗

    B.宋夏和议

    C.金灭北宋

    D.南宋偏安江南

  • 8、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的特点是(     

    A.鲁国定期向周天予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强大

  • 9、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这一变革发生在我国哪一时期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 10、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本草纲目》

    D.《缀术》

  • 11、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元朝统一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276年元军攻入宋都临安

    B.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C.由蒙古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 12、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事件中,依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建立“张楚”政权       

    ②大泽乡起义

    ③吴广、陈胜被杀

    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13、导致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百家争鸣

    B.新兴地主阶级

    C.争霸战争

    D.社会生产力发展

     

  • 1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B.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一大变革

    C.科举制成为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D.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不利于人才选拔

  • 15、如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金文 D.西夏文

  • 16、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他们创造了人类

    B.结成联盟打败蚩尤

    C.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战争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17、明代长城的起止点是(  

    A.嘉峪关一鸭绿江

    B.临洮一辽东

    C.北京一山海关

    D.居庸关一陇西

  • 18、元朝灭亡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主要依据是(     

    A.南宋政权腐败

    B.有利于统一全国

    C.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D.扩大了疆域

  • 19、俗话说:“故土难离”,但商朝却曾多次迁都。最后使商朝都城稳定下来、国力逐渐强盛起来的一次迁都是

    A.启迁都阳城

    B.盘庚迁殷

    C.周平王迁都洛邑

    D.周武王迁都镐京

  • 20、他是一名史学家,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中的“他”是:

    A.司马迁 B.祖冲之 C.司马光 D.班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_____年;陕西西安东部半坡一带的原始聚落遗址,距今约_____年。

    (2)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_____流域;相传在黄帝时期,_____创造文字。

    (3)约公元前2070年,_____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史称西周。

    (4)战国时期,_____工具和_____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5)公元前256年,蜀都郡守_____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公元前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 22、春秋末年的________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顾恺之的代表作两部                    。。

    (2)《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             务实精神。

  • 24、搭配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E.韩非子

    (1)道家学派创始人——。

    (2)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3)主张“兼爱”、“非攻”——。

    (4)反对空谈仁义,主张依法治国——。

    (5)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25、贾思勰撰写的《______》,突显了中国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______运用“极限”思维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 26、阅读《金、南宋、西夏对峙图》,将相应字母的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大散关

    B:南宋都城临安

  • 27、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举反击匈奴,派_______、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

  • 28、西晋统一:公元______年,西晋灭____,统一了全国。

  • 29、道家的经典是《______》;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一书。

  • 30、朱元璋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_____制度和中书省。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词与节日搭配起来。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E.元宵节

    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玉F、春节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G中秋节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军事行动。

    (1)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农民起义——

    (2)岳飞收复失地,大败金兵主力——

    (3)英勇作战,抗击倭寇的战役——

    (4)“均田免赋”,推翻明朝统治的起义——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儒家思想争取官方认可的东周时期,人们对孔丘表示尊敬的称呼通常是“孔子”“孔夫子”。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如图中的人物是谁?为何把他视为“万世师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从东周到汉代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你认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请结合所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如思想、文学、史学、艺术等,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就“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拟题目,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