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山东济宁2025届高三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1973年在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某遗迹发掘出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 2、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培养时空观念,下面的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台,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发生在

    A.A B.B C.C D.D

  • 3、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 4、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

  • 5、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 B. C.炎帝 D.

  • 6、对下图这场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 B.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C.推翻了秦朝统治,打击了地主阶级 D.揭竿而起的革命首创精神永载史册

  • 7、下面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

    C.诸侯在战时派兵随周天子作战

    D.分封对象只有宗亲

  • 8、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变革,引发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主和农民阶级的出现

    B.各国纷纷实施变法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9、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0、《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写道:“它把长江流域与黄河和今北京附近的地区连接起来,从而使隋能够以南方的粮食和物资来供养其宏大的都城大兴城(今西安),并给北方边境提供战略物资。”这里的“它”是指(     

    A.隋朝的统一

    B.大运河的开凿

    C.唐朝的建立

    D.经济重心的南移

  • 11、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契丹 女真 吐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1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二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建立中华民国

    B.新中国成立

    C.土地改革

    D.香港回归

  • 13、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应是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14、我国的人类社会历史可以追溯到(  )

    A.三四百万年前 B.二三百万年前 C.一百七十万年前 D.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

  • 15、我国西部有一处著名景观:在一千多个洞穴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雕像这里是( )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龙门石窟

    C. 敦煌莫高窟   D. 楼兰遗址

     

  • 16、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是

    A. 山顶洞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大汶口人

  • 17、以下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连线,错误的是( )

    A.庄子--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墨子--儒家--“兼爱”、“非攻”

    C.孟子--儒家--“仁政”治国

    D.孙武--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18、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开始形成于(  )

    A. 西夏灭亡后   B. 金灭亡后   C. 契丹灭亡后   D. 匈奴灭亡后

     

  • 19、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汉武帝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出现“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

    C.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D.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

  • 20、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包括:

    A.农作物种植

    B.家畜饲养的出现

    C.聚落和磨制石器的发展

    D.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出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是宋代最具有特色的文学体裁。北宋时期,平民__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22、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________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 23、把下列人物前的序号填到下面相应内容前的括号里。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E.韩非

    (1)(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  )提出的学说,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

    (3)(  )“春秋无义战”“仁政治国”。

    (4)(  )“兼爱”“非攻”。

    (5)(  )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国家。

  • 24、图五中的建筑是___________原始居民的建筑样式,他们生活在距今约___________年。

  • 25、秦朝疆域,东到大海,西到________,北至长城,南达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 26、宋朝,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清朝前期,严格地限制海外贸易,外国人来华贸易的唯一合法通商口岸是________

  • 27、民族交融的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_________

  • 28、半坡人的居住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住区外有_______和烧制陶器的_______。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____

  • 29、公元前209年,________________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 30、战国时期出现的______局面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格局,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在思想上采纳董仲舒“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孟子 “礼治”

    荀子 “民为贵,君为轻”

    庄子 “兼爱”“非攻”

    墨子 “治民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出土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的遗址——

    (2)位于云南省,知道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唐代平等友好的民族政策造就了融合的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步辇图》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材料一中的“中华”和“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这则材料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三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据材料二、三列举两项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事例。

    (3)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这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