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河南安阳2025届高三历史下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云纳描述,正确的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2、按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作出正确排列,应该是:

    ①纸上谈兵    ②破釜沉舟    ③投鞭断流    ④卧薪尝胆    ⑤霸王别姬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⑤③

    C.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①

  • 3、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 4、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C. 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D. 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

  • 5、“他是一个终结者,他也是一个开拓者,在他这里,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这段文字记述的应该是(       

    A.尧

    B.舜

    C.禹

    D.黄帝

  • 6、下列内容体现出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是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②短期统一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④被农民起义推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评价某遗址文化: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他评价的是

    A.陕西半坡遗址 B.浙江河姆渡遗址

    C.云南元谋遗址 D.北京周口店遗址

  • 8、“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他”是指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文帝

  • 9、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阿保机称帝   ②赵匡胤建立北宋  ③澶渊之盟  ④宋夏和议  ⑤西夏建立.

    A.①②③⑤④

    B.②④⑤③①

    C.①②⑤④③

    D.②①③⑤④

  • 10、 “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等腔炙人口的故事与哪场战役有关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 11、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足人家的奢侈豪华生活。由此可见,鼎除了用于祭祀还可用于

    A.装饰品

    B.乐器

    C.盛水器

    D.食器

  • 1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 13、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其中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

  • 14、元朝建立以后,为更好地管理西藏设立了(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 15、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间,已经学会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种,还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 16、以下名句出自《孟子》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7、如图中人物(左宗棠)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收复台湾

    D.在吴淞率军抗击英军的侵略

  • 18、西汉初年,陆贾劝谏汉高祖:“事逾(更加)烦天下逾乱,法逾滋(多)而奸逾炽(盛),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由此可知,陆贾主张

    A.平定叛乱

    B.健全法制

    C.充实兵马

    D.休养生息

  • 19、小明同学在刚结束的历史期末模拟考试中考砸了。回家后,他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他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总结经验,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小明爸爸、爷爷的言论分别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法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道家、墨家

    D.兵家、儒家

  • 20、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时,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商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而_____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 22、明代中期,______创作的《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曹雪芹创作的《______》是清代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 23、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________

  • 24、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______________的民族政策。

     

  • 2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

  • 26、小明在假期中进行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专题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对一些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没想到笔记本不小心掉进了水中,一些重要的记录模糊了!你能否帮他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行!

    (1)小明来到当年官渡之战所在地,记下了曹操能统一北方的的原因之一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 ”的有利地位”。

    (2)在洛阳,小明感受到孝文帝把都城从________迁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3)在山西大同,小明参观完著名的 石窟后,深深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而震撼!

    (4)在南京,这个有六朝古都美誉的地方,小明知道除了南朝四个朝代外,还有______、____。

  • 27、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夏王朝。

  • 28、把与历史事件有联系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卷表格的相应位置

    1李斯 2吕尚 3犬戎 4墨子 5董仲舒 6韩非 7李冰 8盘庚 9蒙恬 10楚庄王

    事件

    辅助周武王

    提倡节俭

    以法治国

    迁都到殷

    制小篆

    灭西周

    罢黜百家

    修都江堰

    春秋霸主

    修长城

    代号

     

     

     

     

     

     

     

     

     

     

     

     

  • 29、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________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________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 30、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Ⅰ组 Ⅱ组

    人物 事件或作品  民族   首领 政权

    汤显祖 平叛大小和卓 女真族   元昊   蒙古国

    曹雪芹   《红楼梦》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明太祖   《牡丹亭》   契丹族   努尔哈赤   后金

    乾隆帝 厂卫制度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我国魏晋时期迁到内地的北方游牧民族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封爵受赏)……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本族名册,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材料三  秦始皇说:“天下之所以战争不断就是因为有诸侯存在。依赖祖宗多年的努力,现在天下安定了,如果又去分封诸侯国,这是树立敌对势力,果真这样要想国家求得安宁,就很难了。”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这项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而采取了哪两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在地方实行了什么政策?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