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
B.《礼记》
C.《论语》
D.《汉书》
2、图1、图2是《天工开物》记载的我国古代某项生产技术的部分流程。它指的是( )
A.陶瓷生产
B.指南针制造
C.造纸工艺
D.活字印刷
3、某班同学为体验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这项发明是( )
A.造纸工艺
B.蔡伦发明
C.外国引入
D.西汉耧车
4、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
A. 东汉的“蔡侯纸” B. 王羲之的书法
C. 东晋的人物画 D. 莫高窟的壁画
5、下面两图主要反映的是
A.春秋时期商业活动的活跃
B.春秋时期分封制的逐步瓦解
C.春秋时期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D.春秋时期农业的发展
6、如下图便签记录的信息,反映的内容是( )
时间:1115年 民族:? 首领:阿骨打 都城:会宁 国号:金 |
A.契丹建国
B.党项族的勃兴
C.女真族的崛起
D.蒙古族的兴起
7、平王东迁是划分历史时段的重要事件。周平王将都城迁至
A.鸣条
B.镐京
C.洛邑
D.咸阳
8、如下图所示的一部电视剧再现了唐朝某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之所以出现这一繁荣景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轻徭薄赋 D. 任用姚崇为相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这首词表达人们在哪一传统节日时常有的感情( )
A.元宵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10、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父位,这标志着
A.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D.世袭制代替分封制
11、在杭州西湖边的栖霞岭,一座墓碑上有这样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请你判断一下这里有可能是谁的陵墓
A、寇准 B、韩世忠 C、秦桧 D、岳飞
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马可·波罗来华
13、在某一朝代的疆域中,南平地区属于“江浙行省”。这一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曾统一北方的是( )
① 曹魏 ② 孙吴 ③ 前秦 ④ 北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15、下列属于秦末农民战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项羽领导的起义
③刘邦领导的起义
④楚汉之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D. ①②③④
16、晋人孙惠曾评价:八王篡夺国家权力导致了亲人被杀害、王室被囚禁、妃主离散的悲剧。回顾历史,虽然国家遭遇过许多祸乱和亲人之间的纷争,但没有像今天这样严重的情况。上述材料所述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西晋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C.西晋从此衰落和北人南逃
D.北方出现多个少数民族政权
17、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8、下图为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出土于陕西西安中堡村。骆驼背上,七名身着汉服的男乐手各持不同的胡人乐器,面朝外盘腿演奏,中间立一女子正在歌唱,展现了一个巡回乐团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情景。这反映了唐朝( )
A.经济繁荣
B.皇帝贪图享乐
C.民族交融
D.文化发展
19、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计划分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秦朝统治者实施具有“交通强国”作用的举措是
A.统一度量衡制度 B.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C.统一文字颁行全国 D.统一岭南和沿海地区
20、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秦朝中央三公的职能信息,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表格中的“官名”应该是( )
官名 | 执掌 | 印绶 | 备注 |
| 掌副丞相、监察 | 银印紫绶 | 位上卿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21、___________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___________年,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2、宋代农业发展: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经济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是纸币
23、特点:甲骨文使用________、指事、会意、________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形声是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24、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的______;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______。
25、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_____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26、经济重心南移从_____朝中期开始到_____最后完成。
27、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中国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的皇帝是________。
28、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在__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东汉后期,张角领导的________,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29、隋朝大运河人工开凿了四条水渠,分别是__________、通济渠、__________、江南河。
30、_____(人物)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它以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南至_____;
31、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相关事件等连线:
刘邦、项羽 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 楚汉之争
司马迁 北击匈奴
卫青、霍去病 著《史记》
32、东汉、魏、晋年以来,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的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